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4日讯 为切实提升中小学校火灾防控能力,强化全市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技能,宁波支队通过把好“隐患整治、逃生演练、防火宣传”三关,逐步建立校园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管理科学化、正规化,夯实校园“防火屏障”。
内外“体检”除隐患,长治方久安。支队一直将校园消防安全纳入执法监督重中之重,并时常联合教育、街道、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校及周边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全市校园消防形势安全稳定。开学前,各地教育、治安、消防、派出所等部门纷纷联合组成专项检查小组,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开启新学期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学校教室、食堂、寄宿制学校宿舍等部位的灭火器材配备是否充足并完整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片灯、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用火、用电、用气是否规范安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以及责任制是否落实等内容进行了检查。对于校园周边的网吧、游艺室、娱乐场等小场所,检查组也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灭火器配备不足、应急照明灯损坏等隐患,检查组人员要求相关单位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除了日常监督执法之外,各地还及时对隐患进行“回访”,对前期检查出的隐患进行“复查”,防止火灾隐患出现反弹现象,确保整治有效。下一步,各地将继续开展校园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不留后患,为构建“平安校园”创造良好的消防环境。
逃生“体验”进校园,温故而知新。在扫除火灾隐患,净化校园环境之余,提高全体师生的逃生自救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消防大队时常将逃生“体验”搬进校园,不断提高师生的消防综合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近日,宁波慈溪市匡堰实验学校东校区校园内突然警铃咋响,教学楼内腾升起阵阵黄烟……别慌,匡堰实验学校并没有发生火情,这只是一场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发现火灾后,当值老师第一时间拨打110和119报警,同时校园内也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并立刻启动应急疏散预案。按照事先预设好的疏散顺序(先二楼、三楼、四楼,一楼同时撤离)及路线,全体师生用湿纸巾或弄湿的衣角捂住口鼻,半弯着腰,沿着墙壁以最快速度疏散至指定地点。1分50秒后,2000多名师生安全到达操场,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比预计时间提前10秒,收到了预期效果。为巩固演练成效,大队宣传人员作了简要点评,强调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头脑,做出正确判断及自救行为。最后,消防教员结合学校火灾特点,为全校师生讲解了在火灾发生时应该怎样正确报警的基本知识、安全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常识,讲解了在火场中如何自救,如何疏散以及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讲授了灭火器使用知识,并示范了使用方法;期间,在教员的指导下,各班老师手执灭火器,面对熊熊烈火,真正体验了一回消防灭火的惊心动魄的实战场景。此外,余姚、江东等大队也积极联合当地中小学校举行校园灭火和逃生自救演习,进一步增强师生面对火险的应急处理及逃生自救能力。
防火“体悟”靠自觉,联防才治本。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只有真正提高师生群体的防火意识,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火灾事故发生。为此,余姚大队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校园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的重点内容,扎实开展好“消防平安校园课”活动。其中,大队走进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为2800余名师生献上新学期消防安全第一课,切实提高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组织广大师生走进红门零距离体验消防,增强师生火灾防控意识,争取达到“教育一个学生、推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宣传效果。象山大队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积极联合县教育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月”活动,广泛深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发放《校园消防安全手册》、《消防常识二十条》、《家庭火灾隐患排查表》、《电动车防火指南》等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并利用课间、午休、放学等学生空闲时间,开展“微课堂”教育,结合视频火灾案例,讲解家庭生活中如何正确用火、用电、用气,在发生火灾后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除此之外,各地消防大队还与各学校协作,通过制作宣传图、建立宣传栏,将消防安全常识入“驻”学校和组织开展一系列围绕消防安全为主题的比赛活动等全覆盖式宣传模式,真正将消防安全知识传进校园,渗入每一名学生心中,全力营造“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良好氛围。
校园消防安全工作非一朝一夕,需要消防和教育部门齐抓共管,长抓不懈。接下来,支队将继续强化校园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宣传,不断督促其落实系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控体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