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看专家门诊,真方便!”近日,因为气管炎要住院的德清县阜溪街道居民俞宝初,特意选择街道卫生院,替代了往常要去的县城医院。
得益于县域医共体试点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因为优质医疗资源的加速下沉,如俞宝初一样,在德清,有更多的城乡百姓可以接受均等化医疗服务,让看病不再跑远路。
日前,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德清召开。德清作为代表之一,在全省舞台上进行交流发言,分享了县域医共体试点的“德清经验”,也展示了德清市民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有益实践。
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德清形成哪些有益的经验?在医疗资源“接沪融杭”,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至基层农村的过程中,德清进行了哪些探索尝试?
改革:出台全省首个医共体地方标准
在推行县域医共体改革之前,类似于德清这样的浙江县级城市,百姓就医会面临“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对优质医疗资源无法下沉到基层的担忧和焦虑。
去年9月,德清成为浙江省首批11个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一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医保政策为杠杆,优化整合县、镇、村三级医疗资源,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服务同质、信息互通的医改大戏,在德清徐徐启幕。
随后,德清整合全县3家县级医院、12家镇(街道)卫生院的医疗资源,组建武康健保集团和新市健保集团2个医共体;制定出台浙江省首个医共体地方标准规范。
“简单来说,一个医共体是集合县、镇、村多级医疗资源的综合体。对基层农村来说,去乡镇卫生院看病,好比在县级医院看病一样,享受均等化的医疗服务。”德清县卫计局局长马建根表示。
一项更大的手笔是,今年9月5日,德清县域医共体统一支付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基本覆盖德清所有人群、所有卫生服务,率先在全国实现区域医疗费用的线上医保移动支付和线下跨医疗机构结算。
就在该平台上线的当天,因嗓子不适来德清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德清市民张燕,就使用智能手机一键完成挂号费和诊疗处方费的支付。
马建根表示,得益于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与医疗卫生服务“最多跑一次”的有效结合,德清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市民就医舒适度和满意度,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到基层。
合作:开启医疗“接沪融杭”新探索
不只是医共体改革,在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上,德清还积极与沪杭等大都市的医院建立长期联系,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出民生共享的“德清经验”。
2017年,德清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开启与邵逸夫医院的深度合作。此间,双方在原来4个专科援建合作的基础上,一举增加至14个专科,精细化开展医技交流和指导。
为了跨越时空距离带来的限制,双方还借助互联网技术,合作共建心内科远程会诊中心。在德清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两台大显示屏并排放着,点开“会诊转诊”页面,搜索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两个科室的画面便清楚地呈现在屏幕上。
在德清县人民医院院长盛伟看来,从早期邀请省城专家来德清开展线下会诊,到如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广线上会诊服务,其意义在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减轻就医成本,让德清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5月,德清县人民医院“潜力医师”项目正式启动。邵逸夫医院的36名专家导师与德清县人民医院的48名青年医师“结对”,进行为期6年的医技指导。
盛伟表示,此次结对,旨在进一步提高德清青年医师的临床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学习邵逸夫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
下沉:县域百姓同享省城优质医疗服务
与邵逸夫医院的紧密“互动”,是德清医疗资源高端“接沪融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德清深化与在杭省级医院合作,积极寻求医疗卫生接轨上海。通过与邵逸夫医院、浙医一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沪杭大医院“联姻”,德清构建起省(市)县紧密合作的医疗服务联合体,邀请名医坐诊,引进优质医疗理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关乎民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此,这些年,浙江一以贯之抓医改,加快推进“卫生强省”建设。浙江省委作出“双下沉、两提升”的重大决策,不断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补齐民生短板。
每逢周末,满载医生的班车从医院驶出,开往杭州远郊县市和杭州都市圈各节点县(市)。这一辆辆滚滚而驰的班车,不只为县城百姓带去妙手回春的高超医技,更加快优质医疗资源走向县域农村的速度,提升农村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德清,积极引入省城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理念,为当地市民送去疑难杂症会诊、急症危重病人的转诊救治等服务,传递城乡无差别的医疗理念。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查志强表示,近几年,德清通过与省级医院合作,实现与杭州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实践了一条医疗“接沪融杭”的特色路子,值得推广和借鉴。“德清还借助医共体改革试点,统筹城乡医疗资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形成了有益的改革经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