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超是江干区城管局基础设施改善中心副主任,在今年的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中,江干区要在9月底前,完成25条劣V类水河道的清劣任务。“全区有168个治水项目,有110个是我和同事的任务。” 章超说,基础设施改善工程项目,就是给治水“打基础”。
有难处,就要想办法解决
精细化的截污纳管,能实现从“管住每个污水口”,到“管到每户居民”。要进行截污纳管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就要将城市道路“开膛破肚”,施工势必影响百姓出行,还会产生粉尘、噪音,影响居民生活。
怎样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章超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老旧小区的截污纳管项目中,按照原定计划,需要在小区门口开挖管道。但是施工进场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原计划的作业面就在小区门口,这里要是一开挖,小区里的住户就会被“堵”在小区里出不去,步行还能想办法绕个路,但是车子就肯定不能进出了,这对小区里的居民是巨大的不便,万一有突发状况,消防、救护也不能及时进入。
一边是治水项目的时间节点一天天逼近,一边是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章超和同事们一边马上勘测现场,将一处围墙临时改造成小区的出入口,一边和社区干部、主管部门一起调整临时交通方案和宣传告示。3天后,临时出入口完成,小区正门按照原计划进行开挖,章超和同事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截污纳管改造工程,有问题、有难处,总要想出办法解决。”章超说,一根小小的管道,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和温度。
任务重,就更要“抢”时间
河道水质能否保持达标,重点还是在岸上。
“河道沿线的整治任务很繁重。”章超的工作日程里记满了泵房闸站改造、生态治理、河道清淤、河道沿线绿化美化、河道综保等具体任务。“比如河道清淤,汛期来临前必须完成,这个月中旬前要完成8条段河道的清淤,清淤量为4.2万立方米。”章超说,河水水质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河道在流动中的自净能力会将一些污染物沉积到河底,但是河底的淤泥淤积到一定程度又会影响水质。如果把河道比成血管,那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和治理就像是清除人体血管里的血栓和血脂一样重要。但是河道清淤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往往要上游断水,露出河底才会发现“真相”。
新开河是一条贯穿上城、江干的河流,在新开河清淤,要跨区协调安排上游的闸门进行配水。“进场要搭建围堰的时候却发现,图纸上的泥土河床,现实中变成了混凝土,原先准备的围堰工艺没用了,但是上游约定好的时间不会改变。”章超一边调整原先的方案,一边用新工艺把围堰搭起来。
“我们硬是把时间‘抢’回来了。”章超说,工作有分工有时限,没办法推卸、延后,这是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城管人肩上的责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