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年味最是故乡浓
2018年02月15日 08:01:35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者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归乡人,中国年。乡情,是春节最珍贵的年味。

  从遥远的非洲喀麦隆到钱江两岸,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对故土的眷恋,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集体发酵。我们用温暖的文字,记录下这浓浓的亲情和年味,听一听熟悉的乡音,叙一叙不变的乡情。

  喀麦隆:身在异国心在家

QQ截图20180215074046.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覃子烜)“喂,是汪工吗?明天的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兄弟们辛苦了!我代表公司项目部向你们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开心安康!”2月14日,浙江交工集团喀麦隆道路项目经理王辉明拨通了留守在当地的项目部总工程师汪立志的电话。

  上周,常驻喀麦隆的王辉明3年来第一次回杭州过春节,但他仍然惦记着远隔万里坚守岗位的兄弟们。王辉明说,今年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留守在喀麦隆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有21人,他们建设的项目是喀麦隆东部省会城市贝尔图阿连接中非和刚果(布)边境的主干道。

  “年夜饭菜肴很丰富。我们准备了肉类、鱼虾类和蔬菜。”电话那头的汪立志说,“为了这顿团圆饭,厨师早就开始忙碌了。”

  “饺子我们自己包,菜品花样多,尽量照顾来自国内不同地方的员工口味……”安全科副科长袁辉抢过电话开始滔滔不绝,这个春节是他在海外度过的第5个春节。“大伙对这里已经习惯了,就是想家……”说到这里,袁辉有些哽咽。

  “快过年了,大家都开心点,开心点!”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电话那头传来,“王经理,等明天吃完年夜饭,我们要到离项目部最近的小城巴图里,和家人视频聊聊天,向远方的亲人拜个年。”这个声音来自首次在海外工地过新年的安全科科长竺培挺。由于项目部驻地没有网络,手机只有2G信号,微信语音和视频无法使用,前几天项目部已决定,除夕安排车辆到巴图里,一解大家的思乡之情。

  “春节期间还有哪些活动?”王辉明问。

  汪立志说道:“活动还蛮丰富的。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3天都有安排:正月初一,项目部党支部要在‘海外党支部活动室’组织联欢活动,邀请当地村民一起过中国年。正月初二,我们要到附近小学慰问,给学生们带去笔记本、圆珠笔等学习用品,与他们分享中国新春的快乐。正月初三就要开工了。”

  去年2月,浙江交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着“筑梦筑路”的初心,开进了旱季漫天黄土、雨季坑洼泥泞的施工现场。经过一年艰苦的前期准备,已完成地形测量、营地建设、地表清理等工作,道路预计于2019年喀麦隆举办“非洲杯”足球赛前通车。

  杭州:四代同堂话变迁

QQ截图20180215074056.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李凌婧 郭柳含) 2月14日,杭州大街小巷年味正浓。家住江干区三新家园的周国华忙着整理年货、打扫卫生。今年亲家要来过年,加上自己的父母、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他要准备一个“十口之家”的年夜饭,但周国华却忙得满心欢喜:“做梦也想不到,当年我们这些滩涂上玩耍的农家子弟,有一天能过上CBD里的幸福生活!”

  周国华家所在的三新家园小区,距离杭州市民中心不到10分钟车程。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这里是一片滩涂和菜地,潮来泪汪汪,潮去泥巴浆:“我父母就是第一代垦荒者,当了一辈子菜农,生活条件很艰苦。”周国华80多岁的老父亲记忆力很好,他指着杭州新传媒产业大厦说:“那里原来是我们的菜地,老房子就在边上,是两间平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家的日子慢慢好起来,小平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房。头脑活络的周国华先是开出租车,后来看四季青服装市场兴起,又买了个商铺,“光这一间铺子出售就挣了上百万元。”周国华颇为满意地说。

  迈入新世纪,杭州提出“城市东进”口号。城市的变化之快,让周国华目不暇接。菜地越来越少,高楼越来越多。直到他们家也拆迁了,住进了三新家园近200平方米的跃层。“不仅小区干净漂亮,而且家对面就是大商场,要什么有什么。”用周国华老父亲的话说,“真的是过上了人间天堂的好日子。”

