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浦江杭坪村 800年古村落民居民俗激活乡愁
2017年03月24日 07:13:17 来源: 浙江在线 石磊 时补法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 去年年底,住建部公示通过了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浦江县杭坪镇的杭坪村赫然在目。“寻访古村落”第八站,我们来到了这个静卧在浦江西部山区的壶源江上游800多年的古村落。

  古村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杭坪村是杭坪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宋,盛于明、清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庄四周群山环抱,南低北高,村庄就坐落在北边的高地上,南面为近2000亩的农田,壶源江绕村而过。

  据杭坪镇文化站负责人江益清介绍,杭坪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存古建筑40多处始建于明末清初年代,古建筑以厅堂和厢房为主,现保存古厅堂13座。有古井名泉33处,大小池塘21座。保存完好的古井池塘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全村,颇具特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大大小小的古屋保存良好,主要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还有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特色建筑。村内现有建于清朝至民国初期的各种古民居40余幢,其中仅古厅堂就有13座。村内道路纵横交错,众多的古井、古池塘星罗棋布,成为村落的一大特色和独特风景。

  杭坪村自古为通衢要道,地处浦江到桐庐和建德两个方向的三岔口,210省道绕村而过,交通便捷,四周5公里范围还分布着杭口岭、桃岭、金坑岭、巨岩岭等多条保存完好的古道。

  “现在,镇里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开始对10多座厅堂及主要古民居进行全面修缮,并打算恢复部分村内古道,使古村落的原始风貌能更好地呈现出来。”杭坪镇的宣传员朱灵燕告诉笔者。

  “浦阳江大儒”吴莱的故乡

  杭坪村也叫杭口坪,有户籍人口近3000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吴姓族人。

  对吴氏宗谱颇有研究的72岁村民吴梦林介绍,杭口坪吴氏支系现有声、自、始、彰、书传、永、为8代390户,总人口1400人。南宋末年,正是吴氏先祖吴蕃(一说吴养起)率先迁来这里居住的,所以,杭坪最早的名字就叫吴宅。

  到了元代,杭坪村出现两位重量级吴氏先贤——吴直方、吴莱父子。其子吴莱被誉为“浦阳江上一大儒”。吴莱博学多闻,工诗文,著书甚丰,文章雄奇奔放,有秦汉风,晚年隐居前吴境内袅溪无莱山废身著述讲学,为一代大儒。其子吴士谔、吴士谥也驰誉士林。

  吴莱师从方凤,而他的得意门生就是宋濂,宋濂的学生方孝孺,他们共同组成了当时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婺州作家群”。近年来,“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受到我国社科学术界瞩目,统称为“婺州文学集团”。

  元代至明初,江南出现一个举足轻重的婺州作家群体,他们分别是:第一代以方凤为盟主,谢翱、吴思齐为核心人物的宋遗民作家,第二代是以方凤的学生黄溍、柳贯为盟主,包括吴莱、方樗、方梓等一批婺州作家;第三代是以柳贯学生宋濂为盟主,王袆、胡翰、戴良等人为核心成员的婺州作家;第四代是以宋濂学生方孝孺(宁海人)为盟主的一批作家。

  特色民俗活动“杭坪摆祭”

  据了解,杭坪摆祭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解放后因故中断了许多年,1979年恢复至今。历史上的杭坪村曾经大旱连连,村民无奈求告“关老爷”,并把离村一公里的关公庙把“关老爷”迎出来,从此就下雨了,这一天正巧是正月十九,从此这个风俗就保存至今。2009年6月,省政府公布杭坪摆祭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 ,并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动。

  杭坪摆祭中最含有深意的一幕,那便是传递与交接公关庙香炉,就像传递奥运火炬一样,这一传递不仅是活动传承的交接仪式,更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的传递与传承,激活了八方宾客心中的那一份乡愁,颇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杭坪摆祭仪式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各种造型的米塑,凡来来往往的人都要赶去一睹为快,关公像前的米塑摆祭桌也是最人满为患的场所,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拍照。


标签: 古村落;浦江;杭坪镇;大儒;厅堂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242965864804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