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骑上“蛟龙” 深海探宝 专访正在大洋考察的海洋二所科学家
2016年05月12日 05:26:5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陈斯音

  5月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本航次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的最后一次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4981米。 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05月12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曾福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5月9日完成本航次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的最后一次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4981米。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海洋二所王春生研究员参加本次下潜,他也是我国乘坐“蛟龙”号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记者11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采访了正在西太平洋“向阳红09”号上的王春生。

  维嘉海山位于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链中部,是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所在地。作为海底生物学家,王春生在本次下潜任务中坐在“蛟龙”号右舷,负责观察、记录和照相。在他的左手边,也即“蛟龙”号球形舱室的中间,坐着主驾驶——潜航员傅文韬,他负责驾驶“蛟龙”号,并操作机械手采样。在左舷坐着潜航员学员齐海滨,负责左舷观察、高清摄像和与水面母船“向阳红09”的通讯。

  据介绍,此次“蛟龙”号的任务之一是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开展下潜作业,利用其精确定位取样、近底观察与视像的技术优势,获取合同区重点区块高精度、高清晰数据资料,为未来选择重点勘探区块提供依据。

  王春生告诉记者,最后一次下潜的主要任务是近底观察、拍摄巨型底栖生物等高清视频和照片,搜集环境参数数据,采集生物、沉积物和近底层海水样品。当地时间9日早晨7时,下潜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7时17分“蛟龙”号入水,7时25分完成水面检查后就开始下潜。“我们花了约2个半小时就到达了海底,在海底工作了约4个小时。”王春生说。

  漆黑一片的大洋深处,“蛟龙”号的灯光成为唯一的光源。深海实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次下潜,我看到了多种深海生物,包括海参、海星、海绵、海葵、海胆等,还看到了这些深海底栖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王春生说,“它们在海底环境留下多种多样的爬行轨迹,有些小土堆也是这些动物活动形成的,还能看到成堆的粪便团。”

  “印象最深的是海参游泳时的优美泳姿,而且不同种类的海参,泳姿也各不相同。”本次下潜中,王春生还在海底看到了大量的柳珊瑚。“我此前也多次到过5000米水深的环境,这种柳珊瑚实属难得一见。”

  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生物样品,王春生等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了两对约2厘米大小的俪虾。“这种俪虾是在海绵里面发现的,很有可能是新品种。”王春生说。

  相比前两年“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的下潜任务,在维嘉海山下潜任务中“蛟龙”号新增了多参数的传感器,可以在潜水器水下作业过程中同步采集海水溶解氧、PH值等环境参数,从而为研究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王春生介绍,通过这次对维嘉海山调查所获得的海底视频、照片和样品的分析,并与前两次在采薇海山所获结果的对比,发现两座海山的生物种类相似性和联通性很高。

  海洋地质专家表示,从这几个潜次的调查来看,维嘉海山不同侧面不同水深范围内均发育有连续的富钴结壳成矿带,主要是受地形、沉积物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蛟龙号”圆满完成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与生物多样性调查后,预计将于13日抵达下一个作业区——雅浦海沟,开展“973”计划项目超深渊生物群落及其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王春生表示,这一系列调查成果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提高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水平,更好地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标签: 海洋二所 蛟龙号 责任编辑: 冯一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