  周国华女儿大学毕业后,周家心心念念的就是让她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我对女儿说,这是杭州的CBD,城市新中心。”结果,女儿如愿当了江干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还生下一儿一女。周国华觉得人生圆满了。

  听说亚运会之前,杭州还要开通好几条过江通道。周国华满怀期待:“我们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什么大规划,但相信只要路通了,来往方便了,钱江两岸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温州:村民众筹百家宴

QQ截图20180215074108.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邵晨婵 周琳子 通讯员 黄伯希 李望) 灯笼高挂,彩旗飘扬。春节临近,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深龙村格外热闹,千余名村民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团聚。128桌酒宴沿街摆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大餐、聊家常。浓浓的年味,撩动着归乡人对家乡和家人最深的情感。

  深龙村地处永嘉北部山区,全村1900余人,有近1400人在外打工或经商。“远在千里之外的村民,一到年关就格外想家,盼着和家人朋友团圆。”深龙村党支部书记赵松有感慨道。于是,众筹办一场百家宴的想法在乡亲群里萌生了。金国鹏家认6桌,潘剑彪家认5桌……在名为“回深龙吃团圆饭”的微信群里,乡亲们自发“接龙”,不到10天时间,128桌酒席就被认领完毕。

  早上7时,村民们就忙活开了:后勤组打扫街面卫生、摆放桌凳,厨房组从各自家里搬来食材,备料、摆盘、掌勺……土灶里,柴火烧旺了,大块猪肉在锅中翻滚着,满街飘香。下午2时,还没等上菜,乡亲们已经围坐在桌边闲聊开了。

  “好多年没这么热闹过了。有这么多人陪我一起过年,怎么能不高兴啊!”村里的独居老人潘松林激动地说。

  随着一声洪亮的“开席”声,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炒面率先上桌。红烧田鱼、冬笋番薯糕、子弹豆干……12道当地特色菜轮番登场,刺激着大家的味蕾。“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只有在家乡才吃得到!”30多年没回过老家的叶颂国感叹道。

  嘉兴:新春酒席大瘦身

QQ截图20180215074118.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顾雨婷 县委报道组 张文燕 通讯员 陈佳伟) “把酒宴办到村里的家宴中心,经济实惠还方便。”2月13日,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大云村村民许瑞明办了场搬家酒,请了15桌亲朋好友,平均每桌菜价不到一千元。

  每逢红白喜事,农村不少地方总要办酒席,讲排场比阔气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自从各村陆续建成家宴中心,文明节俭的新风吹遍大云镇。春节将临,正是村里办年酒请亲戚吃饭的高峰期。2月13日一大早,40岁的钱志良就在大云村家宴中心的后厨忙活开了。洗菜切菜,核对菜单,当了20多年乡村厨师,钱志良在大云镇几个村的家宴中心都掌过勺,对操办农村宴席经验丰富。

  “今天这场酒席,要是办在饭店里,价格起码翻一番。”钱志良拿起菜单算了一笔账:冷菜热菜再加点心水果,一共24道,平均每道不到50元。

  按照嘉善本地办年酒的风俗习惯,中午和晚上都要设宴款待宾客,农村人好面子,不爱打包,吃一半倒一半是常见的现象。可记者走进大云村家宴中心,敞亮的宴客大厅里流水席不断,一桌桌酒席菜式精致,丝毫不输大饭店。后厨忙而不乱,桌上见不到多少剩菜。“我们对主动打包行为给予打九折奖励,鼓励光盘行为。”大云村党总支书记陆万忠笑着道出“秘诀”。

  眼下,大云镇各村的家宴中心年酒宴席预订红火,从大年初一排到了大年初十。

  绍兴:祝福声中迎新年

QQ截图20180215074128.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阮帅)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对祝福这一独特的绍兴民俗有着生动的描写。上敬于“天”,下立于“地”,绍兴年末的“祝福”仪式,反映了人们渴求平安和憧憬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景。

