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去年交通事故三成与电动自行车有关
“小电驴”,如何跑得稳当些?
2020年04月08日 04:36:5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庄琪

  如果不是看到交警递上的违法记录,小陈也许到现在还把自己遭遇车祸的原因归为运气差。

  25岁的小陈是杭州一位外卖骑手,2月19日中午,他骑电动自行车在滨江区一条机动车道逆向行驶,闯红灯经过一个路口时,与一辆小客车相撞。小陈不但多处骨折,还承担了事故的全部责任。因停工、赔偿带来经济损失至少3万元。

  受伤后,小陈一直喊着“倒霉”,直到近日滨江交警大队上门宣教,看到自己最近一年来已被记下26次交通违法行为时,他才意识到,电动自行车再也不能这样骑了。

  电动自行车是杭州普及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它给大家带来出行便捷的同时,也因各种违法行为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杭州每天发生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有上万次,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也有上百起。

  今年3月起,杭州交警开始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进行为期10个月的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治理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减少它的危险?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场观察

  并非“小问题”,可能造成“大麻烦”

  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杭州城区主要路段已恢复了往昔的繁忙。近日上午,记者与杭州西湖区交警一起,来到文三路教工路口。此时正值早高峰,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自行车已排起了长龙。

  1分钟后,交警就发现一位逆向行驶的女子。“我经常是这么骑的,没想到今天会被抓住。”见到前来处罚的交警,女子感到有些意外。女子姓李,在文三路一家公司上班,逆向行驶可以让她更快地到达单位。“现在还是高峰时段,逆行更加危险。”交警对李女士进行了教育,并给予口头警告。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记者看到了多起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机动车道上,一辆电动自行车忽然从路边窜出,在汽车缝隙中左右穿行;红灯尚未结束,一位骑行者向四周观望之后,便提前“抢跑”,其他几位紧随其后;不远处的影业路上,不时出现几辆电动自行车不顾交通拥挤“逆流而上”,其他车辆不得不紧急避让……停车越线、不戴头盔等现象也不少,特别是不戴头盔的,约占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中的10%,一些骑行者将头盔放在车篮里,直到交警提醒才戴上。

  虽然存在问题,但也有令人欣喜之处:几乎所有电动自行车都挂有牌照或者临时牌照。交警表示,去年春季对超标电动自行车集中备案登记后,杭州城区无牌电动车已经非常少了。

  当天中午12时,记者与杭州下城区交警来到庆春路中山北路口。两个半小时左右,交警共处罚了23起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其中19起为闯红灯行为。这些违法者一半以上为外卖、快递骑手。“我看边上没有车,直接通过就是想打个时间差。”问起为什么要闯红灯,外卖骑手小李觉得既然边上没有车,就不会有危险。记者从交警的警务通上看到,从去年5月至今,小李被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已有12起。

  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情况,从数据中也可见一斑。杭州交警下城大队武林中队统计,从3月30日到4月5日一周,他们查处了3013起违法行为,其中90%以上为电动自行车违法;3月以来,杭州交警西湖大队文教中队每天查处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在260起以上。2019年,杭州共查处涉电动自行车各项交通违法行为135万余起,如果算上数量更多的尚未查处的违法行为,每天发生在杭州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保守估计在万起以上。

  对于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许多人深受其扰。

  在西湖区文三路教工路口,记者采访了10位机动车驾驶员,其中8位表示如果有电动自行车骑行在机动车道或者闯红灯,会对他们的安全驾驶造成干扰。“有时候开车在路上,会被突然窜出的电动自行车吓到,有一次因为电动自行车突然出现,我紧急刹车,差点造成后车追尾。”机动车司机胡先生说。

  不少行人也表示,如果电动自行车速度过快,会感觉比较危险。需要警惕的是,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很可能会给交通安全造成“大麻烦”。据杭州交警部门发布的数据,2019年杭州市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7.6%,因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29.1%。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最大的交通事故涉案对象。

  难点剖析

  高昂的执法成本和低廉的违法代价

  据统计,杭州目前共有679万辆注册的电动自行车,如果算上各种无牌电动自行车,数量更大。

  “因为数量过大,我们无法像治理机动车违法一样,治理电动自行车违法。而且电动自行车违法一般只能现场处罚,这也加大了执法成本。”杭州交警下城大队武林中队民警于之韬对记者说,他们中队总共有民警21位,而每天路过他们管辖路段的电动自行车有上百万辆。

  3月20日中午,在下城区庆春路中山北路口,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中年男子骑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交警发现后将他拦下,男子不服气,与交警争论,整个执法过程持续了15分钟。在此期间,不少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闯红灯或逆行驶过。

  “这种情况我们时常遇到,15分钟只处理了一位违法者,罚款金额也只有20元,还无法分身管住其他违法者。执法成本高,执法覆盖率低是我们在处理电动自行车违法时遇到的最大困惑。”于之韬说。

  由于违法代价相对较低,一些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即使清楚相关的交通法规,也存有侥幸心理。而对于外卖、快递骑手来说,在违法与不违法之间,更有着一笔清晰的经济账。

