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女人步入40岁之后,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莫名其妙”,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感,莫名其妙的病等等,而这一切的“莫名其妙”很可能都跟更年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年期是每个女人必经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从成熟至衰老的特殊时期,身体可能会出现1000多种不舒服的症状。45岁的女企业家,整晚整晚睡不着,吃下6颗安眠药才能勉强睡2个小时;46岁的女医生,总觉得自己心脏跳得很快,口袋里总揣着瓶速效救心丸以防万一;47岁的富太太,成了个碰不得的“瓷娃娃”,老公从背后浪漫地抱了她一下,竟然3根肋骨骨折……这些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怪病”,都是因为更年期体内雌激素欠缺。
而面对炼狱般的更年期,女性只有苦熬一条路吗?其实,早在70多年前,医学专家们就找到了雌激素补充治疗方法。正所谓缺啥补啥,在理论上说起来啥毛病没有,但事实上,不少人一听到雌激素就联想到长胖、患乳腺癌等风险而顾虑重重。
殊不知,女性在更年期后,因为代谢水平的下降,平均每年体重会增长2.5斤,且这些肉多长在腹部,而补充雌激素能一定程度抑制长胖并改善体内脂肪的分布,使女性在更年期后有更匀称健康的身材。至于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国际绝经学会在2016年时曾做出明确说明:关于雌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关系仍有争论,但应该使妇女放心的是,雌激素治疗对乳腺癌的可能风险极小,小于肥胖、酗酒、不运动所带来的风险。
据了解,人体中已知的激素有200多种,包括男性必需的雄激素和女性必需的雌激素,每一种激素都有其特异且重要的作用,在数量上不能缺也不能多。近年来,随着对更年期雌激素补充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用的时间、用量及适用和禁忌人群等都有了更明确界定。
在国外,妇科内分泌医生及其家人,几乎100%在更年期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妇产科医生及其家人,有70%会用;普通女性人群也有30%左右会用。在国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医生几乎100%用,协和的医护人员有30%~40%用,而普通女性人群仅1%~2%用。然而,用与不用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协和医院大于70岁的女性医务人员中,使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应对更年期的,80%还在临床一线工作,不使用的仅有9%在工作。因此,长期、小剂量、个体化的雌激素补充能有效、安全改善女性更年期及之后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三科主任周坚红主任医师,是国内从事女性更年期保健研究数一数二的专家,来求助于她的病患来自全国各地,多数已受更年期健康问题折磨多年。“同样作为女人,我对她们的所有痛苦都感同身受,但以过来人的经验,更年期完全可以不是一身病痛而舒服度过,关键就在于大家要对更年期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及早发现苗头,趁早干预。”周坚红主任说。
女人似水,而成就似水女人的是女性激素,是雌激素让女性拥有凹凸有致的曲线、光洁细腻的皮肤、清脆甜美的声音,更重要的是,雌激素使女人拥有生儿育女的能力、保持健康的心血管功能、强化维系美妙曲线的骨骼系统等。而当女人的身体缺少雌激素的滋养时,不一定马上就会绝经,可能在更早的时候身体就会发出一些报警信号,从头到脚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头部,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睡眠变差、情绪低落、脾气暴躁,这是因为大脑缺少雌激素后“着火了”。
第二类在胸部,主要表现为心脏难受、血压不稳定,很多人奔走于各大医院的心内科,甚至是为此去做了搭桥手术,可最后还是难受,其实是因为心脏缺少雌激素后,血管收缩,心脏缺血。
第三类在全身,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的酸痛,这也是最常见的症状,是因关节、肌肉神经缺少雌激素所致。
周坚红主任说,更年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有30%的女性可能会被更年期折磨长达30年,一般情况下,女性会在50岁前后进入更年期,但因雌激素缺乏而身体发出的警报在40岁左右就随时可能出现,如果能提高警惕,敏锐地发现,然后适当地补上,那么不仅可以舒舒服服度过更年期,而且还能延缓衰老,留住青春。
昨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钱江晚报联合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关爱女性健康公益基金、李嘉诚基金会支持的关爱农村妇女健康公益项目、浙大妇院周坚红花样年华科普讲师团队,精心制作8讲系列微课,扫一扫本版二维码,通过钱报小时新闻APP即可观看,了解更全面的更年期知识,教大家掌握流年锁韵的方法,让女性在生命的后1/3仍是一朵娇艳的花。
周坚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三科主任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更年期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
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副主任
浙江大学关爱女性健康公益基金创始人之一
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附属中国妇科内分泌分会创始人之一
省预防医学会更年期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科技厅2项,卫生厅省部共建1项等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妇产科专著《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中篇)、《实用老年妇科学》等、主编《留住女人的青春》等科普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