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匠心,是这样炼成的
2017年04月27日 06:27:4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董洁 翁浩浩 吴振宇 金春华

  浙江在线4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董洁  翁浩浩  吴振宇 金春华) 什么是工匠精神,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有一些内涵为人们所认同。成为首批“浙江工匠”的他们,对工匠精神有怎样的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分别采访了4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浙江工匠”,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听他们的真实感悟。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守,一种坚持的倔强,一种传承的使命,更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升华。它不仅是个人的精神,还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气质。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版型设计师廖云飞

  毫厘之间求极致

  “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廖云飞身边的人常这样评价她。作为一名已有20年经验的服装版型设计师,经她之手设计的衣服,总能更加舒适美观。

  一开始,她的求职路并非坦途。1996年,廖云飞从服装专业毕业时,服装业正处于低谷。“全班同学里98%改了行,但我不想放弃,一直在找本专业工作。”幸运的是,廖云飞遇到了师傅——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林霞,进入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工作。

  “当时,企业经营很困难,正从以外销为主转为品牌化经营。”也是从那时起,廖云飞想到用工艺创新来帮助企业转型。一把剪刀、一块面料,加上悉心钻研,目前她共研发出新工艺40余项,并在各式各样的服装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工艺专门针对服装行业“老大难”问题,如防抽纱、羽绒服防跑绒、解决面料拉缝起拱工艺等。

  在新工艺研发过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针对柔软疏松易抽丝面料的弧形下摆处理工艺。几乎每件衣服都要处理下摆的边沿,“弧形下摆处理工艺中最常见的是撬边,但如果下摆比较大,撬边就会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和质量。”廖云飞说。

  服装生产通常是成批量制作的,一个批次少说也有几百件,万一用了不成熟的创新工艺,后果难以想象。因此,在这一工艺创新的过程中,她在厚、薄、实、松、宽、窄、弧等30多种不同的布料上分别做了试验,试验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新工艺终获成功。从廖云飞展示给记者的样品上看,通过这一工艺处理的折边从正面完全看不到走线,边口光滑精致,而且要比传统工艺节省三分之一的工时。

  廖云飞目前已是国家二级技师,她坚持做“会裁缝的设计,懂设计的裁缝”。在配合师傅林霞完成台绣作品《吟玉咏兰》旗袍的过程中,廖云飞负责纯手工缝制旗袍下摆的月牙和里衬,这一步骤的工艺难度非常高,“如果缝得太紧,里衬会露出来,缝得太松,下摆也会不平整。”她能让针脚精确到0.1毫米。这件旗袍的制作耗时1年,目前已被国家丝绸博物馆收藏。

  “只有将传统的工艺知识与年轻人善于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能让台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魅力。”廖云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来,她曾获浙江省服装行业“十佳制版师”等荣誉,还带领团队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所谓匠心,是精益求精,也是代代传承,只要每个人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匠精神定会在浙江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

1.jpg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钳工吴国林

  机械“神医”治杂症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杭州工匠……在旁人眼里,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钳工吴国林“光环”无数,很高大上。但吴国林并没因此“飘飘然”,仍然一门心思搞汽轮机装配。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为企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解决了一个个生产难题,创造了让人交口称赞的丰硕成果。

  平时,吴国林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家和工厂。每天上午8时上班,他总是7时出头就到工厂磨练基本功;晚上工友们陆续下班,他悄悄留下来琢磨技术研发。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是同事对他的第一印象。有一次,萧山一家企业需要更换发电机,公司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吴国林。吴国林知道,发电机组多停运一天,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损失。为尽快完成更换,他和5个同事连夜赶工。吴国林整整3天3夜没好好休息,没下过试车台,而在发电机边上的工友因为太困,扳着螺丝就睡着了。这样不眠的夜晚,在吴国林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

  由于汽轮机的零件达上万个,有时即便发生故障也很难解决。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吴国林,在大家眼中,吴国林就像是专治疑难杂症的“神医”,任何问题机械到了他手上都能药到病除。吴国林初中毕业,跟师傅学艺只有一年时间。那么,他是如何将这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汽轮机治得服服帖帖呢?吴国林说,这是因为自己从没停止过学习和钻研,“记得考高级技师那会,我每天凌晨两点起来复习,到现在那些理论知识我还可以倒背如流。”

  说到创新,就一定要提到让吴国林最自豪的一项创造——用于汽轮机测试的“吴式快装台位法”。过去试测时,每台机器要在生产线上待一个多月。随着企业订单大幅增加,这样的效率显然应接不暇。吴国林就开始思考,把原先的整体流程拆分开,变成流水线分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缩短到一个星期,再到现在的两个小时。

  “一点红不算红,一片红才叫红。”吴国林告诉记者,他们当学徒那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说,所以技艺是不外传的,他们只能靠自己琢磨。现在,只要工人肯学,他绝对倾囊相授。组装车间技术员缪建国说:“每次工友有问题给他打电话,不管刚下班还是深更半夜,他都会赶来解决。”

  每年,吴国林都要花大量时间培养车间的后续人才。很多时候,他都亲自上阵,对重点机组进行实际操作和现场讲解,再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固化,让徒弟们掌握每一步装配要领。这些年,杭汽轮涌现了一批批技术人才,在行业里广受称颂,吴国林功不可没。