  “交通违法只罚20元,被客户投诉,平台要罚我200元。这样一来,送餐迟到和违反交通法规之间,我往往选择接受交警的处罚。”近日,记者联系了开头提到的曾在2月19日出车祸受伤的外卖骑手小陈,问起为什么总是违法,他道出了其中缘由。

  2018年下半年,小陈从江西老家来到杭州,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辆电动自行车,开始了外卖工作。小陈说,准时送达率是一项考核送餐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未按时送到客户手上,导致客户投诉,就会受到平台的处罚。

  “刚开始,我骑车很小心,遇到红灯,都会停下来。”小陈说,但是效率就低了,有时还会因为没有准时送达受到差评。从2019年4月开始,小陈尝试着和其他一些骑手一样,通过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等违法方式加速。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近30位外卖骑手,其中一大半表示,如果现场没有交警,他们会采用速度优先的骑行方式。据统计,今年以来,杭州全市涉及外卖、快递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有808起,杭州交警查处涉及这一行业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9万余起。

  违法成本低还表现为:在一些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虽然是电动自行车的过错,但因各种原因,骑行者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杭州交警下城大队武林中队民警于之韬讲了一个他曾处理过的事故:去年秋天,一位外卖骑手骑一辆电动自行车横穿机动车道,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小客车,导致小客车前挡风玻璃破碎。交警在划分事故责任时,小客车车主担心本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外卖骑手无力赔偿,主动要求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并通过保险公司的途径自己承担车辆维修费。

  “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这也导致一些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误以为就算发生事故也不需要赔多少钱,违法的行为也多了起来。”于之韬说。

  困局破解

  推动相关立法,发动社会参与

  3月24日中午12时,杭州西湖区古荡湾新村门口停满了前来送餐的外卖电动自行车。骑手小魏刚停下车,两辆警用摩托车便闪着警灯过来了。

  “第一时间发现他的违法行为后,我们前后方迅速联动。”在杭州交警西湖大队文教中队数字勤务室里,中队长曹启兵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一幕。

  12时13分,小魏骑着电动自行车从文二路西向东逆行驶入万塘路,这一幕被交警监控完整地记录,并被视频巡查民警第一时间发现。得知情况后,坐镇数字指挥室的曹启兵立即在中队微信工作群开始调度,情报员、视频员、铁骑队员全部到位。违法者的相关信息被立即调取出来。

  12时16分,铁骑队员周汗一和同事根据指令前往拦停,同时小魏的违法监控已经被调出并发到微信群里。1分钟后,周汗一将小魏拦停,并做出相应教育处罚。

  “这是西湖交警大队今年3月在杭州市率先推出的‘空地联动’执法模式,一个是空对地,勤务室监控发现违法行为后通知现场铁骑队员;另一个是地对空,铁骑队员发现反馈给数字勤务室。在此过程中,铁骑队员发挥机动性强、快速反应的优势,将全面提升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曹启兵介绍。目前,这一执法模式已在杭州全市推广。

  在创新执法方式的同时,杭州交警部门也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的宣传。3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交警叶建江正在对居委会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宣教。

  “这位居民就是这个小区的,前几天就因为骑电动车闯红灯受了伤,到现在还在医院治疗呢!”叶建江在投影仪中打开了一张车祸照片,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我们每周至少要去3个社区,主要是针对那些违法骑行者比较多的社区,通过对身边案例的介绍,提高大家文明出行的意识。”叶建江说。

  记者从省公安厅交管局了解到,为治理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我省各地都有一些探索和实践。2019年7月1日《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宁波交警大力严查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全市各地交警部门全警上路,采用人力加科技查处的方式,全时段、全区域开展整治、加强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依托智能警务等现代技术,加快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抓拍等设备建设,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温州将“骑行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纳入《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立法层面强化公安交警行政管理,同时积极推动13家快递、外卖行业发布行业自律,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管理主责,通过每月发布“体检单”,对企业骑手违规行为进行全市通报,引导骑手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文明骑行;金华采取工地自治方式,一旦有人交通违法,他所在班组就被警告,通过互相监督减少电动车违法行为。

  省社会学会会长、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资深委员杨建华长期关注电动自行车管理。他说:既要满足群众出行的基本需求,又要保障维护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这就需要更多人、更多部门共同参与和努力,“法治”还要与“德治”结合,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文明出行习惯也很重要。

  “交通管理要更科学地制定符合每位参与者需求和规律的办法。比如,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上,可以划出行人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同的行走与骑行道路;应严格制定执行电动自行车生产相关安全标准等。但最根本的,是要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动自行车行驶者的权利与责任、义务,交警严格按照完善后的法律法规常态化、规范化执法。”杨建华说,现在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就电动自行车管理进行地方立法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这个问题会不断得到更好解决。

标签: 杭州;交警;违法;电动车 责任编辑: 徐茜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2004/W020200408510734341952.jpg

“小电驴”,如何跑得稳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