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家长爱和孩子在饭桌上聊天 聊得最多的是“学业”
调查数据显示,效果并不好
2017年10月10日 08:40:51 来源: 每日商报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困惑也随之而来,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教给孩子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2017MMUN(模联)杭州国际青少年峰会国际教育家长论坛上,汇聚了专家、学者,还有学生、家长和老师,聚焦这个话题,展开了多种途径的探索,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最有效促进孩子成长的不是习惯、不是能力,而是父母的有效陪伴和沟通。

  在论坛展开之前,下城区分别对近万名学生和家长,围绕亲子沟通展开了一项专业的调查。现实当中的亲子沟通出人意料。

  沟通内容出现错位

  从收回的2118份有效问卷中,得出以下关于沟通内容、沟通时间和沟通方式的三组数据。

  前期我们对全区7—9年级进行了“亲子沟通”的相关调查,获取区域家庭教育中家长卷8533份、学生卷9073份的第一手资料:

  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时间上比较集中,主要发生在吃饭时:家长卷吃饭时(47%)、学生卷(42.2%)。

  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突出:父母和子女均主要以语言沟通为主,其中学生卷面谈96.9%、家长卷面谈98.2%,而非语言沟通被忽视,其中学生卷的调查中,网络沟通占比1.5%、书面沟通占比0.7%、第三人转达占比0.9%。家长卷调查显示,网络占1.2%、书面占0.44%、第三人转达0.2%。

  在沟通的内容方面双方存在分歧,47.6%的杭州学生认为父母主要以“学业”方面的沟通为主,其次分别为品行占比36%、心理占比12.8%、个性仅占比3.6%。

  而数据显示,56%杭州父母认为自己主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品行”,其次是心理占比23.2%、学业17.8%、个性成长3%。

  父母与子女两者均认为双方的冲突是由“学业”造成的;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沟通方法,致使亲子关系陷入困境,因此30.5%的家长希望得到帮助、指点。

  论坛现场,中外嘉宾、家长都对家庭教育、与孩子沟通、陪伴孩子成长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场气氛热烈、发人深省。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7个国家的200余位家长参加论坛交流。

  亲子沟通进入误区

  据媒体报道,中国父母每天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而心理学研究则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作为家长,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不能缺位,否则,将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发现自己找不到曾经与孩子“无话不说”的感觉了,他们发现,与孩子的共同话题似乎越来越少,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暴”,所谓的“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真的很可怕,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呢?

  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下城区面向全区23所中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2300户家庭做《亲子沟通调查问卷》。下城区德育研究室主任施阳参与了整个调查的设计、策划与执行,她说,当时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青春期学生的需求,以及与家长沟通当中存在的矛盾。所以,在问卷中,同一个问题设计了两份问卷,所以能看出学生、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呈现出来的表现是否吻合。

  在这次调查中,施老师说她意外地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之前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容易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沟通,事实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最终结论表明,吃饭时沟通并不能有很好的沟通效果。

  沟通的场地变得非常重要,家长要从事与孩子喜欢的活动时,进行沟通,会更顺利。所以,家长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角度理解与孩子进行沟通。

  感谢下城区德育研究所为本组报道提供数据支持

标签: 家长;孩子;教育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0103460629162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