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垃圾要分类、称重 数据纳入考核
这所小学引入环保科技设备 用“1+6”方式影响更多人
2019年09月18日 08:06:14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王洁

  今年8月,杭州开始全面打响“垃圾分类”这场硬仗,目标是打造全国样板和标杆,探索实践“杭州模式”。孩子们已早早行动起来,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的学生,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始了“垃圾分类”进校园,不仅分类做得好,还做到了垃圾减量。

  在长寿桥小学的各个校区,都有一个富有童趣的垃圾屋。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徽章,同学们在投放垃圾时,只要拿着徽章扫码,就能打开这个智能垃圾箱,屏幕上还会显示重量,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哪个班的垃圾减量工作做得好一目了然。

  早在2013年长寿桥小学就开始尝试垃圾分类,通过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校园活动等多形式开展。“不仅要学会垃圾分类,还要努力做到垃圾减量,尽可能减少垃圾产生,才能有效改善环境。”校长金颖介绍,在开展垃圾减量活动前,有班级一周的其他垃圾量达到4827克,经过师生努力后,这个班的其他垃圾总重量减少到一周819克,是原来的1/6。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垃圾减量效果显著,这个学期开始在全校铺开,并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纳入学生和班级期末考核。学校还设立了垃圾分类监督岗,让垃圾分类变成自觉行为。节假日,同学们会变成家里垃圾分类小小监督员,自制分类垃圾桶,记录自己家庭垃圾分类情况,督促家长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减量”行动,是长寿桥小学“1+6”德育活动的缩影。2003年以来,学校凭借切口小、意义深的“携手1+6”活动载体,用孩子“1”的力量影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不断开发“携手1+6”活动新内容,如“环保进万家”“文明进万家”“甲流不进家”“控烟进万家”,这些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影响着长寿桥小学的学生及家庭,也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共鸣。学校还依托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结合1+6特色重构校本德育课程内容和活动序列,探索德育新路径。

  “我们将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内容整合进来,每学期1到2个课时,从而真正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金颖说,德育不能“风过无痕”,必须要坚守,所以学校还开展了中长周期的德育活动,在选定一个主题后,进行学科整合、活动设计、团体文化、实践、管理实施、协同六个维度进行体系化开发,把多种学习方式整合起来,从而真正打造“走心”的德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提升整体素养。

  文明校园评估组点评

  长寿桥小学的垃圾分类活动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垃圾减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效改善垃圾问题,且便于评价考核。“1+6”德育品牌则充分挖掘了当今独生子女家庭的协同德育功能,体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

标签: 垃圾分类;垃圾;长寿;德育;学生;小学;孩子;文明校园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9/W020190918291714499895.png

这所小学引入环保科技设备 用“1+6”方式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