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湖苏沪铁路、杭衢铁路全面开工……浙江一大批利好来啦!
2019年06月27日 08:19:04 来源: 浙江发布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浙江有哪些措施?

  建立补短板重大项目储备库

  建立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各领域补短板项目申报由项目业主提出,经设区市政府确认、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纳入项目库管理。

  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项目投资一般在5亿元以上,农业农村等其他领域项目投资一般在3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地区、海岛地区项目按照0.7系数标准把握。

  制定补短板重大项目清单

  重大项目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列入清单内的项目应符合政策导向、纳入规划或明确建设任务,并按规定完成相关前期审批手续、纳入国家或省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

  加强补短板重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

  加强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对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地区、海岛地区70亿元以上)的跨省域(设区市域)的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能源设施、水利工程等重特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国家和省按项目立项层级分级保障,可统筹使用省预留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给予支持。

  对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补短板政策支持。

  加大补短板重大项目金融支持力度

  加强银行和项目对接,加大对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在严格解除违法违规担保关系基础上,对已签订借款合同的必要在建项目,应依法合规保障融资,避免出现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鼓励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转为合规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方式开展后续融资。

  发挥省属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

  省属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港航、能源、水利等领域,切实承担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责任。

  不断提升省属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对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融资及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深化投资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深化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改革。加快“标准地”改革扩面提升,提高“标准地”供地比例。

  全力打造投资在线平台3.0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最大程度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

  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积极性

  继续在交通、污水处理、油气、电信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PPP项目,推进杭温铁路等示范性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学前教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供给,依法合规参与污染防治等领域项目建设。

  规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有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采取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将回收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

  依托各类产权交易平台,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基础设施项目交易平台,拓展基础设施项目转让交易方式和退出渠道。

标签: 重大项目;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湖苏沪铁路、杭衢铁路全面开工……浙江一大批利好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