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院效果图
来自美国的白垩纪鸭嘴龙骨骼化石
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咪佳)这里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湖州安吉县三官村。这里蕴藏着45亿年来,地球历史发展和生命演化的奥秘。
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是很多小朋友的周末打卡地。一年以后的2018年10月,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升级版——浙江自然博物院也将在安吉正式开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德国戴卫齐普菲尓德事务所主持设计,遵循“建筑长在山坡上”的整体设计,分散布局,基本保持了地块的真山真水,自然原生态。新馆保留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等传统,又开拓了旅游、休闲、体验和社交的新功能,除了核心展馆,还综合设置教育区、休闲服务区、科普影院等公共服务空间。
目前,占地300亩、总投资11亿的自然博物院,已经在建筑工地的尘土飞扬中初露身形。建成后,它将是亚州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日前,记者走进核心馆区建筑,提前探营这座神秘、美妙的巨型博物馆。
从正门到展区
将有1公里长的时空隧道
如果从空中俯瞰浙江自然博物院,八个展厅——恐龙馆、生态馆、地质馆、矿物宝石馆、贝林馆(以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命名)、海洋馆、诗画浙江展厅、自然艺术馆,在空间位置上,队形非常酷,两两对称又相互贯通。
这样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地质、矿物与恐龙展厅,这条线路,在地球历史的纵轴上,阐述了当前自然环境形成的漫长过程;而生态、海洋与贝林馆一线,则从横向轴上,展示了当前的生态环境。
自然艺术展厅,从宏观上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精神价值;诗画浙江展厅,则将从微观上,展现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记者跟随自然科学家走进建筑内部。
从自然博物院正门进入展区后,观众将穿过一条近1公里长的时空隧道,依次进入几大场馆——
比如地质馆里,是以地质年代的发展为纵向脉络,反映浙江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
作为拥有丰富恐龙化石资源的省份,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恐龙展厅,以重返中生代为主题,按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时间序列,系统、完整地展示出恐龙族群,及伴生动物的演化历史。
同时,浙江作为海洋大省,在海洋馆里,观众能够通过“活体水族生态展示+虚拟实景技术”所构成的不同海洋生态系统,认识蔚蓝中绚丽多彩的生物王国,了解浙江丰富的海洋资源。
贝林馆,则以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捐赠的北美和非洲的动物标本为基础设立。与全国其他地区设立的贝林标本展不同,浙江自然博物院的贝林馆,构建了一个热带非洲与寒温带北美地区两片大陆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生态环境下,动物不同的演化方向与生存模式。
由此,8个展厅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自然博物院不仅从展示理念和技术上做了全新的突破,更设立了自然艺术展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展体验,将充分发挥感映媒体的优势,做强互动。
向全球发出藏品征集令
明年3月开始布展
目前,所有的场馆基本上都是空的。浙江自然博物院正在向全球发出征集令,正式布展在2018年3月开始。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告诉记者,已经陆续有世界各地的藏品,汇聚到中国浙江的这座自然博物院。
最早的两位“客人”来自北美洲,都是世界各地的少年们最熟悉的恐龙:美国蒙大拿的一副完整的白垩纪鸭嘴龙骨骼化石,以及半个三角龙龙头化石。
鸭嘴龙身长4.5米,是位“少年恐龙”,走“美少年”路线:唇厚性感,四肢修长。它吃植物,满口长着600多颗牙齿,整整齐齐。
但是鸭嘴龙生性孱弱,全身没有防御装备也没有进攻能力,是恐龙界的“山羊”。
但是又怎样呢?人家美。
而那半只三角龙头,个头更大。半个脑袋,就足有两米多长。
三角龙,也是草食植物恐龙,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性恐龙化石,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但这只恐龙看起来“不是吃素”的。它有“武器”,脑袋不但大,头顶上还长了三根角,像犀牛。
和霸王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三角龙,打起架来很厉害。平常配偶竞争、抵御外敌,都靠这个武装过的脑袋。
科学家还曾经在这只三角龙的角上发现过霸王龙的咬痕,说明它们曾经有过激烈的交战。
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恐龙专家郑文杰透露,接下来要到的客人是沧龙。沧龙,就是《侏罗纪公园》里,把大BOSS掀翻的恐龙。
据称它们是中生代所有海洋生物当中,最成功的掠食动物。在10万年的时间里,沧龙将竞争对象赶尽杀绝,甚至连金厨鲨都是它们的食物,最终成为远古海洋的霸主。
在北美恐龙馆,会发生怎样一场追杀与逃亡。明年10月,就知晓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