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科幻与现代生活有着怎样的连接?博士姜振宇杭州开讲
2018年08月19日 07:43:0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蔡佳迪 朱心宇

浙江在线8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蔡佳迪 朱心宇)昨天,在“智能生活·触手可及”2018杭州智博会暨黑科技展(第二季)的滔客约会上,中国首个科幻方向博士生姜振宇做了一场题为:“科幻和现代生活”的演讲。

什么是“现代生活”?是不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过上“现代生活”?在偏远一些的地方,科技、科幻是不是照样有影响?科学和科幻之间有怎样的连接?

姜博士分享了他的一些思考,而这一命题,也吸引了大批听众早早就到现场占了座。

以下是讲座的部分实录。

科技重新认知世界后,有了科幻

科技,science and technology;虚拟,fiction,它还有一个意象叫作科学幻想。

姜振宇在大屏幕上放了一张图,看上去一片漆黑,只有一个小亮斑。

1977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旅行者一号宇宙探测器,它从地球发射出去,大概用了3年左右,完成了探测木星、土星的任务,之后一直向外飞,现在已经快到太阳系边缘了。科学家给它设定的工作年限是2025年。它具体会飞到什么地方,遇见什么东西,谁都不知道。

但1990年的2月14日,在天文学家、行星学家、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卡尔·萨根建议之下,科学家把探测器上的摄像头调转了180度,往来的方向拍了一张照片。就是我们看到的这张,也就是说,它拍的是地球。

这肯定不是科学家想做的事——科学家要探测宇宙,要向前看。卡尔·萨根是一个科普作家也是科幻作家,他建议拍这张照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我们人类有生之年都到达不了的地方,在太空当中,回过头来看看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这是科技带来的一种对于视角、对于世界观的全新认知角度,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科幻’”。

最早的科学,让诗人率先觉醒

人类的科学,从1666年开始。

在还没有科学这个说法的时候,哲学是最具理性思维和认知代表的一个学科。关于人类从哪里来,叫心灵哲学;探索自然界的,叫作自然哲学。自然哲学之后,就有了科学。

牛顿是第一个科学家,也是最后一个炼金术士。牛顿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带来的一些变化是很震撼的。

他有一个出名的光学实验,叫作三棱镜实验。他把一束白色的光投到镜子上面,就能看见彩虹。

在牛顿做这个实验之前,彩虹是什么?是传说,是诗歌,是想象力。在这个实验之后,彩虹就变成了一种知识了。这也让很多人觉得,之前写的那些彩虹诗是不是都作废了?因为把彩虹单纯当成是一种想象力的时候,基础就错了。

这个反思带来的变化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诗人对于科学抱有极大的热情。这种热情大概延续了150年左右,所有诗人都必须先成为科学家,才能够写诗歌。

科学发展到某个阶段,有一个叫雪莱的诗人放弃了。他说:“科学的种种发展,有时候会超出我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吸收能力。”这句话其实就一个意思,“我真的学不会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雪莱的夫人、作家玛丽·雪莱开始动笔:“我们写点科幻玩吧。”这话当然不是她自己说的,但确实,人类有科幻这个概念就是从玛丽·雪莱写的第一部小说《弗兰肯斯坦》开始的。

科幻的意义在于能预知科技

《弗兰肯斯坦》,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拼出了一个怪物,弗兰肯斯坦是科学家的名字,怪物没有名字。

为什么要强调它有没名字?命名,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行为。给一样东西起名字,意味着把它放到了生活里,给它一个定位。但在玛丽·雪莱的年代,造出这样一个怪物,她基本上是排斥、恐惧、抗拒的态度,所以她拒绝命名,这在当时是特别有标志意义的举动。

机器人的形象在一步步发生变化。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机器人,基本上都挺吓人的;到了70年代,机器人变成了一种工具;《终结者》里面的机器人就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杀手形象;1999年的《机器管家》,机器人和小女孩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一点距离,但是已经比较接近了;到了2008年的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瓦力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形象;而2014年《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出现后,主人公小男孩就是一个被大白拥抱、安慰、守护的人了。

这时,《弗兰肯斯坦》里那种机器人可怕的形象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期待的机器人形象一定是大白这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成了我们精神上的寄托。

所以,人们对机器人的态度,基本经历了3个阶段:

最早的时候,我们很怕它;后来我们把它接纳了,给它一个定位——工具,或者是杀人机器,或者是警察之类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到了大白,已经变成一种人类精神上的依赖了。

我们今天讲的机器人,外形比较接近人了,但基本都停留在第二个阶段。那些跳舞的小机器人、读故事的小机器人,主要还是现代生活的补充,不至于让人到依赖的程度。

我们依赖什么呢?手机、电脑。这种依赖是不能被禁止的。这个过程用了多少年?不过是五年、十年。

但机器人的变化经历了200年。

今天新的科技产品与人的亲密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比如AI,我们现在很担忧,霍金提出:有一个奇点要到了,机器人马上要统治人类了。这其实是处于第一阶段,到了某个阶段,AI肯定会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到下一阶段会成为我们情感投射的一个对象,这时我们会依赖它。

科技可能会重构我们的意义系统,而科幻帮助我们预知这个意义,科幻永远走在科技前面,提前讨论这些东西。

科幻已经考虑了200年了,以后必然会继续考虑这个问题。

最后说一位科幻迷,他是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

在110年以前,他写了《说镭》。这个时候居里夫人发现镭才一年左右,连镭这个字还没有,鲁迅原文里用的是“鈤”。

1903年,20岁出头一点的鲁迅觉得写与科普相关的小论文还不够,就去翻译。他翻译了《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1907年他翻译了《造人术》。在鲁迅的《月界旅行辩言》中有一句话讲:“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他把科幻小说放到引领社会进步的高度上,这样的说法已经很科幻了。

科幻作品自诞生以来,就是被置于理解科技的意义和审美的角度来操作的,这是我们今天重新讲“科幻有意义,科技有意义”的基本背景和目的。

W020180818557643757024.jpg

W020180818557643968464.jpg

标签: 科幻;机器人;生活;认知;科学家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8192876274005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