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破题垃圾分类 添彩美丽安吉
2017年08月07日 05:34:15 来源: 浙江在线

17.jpg

高家堂的早晨

  浙江在线8月7日讯 这里青山环绕、翠竹绵延,这里山明水净、屋舍俨然,这里是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两山”理论的诞生地,也是浙江开展垃圾分类的先行区和“垃圾不落地”模式的开创区。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安吉创造性地探索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在2002年就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中转、县处理”一体化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集中处理建制村比率常年保持在100%。

  为进一步把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向精细化、纵深化、社会化、智能化推进,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自2013年始,安吉县在省内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农村垃圾管理体制机制、分类方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获得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称号。

  走进今天的安吉,风清水秀、村道整洁,定时往返的垃圾清运车音乐悦耳,垃圾分类收集点、处理中心等配套先进,美丽庭院装点着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在一些城市里都难以推进的垃圾分类,在安吉开展得如火如荼。

  到2016年底,全县垃圾分类实施村总计达13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71%;全覆盖乡镇达到11个,占全部乡镇的73%;累计惠及农户6.1万户、21.2万人。到今年8月底,全县行政村垃圾分类将实现全覆盖,为美丽安吉再筑一道文明屏障。

18.jpg

景溪村在旅游景区设立垃圾分类温馨提示牌

  先行先试 构建垃圾不落地的安吉模式

  安吉横山坞村的清晨是从一阵悦耳的音乐开始的。

  每天早上6时30分,一辆垃圾清运车伴随着音乐驶来,村民们陆续拿着垃圾桶来到车旁,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8种不同属性进行倾倒。收集完毕后,清运车直接开到街道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进行处理。

  2016年安吉创新开展垃圾不落地试点,在天荒坪镇余村村、上墅乡探索生活垃圾运行的新模式,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打造了两种垃圾不落地收集模式,即“余村模式”和“上墅模式”。

  今年安吉将“垃圾不落地”模式在全县域进行推广,要求各村不在公共场所和马路上设垃圾桶,改由垃圾清运车每天早晚固定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收集。

  走在安吉的乡村,最明显的感受是垃圾桶“消失”后,垃圾外溢、散落的现象不见了,道路、绿化、屋舍景观更加和谐相融。垃圾清运处理时间也由原先平均1至2小时缩减到半小时左右,减少垃圾暴露时间,尽量避免了二次污染,空气更加清新。

  “‘垃圾不落地’这种新型的垃圾收运方式,在确保垃圾‘日产日清’的同时,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垃圾桶摆放不雅观、垃圾中转和运输过程时的二次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的垃圾管理在垃圾分类基础上,又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安吉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着打造成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标杆的目标,安吉注重科学布局,全县一盘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3年选取7个积极性最高的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并将垃圾分类纳入农民培训计划,组织师资力量在试点村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全县共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196班次,受训群众达18600余人次。

  在试点基础上,安吉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推进,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村39个、44个、43个,垃圾分类全覆盖的乡镇在2015年达到7个,2016年达到11个。今年计划新增垃圾分类实施村55个,到年底实现全县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安吉推进垃圾分类起步早、覆盖面广、成效显著。我们要求已经创建和正在建设的精品示范村必须做到垃圾不落地,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力争实现全覆盖。目前,上墅乡、报福镇、灵峰街道已基本实现了全乡镇覆盖,形象大为改观,美丽乡村更加整洁靓丽。”安吉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垃圾作为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安吉将垃圾分别加以回收利用、焚烧发电、发酵制肥等处理,大大节约资源消耗,实现变废为宝。如天子湖镇南北湖村通过垃圾分类,厨余有机垃圾处理率57.1%,收集可回收物8.8%、有毒有害垃圾1%,利用厨余有机垃圾制成有机肥每月可达2000千克左右。

  为了建立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机制,安吉县修改制订《2017年安吉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垃圾不落地实施标准和资金保障措施。并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总体规划(2017-2020年)》,该规划是省内首个同类规划,将指导安吉县进一步科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和处置工作。

19.jpg

余村村利用旧厂房改建资源循环利用中心

  创新手段 实现垃圾分类市场化智能化

  有困难找物业、居家生活由物业打理……在安吉,“物业”这样一个原来专属于城市居住保障服务的名词,已经不再是城市人的专属,在安吉乡村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辅助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尤其是在开展垃圾分类过程中,物业公司所配备的垃圾分类收集车和农村垃圾分类指导员,巧解垃圾分类蒙混过关的难题,让“垃圾不落地”这种先进的理念成为现实。上墅乡罗村村支部书记鲍余林说,自从村里引进物业公司以后,村庄保洁、绿化养护、文体设施维护都有了专业管理,特别是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厨余垃圾有专人收集运输和处理,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也实行分类垃圾分类运输。

