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今浙江已有255人实现遗体捐献 登记者逐年递增无语良师,你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吗?我们都应向他们致敬!
在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群人,生前他们便签订了一份“协议”,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医学界尊称他们为“无语良师”或“大体老师”。
昨天上午,在杭州师范大学校园内的“无言师碑”前,医学院300多名师生手持黄菊花静静伫立,表达敬意与哀思。这块碑上刻了74个名字,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老党员的无私奉献 让患者重见光明
刻下一个名字,只需要十几分钟,但作出一个捐献的决定,并不那么容易。在上午举行的纪念活动中,捐献者家属谈起捐献的过程,勾起了无数回忆。
“父亲是我们家的光荣,是我们的英雄。”陶洪女士缓缓地说,神情一脸凝重,提起父亲陶如喜,声音开始哽咽。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一身正气凛然,在遭遇交通事故后,女儿遵循了父亲的遗愿,将他捐献给杭师大医学院。
令陶洪女士热泪眼眶的是,父亲的眼角膜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
“我父母说,人走后一把火烧了什么也没了,遗体捐献不是更有价值?”捐献者周世勒和刘月辉的儿子周刚感慨地说。
周刚的父母于2016年10月和2018年2月先后去世,作为家属,周刚兄弟俩最终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将父母遗体先后捐献给杭师大医学院。
捐献者家属张巧英和李一清不约而同地呼吁:“社会应该肯定宣扬这种美德,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体捐献,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
儿子是医学生 他也要为医学奉献自己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到目前为止,捐献者的基数并不是很多。昨天的缅怀活动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是杭师大医学院一位医学生的父亲吴先生。
早在四五年前,宁波的吴先生就在捐献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而他的同事、朋友都还不知道这件事,“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所以我想低调地处理。”说起捐献,吴先生坦言,这跟他丰富的工作经历有关。他是一名公务员,曾做过残疾人帮扶工作,也曾到农村锻炼过,深深感受到基层老百姓对医疗的渴求。
但真正触动他的,却是媒体的一篇报道。2015年,他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报道,西安交大一名法籍教授将遗体捐给西安交大医学部,“一个外国人肯将自己的身体捐给中国医学做研究,作为无神论者的我,为何不参与这么有意义的事呢?”吴先生和爱人几次沟通后,一起做了遗体捐献登记。
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的吴先生,对杭州这座迷人的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再加上儿子在杭师大读书,就决定将自己捐给杭师大医学院,为医学教育奉献自己,“希望学生通过医学的学习,救治更多的人。”
255人实现遗体捐献
自愿捐献的人逐年递增
对于遗体捐献者来说,眼角膜的去向是眼科医院的眼库,遗体的去向是医学院校做教学标本。
坤坤(化名),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大二学生,上大一系统解剖课时第一次见到遗体。“大体老师存在冰柜里,看上去是黄褐色的,应该是用福尔马林等处理过的。”
其实,遗体在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先进行洗消、防腐、固定处理。“这个时期需要一年,接下来才是在教学科研使用。”杭师大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楼佳庆说,为了表示尊重,上课时学生一定要装束郑重,不能言行嬉戏。至少三年后,待遗体使用完毕,由医学院实验室负责送去殡仪馆火化,依照亲属的意愿,安置捐献志愿者的骨灰。
目前,在杭师大医学院递交遗体捐献登记表的志愿者共有331名。“志愿捐献的人数在逐年增长,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今天来签订捐献登记表的,就有我校毕业校友捐献志愿者的大哥、女儿等,也有志愿者互相介绍后,主动填写志愿表。” 楼佳庆说。
2010年以前,捐献者较少。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现在医学院每年接收的遗体有几十位。杭师大医学院作为杭州市红十字会的授权单位,是杭州市第一家授碑,具有接收遗体资质的单位。目前,浙江共有7所医学院有这样的资质,如浙大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
据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至2017年底,浙江有850名器官捐献者,挽救了2500多人生命。2016年启动志愿捐献遗体工作以来,目前已有255人实现了捐献。他们生前来自各行各业,身后都以“无言良师”的身份,对医学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世间留下了更多生的希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