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北上发展的编剧陈彤 有自己的幸福和困局
写都市生活,遇到那些尴尬
2016年09月11日 08:52:37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裘晟佳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裘晟佳)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男欢女爱、生老病死,几乎都可以在一个叫都市生活类电视剧的类别里找到。

  能够成功驾驭这类题材的编剧,大多为女性。丰富的情感、细致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再平凡的家长里短、爱恨纠葛,都能引起人们最大的好奇心。

  从浙江走出去的编剧陈彤,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如今,陈彤生活在北京,她手机微信群,成员是浙江的舅舅舅妈以及表哥表妹,“过年也会在群里发发红包。编剧朋友圈是一种松散关系,平常谁的剧播出,都会祝贺。”

  虽然回浙江机会不多,但陈彤说自己喜欢杭州,“只要有时间,每年都要回”。而她写的故事中,有些人物,或者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是来源于浙江,但百分百的家乡的题材,她还没有尝试过。

陈彤    作家、编剧,就职于中国青年报,现居北京。    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与王海鸰合作)、《你是我爱人》、《一仆二主》、《离婚律师》等。    电影:《我愿意》。    图书:《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女人的幸福与什么有关》、《当男人说想你的时候》等。

《一仆二主》剧照

  观众耳熟能详的《你是我爱人》、《一仆二主》、《离婚律师》、《我愿意》等影视剧,都是陈彤独立创作的作品。

  “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合作的导演、演员是因为喜欢剧本才导才演的。”陈彤说出了她的心声。
  北上发展的编剧陈彤 有自己的幸福和困局
  写都市生活,遇到那些尴尬

  从记者到作家再到编剧

  是人生的一个偶然

  很多人说,陈彤“看着就像是编剧”,但其实,直到2003年,她一直是一名记者。

  这一年,她生了一场大病,这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因为生病她无法继续工作,便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写专栏。

  医生建议她写一些长一点的东西,慢慢写,但无论过程有多少悲欢离合,结尾一定要是美好的,算是给自己的祝福和暗示。

  于是,她便开始写小说,然后出了书。从记者到作家,陈彤说,这都是命运使然,是一种被动选择。

  2004年,身体基本康复的陈彤,突然接到了著名编剧王海鸰的电话。

  “王老师说想找我合作一起写个电视剧,所以我进入(编剧)这个行业是完全偶然的。属于天降贵人吧,王老师就是我的贵人。”

  陈彤和王老师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是由刘若英、郭晓冬、梅婷等主演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

  两人的这段合作经历,也成为一段佳话,在编剧圈里流传开来。

  陈彤回忆,当时和王海鸰的创作,是陈彤“三天写一集,然后王老师修改,一般当天就会给反馈意见,然后继续写下一集。”60天,写完了20集剧本。

  “中间就停了一天,因为那天邮箱出了问题,稿子怎么也传不过去,我是抱着笔记本电脑到王老师家给她送的剧本。”

  后来,《新结婚时代》播出,王海鸰是第一署名编剧,陈彤为第二署名编剧。

  作为陈彤入行的引路人,王海鸰不仅手把手教她如何将剧本修改到最好,同时,还非常照顾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作为编剧的创作力。

  “当我后来独立创作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打电话向她求助时才知道,其实当时我们的剧本发给制片方,得到过很多意见,但她都帮我屏蔽了,没让我知道。因为她知道编剧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她先过滤掉不靠谱的意见,只和我谈靠谱的,并把她修改过后的剧本发给我,用红字标注出来,让我明白怎么把一个不完善的剧本,或者一场不完善的戏改好改完善。”

  编剧要善于倾听

  还要善于分辨

  有很多人觉得这个题材好入手或是容易赚钱,所以愿意选择这个题材从事创作。

  但陈彤认为,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陈彤拿她写的《离婚律师》来举例,创作过程中,陈彤接触了大量的案例,请教了许多专业人士,并将许多真实的案例,以及她对于现代婚姻和女性爱情观、婚姻观的理解和态度,写到了剧本中。

  陈彤不是高产编剧,一是身体的问题,几十集的电视剧剧本,对她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另一方面,一个剧本从构思诞生到最终成为影视剧播出,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其中,改稿对于编剧来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

  “比如说很多公司会给你提五花八门的意见,但是没有修改方案,或者每次给你的修改方案,都是下次又推翻的。编剧也是人,创作热情一旦消耗殆尽,非常可怕。”

  后来,她打电话向王海鸰“求助”,“王老师说,编剧要善于听取意见,还要善于分辨意见。”

  陈彤渐渐明白,谈剧本就像找对象一样,有时可能不是哪方有问题,而是得找最合适的。

  “就拿《一仆二主》来说,开机后,我一直在组里,随时调整修改剧本,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导演和演员都是真心喜欢我的本子。比如张嘉译老师,他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帮我完善了人物。这就是大家的心都是往一处去的,希望剧本有更好的呈现。”

  另一件今年刚遇到的事情,也让陈彤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之前制片方对剧中主角年龄并无要求,年轻人中年人都可以,只要人物立得住,形象饱满即可。

  “从今年以来,好像所有的人都希望你写的戏,主角最好年龄在二十几岁,30岁还能忍受,绝对不能超过35岁。因为他们说现在小鲜肉小鲜花的演员,观众比较买账。”

  陈彤告诉记者,有一个爱情故事她已经写好了,但是制片方忽然说,能不能把人物年龄从中年改到年轻的。

  “当然能(改),但那基本就是重写。因为人物年龄的改变,和之前完全是两类人,说话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全部都不一样”。

  这样的“困局”,陈彤和同行们,几乎每天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遇见。

标签: 编剧;剧本;创作;人物;电视剧;浙江;题材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