  “前双盆村,献福礼:元宝肉;皇甫庄村,献福礼:羊;安桥头村,献福礼:红烧鱼……”近日,在绍兴市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孙端镇安桥头村,一派红火喜庆的景象。孙端镇首届“鲁迅外婆家”祝福文化节在此举行,以隆重的祝福活动,还原具有浓浓绍兴年味的年终盛典。

  在村里文化长廊边的小广场上,首先举行了一场热闹而隆重的祝福仪式。一张方桌置于中央,上面整齐摆放着陶瓷小酒杯、筷子等,在主持人的宣诵声中,附近各个村的代表分别上前敬献福礼,祈福来年安康。随后,一支游行队伍出发了,身着红马甲的成员在舞狮队的簇拥下,敲锣打鼓沿着村子环游,将喜庆带到村庄的角角落落。

  “这里是鲁迅外婆家,也为鲁迅笔下许多人物和场景提供了原型。”孙端镇安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宣德明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推出“鲁迅外婆家”这张金名片,进一步发扬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绍兴本土风情,为人们带去喜庆。

  金华:家乡油画最动人

QQ截图20180215074136.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贤君 通讯员 成超 市委报道组 王寅锋) 除夕前一天,金华兰溪西门城楼广场上挤满了人。“守、忆、望”——唐向东油画作品展在这里展出。一幅幅描绘兰溪古城风貌的油画,勾起了很多市民的回忆。一幅长达18米的兰溪古城巨幅画卷及其218米长的放大版本,分别悬挂在广场和古城墙上,引得大家纷纷驻足。

  2月14日一大早,88岁的陈秋良就拄着拐杖赶来看画展。“我在兰江边生活了80多年,看着兰溪古城一点点发生变化。通过这些油画作品再现古城旧貌,真是难得。”陈秋良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作品展共展出了60幅油画作品,均以兰溪古城、商埠、码头、老手艺、兰溪民俗文化等内容为素材创作,在新年之际让兰溪市民重温对古城的记忆。

  这些油画作品的创作者是兰溪籍画家唐向东。他介绍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兰溪市志办提供的资料中看到一组老照片:老城墙、老码头……从中可以看出兰溪当时商贸繁荣的景象。唐向东决定用手中的画笔来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兰溪昔日的繁荣景象。

  曾住在兰溪老酒厂附近的傅氏四姐妹,一起相约来看油画展。“我们从小生活在这一带,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虽然好多老房子、老建筑已经改变了模样,但这一幅幅油画作品,还是勾起不少儿时记忆。”四妹傅雅瑜说,这个新年过得特别有意义。

  衢州:趣味运动过大年

QQ截图20180215074148.png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邵倩 县委报道组 钱李源) “一二!一二!”2月13日下午,沐浴着暖阳,衢州市常山县青石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热火朝天。“耶!好!”伴随着一阵阵欢呼声,砚瓦山村获得了本次青石镇农民运动会拔河比赛的冠军。除了砚瓦山村,还有来自澄潭村、桥亭村、江家村等行政村的18支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拔河、挑夫竞速、盆景制作、趣味篮球等9个比赛项目。村民们用带着乡土味的比赛方式,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老张!该你上场了!”来自澄潭村的张志祥今年60岁,种植胡柚已经整整40年。他挑着一担80斤的胡柚准备参加“挑夫竞速”,全程往返50米,老张只用了47秒。“比赛的胡柚都是我们挑过来的,2017年的胡柚行情好,卖到2元一斤,比前一年翻了一倍多。”老张笑着说。

  这边的比赛人声鼎沸,另一边“盆景制作”现场却格外安静。几位农民一手持镐,一手握草,神情专注地围着石头敲敲打打,1个小时后,原本光秃秃的石头变成了绿趣盎然的盆景。“我从20来岁起学做盆景,这次很荣幸能代表村里出战。”45岁的砚瓦山村村民汪秀红乐呵呵地说,这些年青石镇的石产业发展很快,还入围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如今,参加农民运动会已成为常山农民喜迎新春的新风尚。今年,常山县14个乡镇(街道)的农民运动会将在春节前后陆续进行,各乡镇(街道)选拔出排名前两位的村代表队,参加3月1日在常山举行的终极角逐。

标签: 浙江;绍兴;春节;家宴;酒席;鲁迅;杭州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