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故事》刷爆网络 作者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昨天接受记者专访
12年前到杭州 跟政府部门打过交道后 就再也不想走了
2018年01月11日 09:37:09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宋桔丽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

  “杭州给了企业家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软环境,平时帮忙不添乱,需要服务时出现,

  这种‘亲清’的政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丁香园吗?

  这是一家总部在杭州、专业从事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网站,包括医疗知识的共享交流、医疗文献检索、实验技术讨论等,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在医疗行业具有很大影响力,据说90%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它。

  前天,一篇关于“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故事”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作者正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

  作为一名“外乡人”,李天天在文章中感慨道:在杭州创业十多年,工商、税务等政府机构人员,几乎一个都不曾相识,但我又感觉和他们非常熟悉,一点都不陌生。杭州市政府给了企业家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软环境,平时帮忙不添乱,需要服务时出现,这种“亲清”的政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快报记者联系上了李天天,听听他写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跟杭州人尤其是杭州的政府部门打过交道后

  就再也不想走了

  昨天下午3点,拨通李天天的电话,他正在上海出差。

  提及这篇文章这么高的传播率,他也是始料未及,“当时也只是有感而发写了一篇。”

  他在文章中说:2006年,我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打算全职创业,在丁香园两位杭州站友——湘雅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的张进医生及在制药领域工作多年的周树忠的邀请下,丁香园在杭州安顿了下来。

  而当时,对于他们发出来杭州创业的邀请,在北京的李天天,并不是很乐意接受。“我当时觉得,专业医疗,杭州并没有什么优势啊。”

  不过,张进和周树忠甩出了两个理由——

  一、杭州的政府是非常支持创业公司的;

  二、如果你愿意来杭州创业,我们就辞职跟你一起干。

  这两个理由,戳到了李天天的心尖上。

  2006年5月,杭州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李天天来了,拎了一个特别小的箱子,装着几件日常换洗衣服,几乎没有其他物件。

  “因为我没准备在杭州待多久啊。”李天天笑着说,“当时打算是,在这里注册个公司,做几个月,就回北京。”

  然后,到了杭州,李天天坦言,跟杭州人尤其是杭州政府打过交道后,就再也不想走了。一年后,他把哈尔滨的家人也接了过来。

  市科技局一位老领导的知遇之恩

  这一年里,时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徐土松的帮助,是促使李天天留下来的一大原因。

  刚到杭州,李天天把丁香园办公室安在了张进的出租房内,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卧室,两台电脑是所有办公设备。

  3个月后,一个偶然机会,徐土松听说了丁香园这个项目。“他觉得这么优秀的企业应该扶持一下,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在杭州市科技局的五楼租借了一间只有70平方米的办公室。”

  这件事情,让他颠覆了之前对政府的认知。“我根本不认识徐局长,从没打过交道,也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但他对我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外乡人’能够施以援手,更加坚定了我在杭州落户发展的决心。”

  昨天下午,我们也联系上了徐土松。

  徐老已经退休在家,他说,这件事情如果不是李天天提起,自己早就淡忘了。“没想到这点小事,他还记在心里。更没想到的是,这点举手之劳,竟然会影响到一家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认识。”

  谈起12年前的丁香园,徐老说,“当年,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深,这个创业团队不容易的。”

  “凭我的判断,他们做的事情,总有一天,是有大价值的,因为大家是有这种需求存在。”

  徐老说:“企业不管大小,税收多少,只要活着,就在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把社会经济发展当做前进中的列车,别忘了,企业是发动机。”

  前天的文章里,李天天特意提到了徐老,并把文章转给了徐土松,并留言“不忘徐局的知遇之恩。”

  最困难的时候企业去融资

  材料递上去想不到8天就审批出来了

  丁香园现在的总部,在滨江区江虹路上的上峰电商产业园,从科技局办公楼到现在这个地方,中间搬过3次家。最让李天天难忘的,搬到盾安大厦那次,“我们算着时间搬家,一直到租期结束的最后一刻,就是为了不浪费租金。”

