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7日讯 今年9月初,美国健康医疗专业媒体《STAT》独家报道了《谁最先发明“光遗传学”》,故事的主人翁是华人科学家潘卓华教授。美国科学和医学界普遍认为,“光遗传学”技术给神经生物学或者从更大范围来说给医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光遗传学”技术未来铁定获得诺贝尔奖,因此该报道引发美国科学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现为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的潘卓华是金华人,他毕业于金华一中,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父潘永鑑退休前是金华一中的数学老师(曾担数学教研组长)。
“光遗传学”技术是医学领域一项技术革命
何谓“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据介绍,它是指利用遗传工程结合光来操控神经细胞活动的方法。这项技术是非侵入性的,而且能够精确控制标靶,该项技术曾被美国《Nature methods》杂志评价为年度技术,也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最大的突破技术之一,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比如治疗失明、帕金森症和缓解慢性疼痛等,该项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实验室,用于探究动物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睡眠、成瘾和知觉等行为方式。
据美国媒体报道,因为“光遗传学”技术的发明,美国有两位科学家Karl Deisseroth(斯坦福大学教授) 和Edward Boyden(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拿各种奖项和基金拿到手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他俩获得的有“豪华版诺贝尔奖”之称的201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目前,他们的实验室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实验设备和最聪明的学生,被媒体多次报道,圈内很多数人认为他俩将来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但《STAT》最近在独家新闻中披露:“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潘卓华有可能才是‘光遗传学’技术的第一发明人。”
潘卓华现年60岁,上世纪80年代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教授。据《STAT》报道,早在2000年后的那几年,潘卓华想象出能有一个对光敏感的蛋白植入失明患者体内———通过使其它细胞对光敏感来弥补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死亡,从而让患者恢复光明。
2004年2月,潘卓华成功将光敏通道蛋白添加到视网膜神经元中,通过光照改变细胞活性。同时,潘卓华递交了一份科学基金申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给予他30万美元的实验资助,并称赞他的研究是“相当超前和高度创新,探索近乎未知”。但潘卓华并不知道的是,当时他是在争分夺秒地与美国和世界各地同类项目研究小组在竞争。
据《STAT》报道,2004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的Boyden教授也开展了与潘卓华相类似的实验,获得了成功,但比潘卓华实验的成功晚了近6个月。
2016年,RetroSense Therapeutics公司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获得了潘卓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专利。并将“光遗传学”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向前推进了里程碑的一步。今年2月底,一名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丧失视力的美国女子接受了“光遗传学”的临床治疗试验,她因此成为“光遗传学”治疗的全球第一人。潘卓华教授担任该公司的科学顾问。
遭遇不公平待遇
据《STAT》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潘卓华与他的研究团队在“光遗传学”方面研究的成功以及该项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都明显早于其他科学家,但为什么美国科学家Karl Deisseroth和Edward Boyden拿各种奖项和基金拿到手软,而潘卓华教授却在后来的数年里一直“默默无闻”?
据报道,最早完成实验的潘卓华在2004年11月将自己的科研论文先后投给了《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期刊,但均被拒绝发表,他们的科学实验也未引起重视。杂志编辑回应称其文章应用狭窄,只解释了光敏通道蛋白在恢复视觉上的应用,而非普遍应用。事后有人说,潘卓华的国别、学校排名等都是被忽视的原因,如果他来自美国名校,或许情况会不同。
2005年5月,潘卓华前往美国罗德岱尔堡参加了全美视觉和眼科年会。会上,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在神经元中使用光敏感通道蛋白来激活视网膜细胞。
几个月后,与潘卓华相似的文章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轰动一时,被《纽约时报》称为“光遗传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该文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潘听到消息后对同事说“我感觉很糟糕,我感觉糟透了”“我们不太幸运”。
随后,两位美国科学家成为科学明星,多次获奖,名利双收。而最早提交相关论文却未能发表的潘卓华与同事却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据说当初潘卓华与同事共同署名的论文投稿后,一位评审喜欢潘的文章,他(或她)只是提出了几点小的修改建议,但第二位评审则认为“野心太大”“非常初级”,并认为“不太会吸引更多的神经生物学家”。潘卓华论文的共同作者读到后者评语时不禁失笑,他们的文章于2006年小修改后在美国《Neuron》杂志上正式发表。
对潘卓华的遭遇,世界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鸣不平,最近有两位生物学家发表短文说:“从一篇论文提交到发表,持续的时间从几周到超过两年,在知识如何从科学家手中传递到世界范围的过程中,这种延迟创造了很多不公平,而且论文评审人员在一些熟悉的人名或者知名研究机构面前是有一定倾向性的。”“学术界往往更多考虑到第一个发表学术论文的科学家。但是这个标准也存在问题,潘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
从小崇拜科学家却差点失学
记者日前采访了在美国的潘卓华教授。潘教授非常忙,但他仍在百忙中对记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问题作了认真答复。
潘卓华的老家和外婆家都是在浦江农村。1963年,他随母亲赵仙鱼被下放到农村,回到浦江老家。1970年初中毕业后,潘卓华因外婆家当时在“文革”中受冲击而被剥夺了上高中的资格,在农村参加生产队劳动。虽然潘卓华的父亲当时在金华教书,但由于潘卓华是农村户口,而且不在金华,按当时规定,他不能到金华读书。“我母亲非常不甘心,她千方百计想让我继续上学。1972年,我的姨夫(郭根昌,退休前也是金华一中的数学老师)在金一中担任高中班主任,在家人请求下,他顶着学校领导的批评和压力,让我坐到他班的教室后面角落里旁听。我作为一名旁听生,也是心情恐慌,每当‘革委会’主任路过窗外时,看到他看我的眼光,我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格外用功,加上学校的许多教师对我的境遇非常同情,最终学校接受我为正式学生。”
1974年高中毕业后,潘卓华又回浦江当农民。他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曾担任生产队经济保管员和会计),晚上看书自学。“当时上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但我坚持自学,一是对数学感兴趣,二是想自学成才。可做梦也没想到,1977年国家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潘卓华当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卓华说,他从小就很崇拜科学家,梦想是成为数学家。当时,他高考的数学成绩是浙江省第二名,填报的志愿都是数学系。可鬼使神差,他最终被中科大近代物理系录取,“可能是我高考物理也考得不错吧。”潘卓华说。
在中科大的那几年,潘卓华拼命读书。同学这样评价他:勤奋、内敛、不爱说话。不过,不善交际的潘卓华是班里的生活委员。
“读研时,我转行搞生物,做视觉研究。”潘卓华说,这一路走来,虽然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平坦,有时也觉得命运对人不公,但他认为只要是自己认准的道路,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只希望我们的研究能给盲人带来光明。”
近几年,潘卓华几乎每年都回国探亲、开会或讲学。金华,是潘卓华不能忘却的故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