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1110万预测人次从何而来?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首度揭秘
2017年10月03日 12:34: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梦月

  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 郑承锋 摄

  浙江在线10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这个国庆长假,大家都听说了一个“爆红”的数据:在没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预计八天假期杭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10万人次(不含市民游客),较去年增长13%左右。

  发布这条数据的,是一家不为杭州人所熟知的机构——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这是一家怎样的机构?它是如何做出游客数量和避峰判断的?这家机构的存在,将给杭州旅游行业带来哪些改变?近日,记者专访了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主任傅卫权,请他逐一解开“谜团”,揭开实验室的“神秘面纱”。

  西湖断桥景区游人如织 记者 吴煌 摄

  15家合作伙伴,“中字头”企业有3家

  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由杭州市旅委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合作建设,于2016年12月21日挂牌成立。它的办公地点毗邻西湖,位于延安路与将军路交叉口。实验室团队由9个人组成,目前共有15家合作企业。再过两个多月,这家新生机构将迎来一周岁“生日”。

  它的诞生,缘于杭州市旅委始终想做的一件事:摸清“家底”。“大数据时代到来前,传统问卷抽样调查形式,统计游客情况,采样率较低、主观性较强,得出的结果容易以偏概全。”傅卫权说。显然,问卷调查数量只是冰山一角,由此而来的分析结果不够精准,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所需。

  “这是全国旅游行业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令傅卫权庆幸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杭州所拥有的丰沃互联网基因土壤,让他们更早地意识到要用大数据来破解这一难题。因此,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指导下,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孕育而生,成为中国旅游城市中首家政府部门下属的专业旅游大数据研究机构。

  难,是傅卫权回忆实验室初创时的深切感受。“2015年2月开始,我带着团队全国各地到处跑,登门拜访30多家著名企业,包括运营商、在线旅行、科技企业,但屡屡碰壁,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不超过10家。”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2015年10月,在移动、个推、银联3家企业帮助下,搭建了杭州旅游大数据平台一期;2016年10月更新第二期;目前,傅卫权团队正在对三期平台进行内部调试,而合作伙伴也增加到了15家,其中“中字头”企业就有3家。

  西湖景区游客比肩接踵 记者 林云龙 吕之遥 胡杨 汪驰超 摄

  吃住行游到舆论监测,用户分析“一网打尽”

  杭州旅游大数据平台以游客行前预定、行中消费和行后反馈为数据线索。

  在实验室数据中心,记者见到了一面宽大的屏幕,投射着杭州城市游客综合动态监测系统。记者看到,行前分析包括了景区门票数据、百度搜索数据、交通数据等几类;行中分析包括客流监控、用户属性、消费行为等;行后分析包括媒体状况、评价监测、价格监控等。

  这些分类中,还能查到更细致的内容。比如“用户属性”包括了游客年龄、游客性别、西湖游客来源、千岛湖游客来源等;“用户行为”涵盖了游客逗留时间、游客出行方式、游客来杭目的分布等;“消费行为”包括重点商户刷卡分析、区县商户消费占比等。此外,平台能查询到航班、火车票、酒店等使用情况。

  借助大数据力量,傅卫权团队作出了许多令市民“惊叹”的预判。如,今年黄金周期间,西湖景区断桥、苏堤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16点左右,灵隐寺在中午11点30分左右可能超过最大承载量;高速返程高峰预计出现在7日、8日的上午10点至夜间10点等。

  从游客产生旅游消费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数据流量监测到旅游事件的旅游舆论监测,显而易见,大数据已成为打开旅游各业态发展的“金钥匙”。

  钱江新城 记者 潘良干 摄

  政府企业公众,实验室用大数据为三者服务

  事实上,流量监控只是平台功能的冰山一角。“我们的大数据,要分别给政府决策、企业服务、公众服务带来三种支撑。”傅卫权说。

  首先是政府决策支持。“比如,杭州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目的地营销,向全世界推广杭州,其中涉及到的营销方向、营销内容都要靠数据支撑,我们的数据将告诉政府‘劲往哪儿处使’。”傅卫权举例说。“比如今年我们在香港做推广时,就重点带去了杭州的民宿产品。因为之前对消费数据分析发现,来杭的香港游客主要还是集中高星级酒店,对民宿了解很少。这种精准营销的效果就非常好。”

  其次是企业经营支持。国庆放假前一周,杭州钱江新城某高端酒店给傅卫权打来电话,称客房预定量不到预期值,非常焦虑。“我安慰他们不要急,结合高铁、机票购买情况分析,游客预定量还未到峰值。”果然,9月29日酒店再次打来电话,高兴地说客房预订率已超过80%。

  第三是公众服务支持。实验室上线了景区实时客流查询功能,游客只要打开“在杭州”微信平台,就能便捷地查询到音乐喷泉、断桥以及钱江新城等客流集聚区的实时客流以及舒适度指数,以避开高峰时段,更好地规划行程安排。

  淳安青溪新城滨湖景观飘带段 记者 林云龙 摄

  1110万人次预判如何产生,发挥哪些作用

  根据杭州市旅委发布的信息,黄金周第二天,全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72.4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10%。

  那么,“1110万人次来杭”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想知道。对此,傅卫权作出了耐心解释。

  “1110万人次是我们结合高铁、机票购买情况,把每一天预测的来杭游客数量相加得来的。”傅卫权解释,但游客逗留时间不同,去向也不同。“因此,并非1110万人次一次性涌入杭州主城区,更不是一次性涌入西湖景区。”

  但消息向社会公众传播后,引发的舆论热议却让傅卫权有些意外。他略显无奈地说,这并不是团队披露数据的初衷。

  傅卫权坦言,之所以披露这一数据,是想用舆论引导人流。一方面告诉杭州市民,节日游客众多,注意避峰出行,尽量将西湖景区让给外地游客,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对于游客来说,杭州尽管是热门的旅游名城,但这座城市有足够的交通、酒店服务容量。除了西湖之外,杭州各个区县市也是景色多姿,活动多彩,欢迎大家来。

  黄金周前两天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的一大特点就是主城区西湖等区域的客流平稳,甚至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而县市游客量上涨明显,其中10月2日淳安县与去年同比上涨33%,门票收入1052万元,同比上涨30.05%。这已经说明了大数据客流预警和出游引导的作用初步见效。

  夜幕下的京杭大运河 记者 杨晓轩 姚颖康 摄

  平台将与更多景区相连通,探索车牌识别功能

  事实上,预判“1110万人次来杭”,只是这支年轻团队的初步尝试。随着与大数据的深入接触,他们还会踩下更多更坚实的脚印。

  傅卫权举例说,今后大数据平台将与运河、湘湖等景区以及更多的酒店、旅行社进行数据共享,获取更多的旅游数据;同时,探索车辆牌照识别功能,进一步提升交通数据分析能力。

  用数据驱动行业发展、驱动管理手段提升、驱动旅游企业品质化提升、驱动来杭游客体验度提高。傅卫权用四个“驱动”,总结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平台肯定会一直往前走,希望能够越来越接近于数据‘真相’。”

标签: 国庆;数据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00359383817357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