  落户滨江后,滨江区政府给了丁香园一系列政策福利。

  “比如房租、人才落户等方面,都有优惠,现在我们很多同事还住在滨江区提供的人才公寓里。另外,在外汇登记、政府备案等程序上,也给了很多帮助。”

  “外汇登记、政府备案,说起来只是一句话,做起来很繁琐。做企业的,不太擅长这些事,滨江提供了一体化服务,让我们一个窗口就搞定了。”

  有一件事情,李天天印象深刻。

  2010年刚搬到滨江时,去滨江行政大厅办一件什么事,当时材料没有带全,办事人员把他的材料收下来后并告诉他,程序会正常走,不会耽误他的时间,但缺少的材料要尽快补齐。“那个工作人员还把我缺了什么东西,一一写下来给我了,很细心。”

  2008年,是丁香园最困难的一年。眼看公司的资金链就要断掉,他和两位创始人将自家值钱的资产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百万元维持公司运营。

  当时,有一些投资人与丁香园接触,想要投资。“但由于丁香园是境外股权结构,外汇进来手续还挺繁琐的。同时,一年期的银行贷款马上也要到期了。那段时间,我们几位创始人如坐针毡,但也无计可施,只能把审批材料按要求递交上去,继续等消息。”

  让他没想到的是,从公司开始整理资料递交给杭州外汇管理局,到最后DCM中国投资的A轮200万美金入账,只用了18天时间,实际的行政审批只有8天,整个过程顺利得令人难以想象。

  2015年,丁香园开始筹建丁香诊所,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筹建线下诊所此前从未接触过。在这个过程中,滨江区委、社发局、环保局、招商局、街道办等工作人员做了很多工作,区里为此多次召开了座谈会,邀请相关单位出席共同讨论,社发和环保部门还配合丁香诊所做了周围小区的民意调查,并表示:“只要手续齐全、流程合规、人员资质合法,就没有理由拖延不批复”。

  今天,丁香园在杭州已经成立了两家全科诊所,经营状况发展非常出色,周边居民口碑非常好,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协助。

  滨江:政府是鞋,企业是脚 让脚好走路,努力造好鞋

  近日,2017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果公布,高新区(滨江)共398家企业通过认定,目前,滨江已有700家高新企业。

  钱塘江南岸的滨江,正在重构着一个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诞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恒生电子等行业“巨头”,而权石科技、米趣科技、维灵信息等朝气蓬勃的“小年轻”们,也正马蹄疾驰,朝着前面的“巨头”们前进。

  滨江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比喻成“鞋子”和“脚”:政府好比是鞋,企业好比是脚,脚长了,就要换合脚的鞋;鞋好不好,脚最知道;脚好不好,鞋很重要。

  为了让“脚”好好走路,滨江做了不少好“鞋子”。

  除了房租补贴等,李天天提到的初创企业遇到的办事繁琐、没有资金等棘手的问题,滨江也在想方设法解决。

  办事不繁琐。去年3月,滨江的商事制度改革又完成一次大升级,发出第一本“1+X”多证合一执照。

  “1”,指的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保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涉及企业开办的必备事项。“X”指的是其他与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审批有关的事项,需要企业在开始经营之前去各个部门办理完成。

  “1+X”的推行,让企业办事更加省事。而“最多跑一次”,也正在杭州扎实有序地推进中。

  最让人头疼的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坐落于海创基地内的六和桥孵化器,隔江正对着六和塔。在滨江海创基地这个“杭州最像硅谷”的地方,大概每周四都会有一场“路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项目和风投牵起手来。

  另外,滨江很受欢迎的“5050计划”,也做了修订突破:不再限制人才海外背景,没有留学深造过的国内高材生,也可以纳入资助范围;而且“有能力”比“有学历”更重要,有经验者会成为重点资助对象。

标签: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科技局;审批;杭州人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