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这是全国保护粮食的一面旗帜”
袁隆平院士曾赠稻种点赞余杭“四无粮仓”
2021年05月26日 08:33:34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陈玲悦 钟佳菲 记者 叶凤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袁老走了,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而在余杭,有座“四无粮仓陈列馆”,留下了袁老深切的关怀和渊源。

  “那是2008年10月24日,临近中午,我和筹备组同事来到了袁隆平院士位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他亲切地接待了我们。”5月25日,原余杭区粮食局局长、现临平区党史办调研员吴莹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0多年过去了,当天的场景依然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中。

  时光追溯至2008年,余杭正筹备组建四无粮仓陈列馆。“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如果他能亲笔题字,那是最合适不过的。”吴莹岗说,前期,筹备组便积极与袁隆平院士秘书对接,得知袁老对“四无粮仓”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后,便约定时间赴长沙见面。

  吴莹岗说,袁隆平院士办公室内有一幅超级杂交水稻挂画,沉甸甸的稻穗就像瀑布一般挂下来,那是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就在这幅画前,吴莹岗向袁老展示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布展方案和筹备工作情况。“袁老说,四无粮仓是全国保护粮食的一面旗帜,通过陈列馆将这段历史保存起来很有必要。”吴莹岗回忆道,随后,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并写下“粮食安全 警钟长鸣”的勉励题词。

  据了解,1954年,余杭老一辈粮食人在“无虫”的基础上创建了以“无虫、无鼠、无雀、无霉”为主要内容的“四无粮仓”。登房顶、端雀窝,爬地垄、堵鼠洞,灭鼠保粮、虫口夺粮……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治虫保粮知识和反复实践,摸索出保粮经验。“四无粮仓”的创建,对降低粮食损耗和事故损失,保证储粮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9年7月8日,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正式开馆。陈列馆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就在梦想小镇附近,是一座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在陈列馆正门口,就能看到袁隆平院士所题的馆名。

  陈列馆占地面积1660多平方米,分为历史建设展厅、地垄木板仓展厅、粮油文化展厅。在粮油文化展厅内,专门设置了“袁隆平院士关心余杭”的展陈,用图文展示了袁隆平院士为陈列馆题字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这里还展示着一份珍贵的超级杂交水稻种子。“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这是拜访当天,袁隆平院士送给我们的!”吴莹岗说。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追求,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袁隆平院士一生从事农业科技和杂交水稻的研究,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走出四无粮仓陈列馆,巧遇一群仓前街道的学生,当天孩子们在学校的组织下,正在参观陈列馆。在袁隆平院士题字前,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还背起了古诗《悯农》。稚子童音,声声入耳、入脑、入心。

标签: 杭州;粮食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袁隆平院士曾赠稻种点赞余杭“四无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