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两位杭州教育人的领悟:扶贫先扶志
2017年11月02日 06:03:3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他创办了省内首个“宏志班”,花甲之年又远赴贵州支教

他曾支援贵州五年,回来后一直呼吁更多的人到西部去

两位杭州教育人的领悟:扶贫先扶志

浙江在线11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2001年,在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时任校长陈立群和同事们创办了浙江省内首个“宏志班”,专门招收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16年过去,以培养“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现代公民为目标的宏志班,已招收贫困家庭孩子1278名,其中毕业的1144人,全部考上了大学。

2016年8月,已经59岁的陈立群的“宏志”之路翻开新的篇章,他辞去重高校长职务,背上行囊,独自一人远赴贵州支教,担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陈立群说,自己要把“宏志”精神带到贵州,并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扶贫先要扶志,是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校长在16年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最新的领悟。

年届花甲远赴贵州支教

他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

为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现状,近几年,有不少高校招生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然而,很多教育界人士却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与其关注寒门学生的出路,不如关注他们的成长。

在浙江,最早关注寒门学生成长的学校,就是陈立群和他带领的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进入宏志班的学生,不仅费用全免,每月还能拿到数百元生活费和国家助学金。第一年上大学的费用,学校也会帮助解决。

浙江在线记者跑教育线多年,参加过很多次“宏志班”的毕业典礼。这些孩子曾经因为出身贫困而自卑怯懦,但一张张来自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他们获得了自信。三年宏志班的学习,让他们拥有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了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勇气。

2016年,陈立群又做出了一个让圈内人震惊的举动。他带着自己“宏志”的理想,只身一人来到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由于经济欠发达,收入低,当地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学校有些班甚至超过九成。

“我们的工作信念是,出一个大学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寨子。通过唤醒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自强不息,想办法,找出路;立志成才,心系苗寨,回馈苗疆。”陈立群说,“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而不是等中学毕业后就出去打工。”

为此,学校专门开辟了一片“志向林”,让每个学生把高考目标和人生理想写下来,以班级为单位埋在志向树下。举办“精神脱贫”、“励志青春,成就梦想”等各种演讲比赛;为唤醒当地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高考成绩出来,老师就隆重地到考上大学孩子家报喜,营造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

今年暑假,他又办了个夏令营,把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送到北京,让他们开阔视野,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想想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这一系列举措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农村的精神贫困通常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等、靠、要”思想严重,要立志改变这种精神面貌。

从“宏志”到“扶志”

一个老校长对教育的领悟

看着那些原本家境贫困的学生一个个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远赴国外深造,用知识改变命运,是陈立群最欣慰的事。

他说,当初创办“宏志班”,是因为看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许多人享受优质教育时,还有少数孩子却因为上不起学而苦闷彷徨。

“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另一方面,想要扶贫,给钱总是要花光的,送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他们的贫穷不至于成为世袭。”

于是,“宏志班”应运而生。陈校长透露,之所以取名“宏志”,是因为“宏志”一词源于陶渊明对夸父的赞颂——“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通常指宏伟、高远的志向。“说到底,任何物质上帮助都是外在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通过学校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和希望,树立起高远的志向,激发起高昂的志气,才能生成持久的内驱力,为自我实现,为民族振兴而发奋学习。”

“宏志”的具体措施,其实就是“扶志”,帮助人确立自强不息的宏伟志向。

到贵州支教,也是一样。英国《泰晤士报》曾征集“穷人最需要什么?”最集中的答案是梦想。“激发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是脱贫的首选。”陈立群说,“志向是奋斗目标,是改变当下落后面貌的动力。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股作气走到底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凡事的成败都取决于这两个字。当然,志向和志气到一定的程度,容易走向为个人奋斗的狭隘甚至极端,这又需要让孩子们养成高雅的志趣,就是一个人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兴趣、情趣和乐趣。”

专家解读: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

  志气、志向、志趣 “扶志”依赖于教育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曾赴贵州大学担任校长,而且一干就是五个春秋。在很多人眼中,他也是支援西部的志愿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钱报记者:“扶志,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来说,太重要了。”

  他认为,“扶志”的“志”涵盖了三层意思:志气、志向和志趣。志气和自信有关,志向和未来有关,志趣和爱好有关。这些“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所以“扶志”强烈地依赖于教育。

  以前我们讲扶贫,大都是给予经济上的支持,顶多帮助这些百姓暂时脱离贫困,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即便是有钱人,也未必有“志”。

  在郑强看来,真正的扶贫,重在人的精神层面,到达温饱水平之后,“志”极其重要,能超越财富,使之成为有精神境界、有文化的人。扶贫的真正意义,在于鼓励贫困地区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赶上发达地区。这一目的,需要通过“扶志”来达到,要让当地的人民,有留在当地的志气,有发展家乡的志向,并且愿意付出实际的行动。换言之,“扶志”为扶贫起“扶根培土”的作用。

  具体该怎么扶呢?“不要停留在捐钱、建厂,而是用人的精神去扶,让有远大理想的人去感染他们。”郑强说,“要号召更多有志于西部发展、脱贫攻坚的大学教授和毕业生到西部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西部的教育发展,用教育‘扶志’,带动西部真正富裕起来。

  学生心声

  “宏志班”改变了我的一生

  张芳菊是“宏志班”首届毕业生。当年,因为父亲过世,全家一度背负数万元债务,差一点和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她一直很庆幸遇到“宏志班”,不仅完成高中学业,还考进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帮家里还清了债务。

  “所以我一定要把‘宏志’的精气神传递下去。”她说。

  如今的她,是杭州塘栖中学的地理老师,也当过班主任。当班主任没几天,就碰上高中生申请困难补助。她由此得知班里有个男生家庭条件不好,妈妈长年患病。这位男生成绩不稳定,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爱说话。张芳菊就常找他聊天,像朋友一样鼓励他,还把自己的宏志生经历说给他听。慢慢地,这位男生的心思收了回来,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

  其实,走上讲台继续传递“宏志”精神的宏志毕业生,远不止张芳菊一人。“我带过的宏志生里,就有好几个当老师的,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都有。”长河高中副校长、首届宏志班班主任秦慈田说。

  “当老师,我收获的是和学生们之间的感情,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梦想,比挣多少钱都有意义。”一名宏志班毕业生说。

标签: 宏志班;支教;陈立群;贵州;教育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