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做一事就要“好”一事
2018年01月11日 08:33:54 来源: 杭州日报 萧山记者站 郑丽华 通讯员 缪妙

  汤叶明一心扑在文化礼堂的工作上。

  “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这是萧山区临浦镇白鹿塘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汤叶明的工作信条。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做一事就要‘好’一事”的性格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管礼堂,不忘“文化人”的初心

  汤叶明是听着“老底子”的故事长大的,村里的风土习俗、文化遗存于他都留有印象,他觉得这些优秀文化需要传承。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村民们的交往日渐减少,茶余饭后,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他想,村民们需要有一个集聚地来丰富精神生活。

  身为村宣传委员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村民们富了口袋以后怎样富脑袋的问题。于是,他向村委班子提出了建文化礼堂的想法。

  2015年冬至,第一次活动就在一个由旧厂房改建的小礼堂里开张了。“想不到来了那么多人!大家围在一起做麻团,裹点心,有说有笑的。”汤叶明回忆着。活动结束时,几位老人动情地对他说:“这样的活动你们以后可要多搞搞啊!”从老人的眼神中,汤叶明看出了村民们对文化活动的企盼。一句平平常常的话语,记在了他的脑海里,更增强了他重建文化礼堂的念头——造一个像样的文化礼堂。

  2016年6月,在一个废弃小学的旧址上,村里花200万元,造起了一个徽派建筑风格、基础设施齐全的文化礼堂,同时也完成了村办公大楼的搬迁。礼堂落成那一天,汤叶明像自家上梁那样开心,当然平时也像自家造房那样操心。

  如今,在古村落,在青山绿水与白墙黛瓦间,歌舞节庆,扬起了农民欢乐的氛围;礼仪教诲,唤起了农民对道德的向往;乡贤轶事,交织起家园的共同记忆。礼堂搭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富裕起来的农民幸福感油然而生。

  舍小家,他一心扑在文化礼堂里

  汤叶明今年53岁。在村里,他除了管理文化礼堂外,还分管宣传、卫生、统战和财监会等工作,虽然忙忙碌碌,但毫无怨言。

  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为他的拼劲和认真所折服。领导说,在“文化人”队伍里,他绝对是一个最优秀的人物;同事说,他责任心强,是一个最讲“认真”的人;村民们说,他做事有板有眼,毫不马虎,是一个最靠谱的人。

  白鹿塘文化礼堂的最大亮点是活动丰富多彩,而且精心设计。“一年早知道”,把每个月的活动按照时间节点和村里实际清清楚楚地排了出来。每项活动有预案,有台账,精心策划,做到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一年活动多达60多项。

  今年重阳节,村里特意为老人们安排了越剧专场。在活动现场,还向老人们分发了重阳糕,送上了老花眼镜,还免费为老人贴酸痛膏。更使老人们感动的是,村里派专车把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请来了。“平时孩子们工作忙,没时间带我去看戏,今天村里特意把我带过来了,你们真是比我儿子还好。”听着这些话,汤叶明的心里比蜜还甜。

  有人向他讨教,有什么秘诀,把文化礼堂打理得有声有色?汤叶明如数家珍:一是责任担当,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二是深谋远虑,把每项活动搞得尽可能完美;三是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四是公正公平,把村民可能会产生的误会降到最小限度。一条条,一句句,道出了掌管文化礼堂的门道。

  目前,白鹿塘文化礼堂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向南扩展三亩地,再造一个通透式的400平方米两层礼堂,使它的设施更完善,功能更齐全,并向”市四星级“标准冲刺。对此,汤叶明信心满满。

标签: 文化礼堂;文化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