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平均候车时间12分钟 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5%
高新区(滨江)迎来区域公共交通改革“大变局”
2018年06月21日 08:26:59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王紫微 通讯员 金虞聪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高新区(滨江)公共交通发展迎来重要“节点”——今年,《杭州市滨江区深化区域公共交通改革实施方案》已完成编制,正式落地实施。按照该改革方案,将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定制公交、公交场站、公共自行车等5大方面实施,努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

  “今年是落实区域公共交通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高新区(滨江)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争取在2018年底,基本实现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达38%,公交车辆万人标台数达12.5,平均候车时间12分钟,线路平均首末班时间15小时,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5%——这组数据落实于直观感受,就是要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滨江人公共交通出行更方便、更顺畅。而对滨江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来说,以此次区域交通改革为契机,也将进一步加快融入杭州主城区公共交通网络大格局的脚步。

  “公交+地铁”,公共交通网络再优化

  今年春天开始,长河街道阳光家园区域的市民有了出行新选择——调整后的137路可以从长河湘滨路公交首末站一线直达江陵路地铁站。对阳光家园——滨江体量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院来说,老人出行和家属探望都方便多了,另外周边还分布着一些过渡房小区。

  与此同步调整的,还有355路公交车的线路。新线路一路串联起了物联网科技园区内的写字楼,最终与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实现衔接换乘。诚高大厦、大华江虹国际创新园、智慧e谷、芯图大厦、海康威视大厦、聚光中心……这些滨江创业者扎堆的地方,再也不是公交网中的“盲区”了。

  “一趟公交车要等三四十分钟”、“高峰时段根本挤不上公交车”——早在七八年前,在不少杭州本地论坛上有时能看到这样对滨江公交的“吐槽”。而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这也是近年来滨江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去年,高新区(滨江)新增公交线路3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条;今年计划再新增3条公交线路,优化6条公交线路,“今年3+6的计划,目前已经实施了1+5条线路。”高新区(滨江)住建局建设科科长王明德介绍。

  向城而生,一直是滨江不变的内在发展基因。公交线路的一次次优化调整,可以说,也是滨江城市发展的直观“见证”。以今年新增的402路为例,就连接起奥体板块、星光大道板块、滨安路科技园区、滨江宝龙城板块、滨盛路彩虹城区域及一桥西板块。

  “我们在优化局部线网时,一方面会考虑居民的生活出行需求,另一方面也关注未来产业布局,力争实现覆盖重点区域,强化支线配套,尤其是重点加强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方案。”高新区(滨江)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今年地铁4号线全线通车,在滨江段就相应调整了4号线公交接驳线路,新增了326B路公交车,加密了172路公交车的班次等。同时,地铁站附近还配建了8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更好地实现与地铁站点的交通衔接。

  正在对外公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分区规划(2017-2020年)(草案)》显示,未来三年内,滨江的交通会越来越完善。在已批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轨道线网基础上,对轨道线网进行加密,改变“北密南疏”的轨道布局,加强滨江区南部,尤其是白马湖区块与中心城区及相邻城区的交通联系,均衡线网布局,优化完善全区轨道交通设施。

  奥体板块首试公交场站“综合开发”

  钱塘江畔,“大莲花”和“小莲花”已然成为滨江新地标——一支“大莲花”是杭州奥体中心的主体育场,2022年将在这里举办第19届亚运会,另一支“小莲花”是奥体博览城网球中心,即将迎来201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

  在未来的出行“热门”区域,公共交通配套如何建设?在奥体板块信达地块,高新区(滨江)首次试点了“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在奥体区域信达地块请项目方代建一处公交场站作为公交枢纽,并计划在建成后,布置5条公交线路。“这个项目位于奥体博览城的核心位置,采用这一模式的好处是,既能够高效集约地利用土地,又能够保证公共交通配套建设。”高新区(滨江)住建局相关项目负责人说,这也为下一步推进滨江公交场站建设开发提供了经验依据。

  据了解,自2009年启动“公交建设年”以来,高新区(滨江)共完成260座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改造,目前共有钱江湾花园、南环、滨文、东冠、长河、滨盛路、江汉路等7座公交首末站,另有钱塘江大桥、复兴大桥、西兴大桥共6座公交中心换乘站。接下来,滨江还将积极配合市公交集团协调开展江汉路公交中心站、长河公交中心站、西兴公交中心站及浦沿公交枢纽站等公交场站建设的相关工作。

  对未来的出行“热门”区域,滨江也在提前布局。根据区域公交改革实施方案,针对白马湖、奥体区块、智慧新天地等新开发建设的区域,以及部分新建安置房区域的公交建设滞后问题,未来都将重点实施解决。

  定制巴士接驳“最后一公里”

  最近,地铁1号线滨和路站附近的公交站台上,多了一块醒目的红色站牌——这是“网易家的心动巴士”,目前一共开通了7条线路,上班早高峰从地铁口发车到单位,下班晚高峰发车到地铁,以“定制公交”的模式接驳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网易员工。

  坐地铁上下班,出了地铁口,还要走十多分钟的路程,才能到公司或是到家,如果天天这样,那可太累了!

  高新区(滨江)正在筹划试点的“定制公交”模式,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某些有地铁接驳但又无法衔接到“最后一公里”的区域,开通“定制公交”,让“上班”和“回家”这两件事的愉悦感倍增。

  “我们前期对滨江的企业展开了大量走访、调研。根据初步统计,滨康路以西沿线企业,大约有3000多人购房、租房在萧山的闻堰、义桥区域,员工们的日常通勤出行需求很迫切。”高新区(滨江)住建局的工作人员说,近期滨康路—萧山闻堰、义桥的定制公交线路就会开通试运行。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还会继续深入推进定制公交及社区微公交建设工作,在市公交集团与有通勤需求的滨江企业之间搭建平台,加大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未来,还计划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让“定制公交”更智慧,满足更为个性化的公交需求。

标签: 交通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