  如今,吴国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这就相当于科学家有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有了这样的平台,吴国林自信满满:“只要还在岗位,我就要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骨干。”

  工匠精神,就是要把每件事情“做专、做好、做精、做透”。

2.jpg

  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员吕洋

  机床上的“万能手”

  产品开发、人员培训、设备调试和维修保养……这几天,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吕洋保持着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最近,他所在的企业正在和西门子合作开发数控机床维修设备与维修课程,用于培养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维护人才。

  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年轻人,用自己10多年岁月的执着和锐气,给了“工匠”一词独特的注解。

  10多年前,吕洋这位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机缘巧合来到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完全陌生的数控机床维修工作。因为对专业领域不熟悉,他起初举步维艰,但凭着一股钻研的韧劲,他恶补学习机床维修专业技术。

  很长一段日子里,这位小伙子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耗在了车间,有时甚至放弃节假日。一个小小零部件常常被他拆了又装不知多少遍,直到完全摸透器件的技术原理。吕洋通过反复研究摸索,逐步找到了相关技术的门路。

  日久年深,吕洋渐渐练就一手过硬本领:各种不同型号和类型数控机床,他只要经过一番检查,就可以排查出发生的故障和存在问题的零部件,很快拿出合理的维修保养方案。

  随着能力的提升,吕洋把个人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产品创新上。2013年企业的组织机构调整,他成为公司技术中心数控专业技术总监,主要负责数控类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把关。

  近年来,吕洋还多次参与了全国技能赛事的设备研发和现场维护,圆满完成了赛事的技术支持保障任务,也为他的工作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吕洋所在的企业,为许多职业院校的数控机床专业生产相关的教学实操设备。“能不能服务好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从小处看会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往大了说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吕洋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和同事大量走访企业和院校,吕洋提出并尝试针对不同学校的培养要求设计专门的教学课程和设备,让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事情没有大小之分,把每件事情‘做专、做好、做精、做透’,这就是工匠精神。”吕洋认真地说。

  做人,要学会敬畏,做工匠也是如此。要做到对工艺的敬畏,每一项工艺都是千年的积累,必须不折不扣学到位。还有对质量的敬畏,坚持做诚实人、酿良心酒。

3.jpg

  “中国酿酒大师”胡志明

  一盅黄酒品人生

  一盅黄酒能品出什么?

  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一酒壶的风花雪月,一季稻的含辛茹苦,一曲水的四季冷暖……

  在“酒头脑”胡志明看来,还有一颗为传承与发扬一项传统技艺的良心!

  在“黄酒之乡”绍兴,酿酒师傅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酒头脑”。即使现在已是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身上有中国酿酒大师、浙江省首席技师、国家级黄酒评委以及这次新评上的首批浙江工匠等头衔,胡志明仍然钟情于“酒头脑”这个称呼。里头承载着他个人和绍兴酒业的变迁。

  36年前,18岁的胡志明从绍兴技工学校黄酒专业毕业,进入古越龙山公司前身的绍兴酿酒总厂当学徒。选择这一行的原因很简单:喜欢。

  那时,黄酒还是按照传统工艺顺应节气而酿造:农历7月做酒药,8月做麦曲,9月做淋饭,立冬投料开酿,用独特的复式发酵工艺发酵90天,翌年立春开始压榨、煎酒,然后泥封窖藏……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工作一节一环、一投一足,教会了胡志明一个词:敬畏。

  “首先是对粮食的敬畏,一棵稻子得来不易,不可浪费;其次是对工艺的敬畏,一项技术都是千年的积累,要学到位;还有是对质量的敬畏,我们厂门口立了块大石头,写着‘做诚实人,酿良心酒’。”胡志明说,酿酒劳动强度特别大,一般进入开酿季节,酿酒师傅就得每天24小时待在厂里,随时把控发酵进程与节奏。没有敬畏心,怎么经得住这番考验?

  胡志明当学徒时,师傅看中的是他的悟性。胡志明靠着多看、多问、多想这“三多”,很快掌握了技能要领。如今,自己带徒弟,却发现传统工艺大都存在人才跟不上的窘境。于是,他一边坚持“做好人才能兴黄酒”的传统规矩,一边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活传授给徒弟们。

  原因,就是一直坚持的一个雄心: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中国酒的天下,一定是黄酒。

  为此,55岁的胡志明还坚守在生产一线,为传统黄酒的研究、保护与创新而努力。

  关于创新与守旧,还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茅庐的胡志明就经历并参与了机械化生产黄酒这一黄酒史上的重要革新。“黄酒要传播发展开来,就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进行机械化生产。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新工艺生产出与传统工艺一样的产品,而不是因循守旧。”胡志明说。

  在古越龙山这个传统企业中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构建从田头到厂房再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售后服务点以构建快速高效的消费者监督网……胡志明和同事们一道,积极创新,让一碗黄酒历久弥香。

  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胡志明在企业建立了国家级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5年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志明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首批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到现在,他主持和参与开发的科研项目已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特别是他带领团队开展一系列关于黄酒养生功能的研究,在业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酿酒要有‘头脑’,‘酿’要有‘良’心。”问胡志明从自己36年的“酒头脑”生涯中品出了什么,他这么回答。43.jpg

标签: 国际劳动节;内心世界;浙江工匠;工匠精神;感悟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