  经过三年的发展,安吉乡村物业从无到有,目前全县有近20家,其中不乏针对农村而新成立的。今年3月,安吉成立了农村物业管理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业务培训,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被誉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之举。

  “安吉引进市场经营管理模式,以景区的标准来管理乡村、以公园的要求来管理城镇,建立了多形式的农村物业管理新模式,使农村垃圾分类等物业管理工作从原来的‘低、小、散、弱’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安吉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吉县洁兰物业公司进驻溪龙乡,成为首个先进物业进农村的企业。

  在推广农村物业管理模式中,安吉从事前招标、事中监督到事后考评,均由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每月不少于3次对承包人进行考评,建立动态监管和以奖代补机制。同时,物业对乡村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管理。

  昌硕街道双一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走进双一村,满眼皆绿,遍地清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使村民不仅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捷,还拥有着乡村所独有的闲适。

  “以前可堆肥和不可堆肥的垃圾混装在一起,到了农村垃圾处理中心,还要进行二次分选,很麻烦。现在,刚刚成立的安吉农村物业管理公司,要经过垃圾收集保洁员和垃圾分类指导员二关,不分类垃圾想蒙混过关都不容易。”双一村农村保洁员老朱介绍说。

  自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每户村民自觉将厨余垃圾、废纸塑料袋等垃圾分类放置,村里有一台日处理1.5吨厨余垃圾的机器,让厨余垃圾不出村,变成肥料反哺田地。这种农村厨余垃圾的处理技术体系,被作为典型在全国垃圾分类推进大会上进行推广。

  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安吉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结合,运用“互联网+”实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与第三方合作进行集管理、监督、服务、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手机端运行系统“乡村卫事”微信公众号开发,切实引导全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美丽乡村环境管护,提高农村长效管理效率和水平,该APP自6月1日在全县推广使用以来取得良好成效。

20.jpg

城郊接合部餐厨垃圾分类运输车

  全民参与

  共享洁净、美丽、幸福家园

  垃圾分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既要在前端减少垃圾产量,有效实施垃圾分类,又要在末端进行有效处理,让垃圾最大程度资源化和无害化。其中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自觉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是垃圾分类落实到人的关键。

  “我们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当作一项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品牌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育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从整体上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安吉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为了鼓励村民自觉参与,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安吉通过设置奖励制度来正向激励,以及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大赛,取得了实绩效果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黄南芳是安吉县报福镇上张村村民,从2016年初村里安装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又在2016年9月份安吉县举办垃圾分类大奖赛活动后,七十多岁的黄南芳办了分类积分卡,把以前堆在房前屋后无法出售但又不舍得扔掉的废旧玻璃瓶、废旧电子产品等等都变成了积分。

  2016年12月,首次垃圾分类大奖赛阶段性评比的时候,黄南芳以总积分2万余分的成绩排名第一,奖品是价值1000余元的山地自行车,她兴奋地说:“我一直想给小孙子买辆自行车,这下垃圾分类帮我实现了愿望。”2017年3月25日,安吉县首届垃圾分类大奖赛评奖的时候,她又以8万多分的总积分获得二等奖,奖品是一部智能手机。

  激励是手段,目的是提升村民自觉保护环境、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通过建立垃圾换积分、积分兑换商品、积分赢大奖机制,以及引进各种社会化、市场化合作机制,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和废旧衣物捐赠箱,安吉老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逐渐高涨,而周围环境的改善和奖励政策,也让老百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逐步提升。

  “美丽安吉需要大家一起维护和营造,美丽乡村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和追求。”安吉县农办相关负责人强调,垃圾分类是一项考验人的文明素质的工作,而文明的递进,是生活习惯、社会意识、政府管理集体映射的结果。

  坐拥绿水青山和身为美丽乡村发源地的安吉,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到心中有生态,探索如何将垃圾放在正确的地方,发挥资源的价值,探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提升百姓获得感,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样本。在这方面,安吉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以匠心打造更加美丽、精细的“国际慢城”。

21.jpg

鄣吴镇老中转站改造成二次分类中心

标签: 安吉;环境;整治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