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不出社区办好了老年优待卡 “就近办”,这次真的近了
2018年07月19日 09:13:37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黄洪连

  民情陪跑员、人大代表张仲明正在了解骆家庄的“就近办”。扫描AR图片,了解体验过程。

  司春华 摄影/视频 叶丛 制图

  7月30日即将过70周岁生日的骆家庄东苑滕阿姨,昨天上午兴冲冲地走进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递上身份证和证件照,申办老年优待卡。

  窗口核对身份、盖章制卡。2分钟后,工作人员把制作完毕的老年卡,现场递给了滕阿姨。“今后你进出杭州的公园都是免费的。凭这个优待卡,还可以办理公交老年免费乘车卡,用的地方比较多,您记得一定要放好。”

  “蛮好蛮好,我是喜欢出去走走,享受一下生活嘛。”身体健朗的滕阿姨,上周刚和老伴从西双版纳旅游回来,这周就接到了社工主动打来的电话,告知她符合资格、可以申办老年优待卡了。

  “大姐你身体蛮好?不会有高原反应呀?”来自“民情陪跑团”的市人大代表、灵隐街道社工张仲明笑着问。

  张仲明陪同滕阿姨体验了一趟实实在在的“就近办”:足不出社区,能办好老年卡。

  张仲明和滕阿姨进社区看了展板才知道,几十平方米的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容纳了25项“就近办”。

  “老年卡以前是怎么办的?”张仲明询问。

  “以前?前几年是三级审批,为了方便老年人,我们社工收集齐了资料,往街道里送,街道再往区里送,卡制作好了再一级级发下来。就不说老人家跑两次腿了,社工也是跑断了腿……”社区工作人员王利芬回忆说。

  凑巧,这时滕阿姨老伴的哥哥也赶到社区服务中心来办事。“阿哥,我就问你,你以前是怎么办老年卡的?”滕阿姨问他。

  80多岁的老同志,腰背一挺,慢悠悠地回答道:“我那会儿?哎哟,记不得了,我记得好像是先坐118路公交到浣纱路附近,再走20分钟,到中河中路上的社保中心吧……来回弄个半天。”

  “现在是真当好了,跑也不用跑。”滕阿姨赞赏道。

  帮滕阿姨实现“就近办”的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是杭州市首个依托“一窗受理”平台成立的“就近办”改革试点社区,4个综合窗口,融合了人社、卫计、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的25个服务事项。

  除了部分当场出证业务外,部分多级审批的事项现在在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也能实现“一窗受理”。“比如说杭州市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人津贴’业务,老人请子女在我们这儿递资料,社区、街道和区里都是通过‘一窗受理’平台审核,谁都不用跑。审批下来了,我们给老人家回个电话,他们下个月在家等着看银行卡进账就好了。”

  目前,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辐射到了周边60余个小区近13万人口。“这些简单的业务,大家再也不用挤破头去市区两级的行政服务中心了。”王利芬说。

  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骆家庄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办件18000余件,日均办件量超过60件。今年6月上旬,在骆家庄试点的基础上,西湖区在全区铺开“就近办”,实现了“1比1”配比模式:12个街道加12个社区,也就是说,全区有24个“就近办”服务中心。

  代表观察

  市人大代表、灵隐街道社工张仲明

  “就近办”的最大优势,就是老百姓办事不用出远门。大家都知道,杭州现在停车难,所以能在家门口办事,自然不用考虑烦恼的停车问题了。我观察下来,“就近办”不仅实现了群众最多跑一次,而且为基层社工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精力。以前办事靠跑腿,现在主要靠数据来传输。

  建议杭州的“就近办”能尽快在更多地方铺开;同时,诸如交管服务站等更多高频事项如果也能尽早实现“就近办”,将会给办事群众带来更多方便;此外,如果能在每个“就近办”服务点配置自助服务机,那么居民们还能实现24小时就近办事,“就近办”的意义就更大了。

标签: 就近办;骆家庄;张仲明;阿姨;老年;民情;社区;市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