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廖小清)今年上半年,位于舟山定海区的舟山纳海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连续接了3笔大生意,后两笔均为第一个客户推荐。这既让公司不少人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原来,第一个客户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在该公司储存油品,损耗需从千分之三的业内标准降到千分之一以内。让客户感到惊讶的是,仅1个星期,纳海公司通过技术改进,达到了要求。于是,这位客户又介绍朋友也来这里储存油品。
油品收发的损耗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非常不易。实现这一跨越的“牛哥”是纳海公司操作部主任黄耀棉,他最近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之所以称黄耀棉为“牛哥”,是因为他在公司有个公认的“绰号”——“阿牛哥”。这个绰号,不仅因为他是来自广西的壮族同胞,电影《刘三姐》中的“阿牛哥”深入人心,更因为他工作任劳任怨、脚踏实地。
纳海公司副总经理严会昌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业务由油污处理向油品仓储转型,但是公司库区原有的工艺流程只适用于油品大进大出业务,没有商业库的灵活性,极大影响了仓储业务的发展。让公司意想不到的是,只有大专学历的黄耀棉,不断学习钻研,对公司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有效提高了储罐的使用率。仅这项技改工程,就为公司节省资金200多万元。
记者穿梭在偌大的公司库区,随处可见黄耀棉的技改成果。“像A罐区,在改进前,由于管线凌乱,进油时就不能出油和调油,现在都可以同时进行,效率提高了3倍。”纳海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伟说,黄耀棉不仅善于钻研、勇于创新,还特别勤快。
“像‘阿牛哥’这样的领导,平时指导我们做就行了,但他总是和大家一起干活。”公司操作部工人周华说,去年夏季,公司海边有一个输油臂需要紧急更换,他们从当天上午8时许一直工作到傍晚,头顶烈日,黄耀棉自始至终没有休息过,脸上晒得像“包青天”一样。最终,他们赶在海水退潮前完成了输油臂的更换。
“人的脑袋是用来思考问题的,双手是用来干活的,不用反而会头笨手僵。手脑灵活并用了,工作就能干得更好。”黄耀棉一语道出自己的秘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