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最美”残疾人张坚伟:唤起古建“重生”
凭过硬手艺和踏实作风成就事业 热衷慈善以残助残
2017年10月20日 10:36:32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周垚

  张坚伟是东阳市巍山镇王宅村张家村人。2岁那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行走,但他身残志坚,刻苦学习木雕技艺,走上了古民居修缮之路。他不仅为“东阳帮”打响了名号,事业有成后,还热衷公益事业,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无意中开启古建修缮之门

  虽然腿脚不便,但张坚伟并未因此自暴自弃,在他的心里,反而多了一种坚强。“只有加倍努力学好手艺才会有出路。”在这样坚强的信念下,16岁初中毕业后,他就找到了木雕匠学起了手艺。

  凭着比正常人付出百倍的努力,27岁他便到上海经营起仿古家具生意。有了一定的积蓄后,2003年,他又在卢宅开了一家老家具店,这也无意中为他打开了古建修缮的大门。

  “当时经常到农村去收老家具,发现农村有很多有文化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都倒塌了,我觉得很可惜。”张坚伟说。

  于是,他创立东古古建工程有限公司,买下了倒塌的老房子,在厂里对其进行修缮。为了最大程度保留老房子的古韵,毫无经验的他边摸索边修缮,前前后后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

  让人欣喜的是,一位上海客户很快就看中了这栋老房子,并花20万元买下。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后,张坚伟开始专心做起古建修缮工作。

  凭过硬手艺和踏实作风成就事业

  踏实能干的张坚伟很快在行业中闯出了名气。东阳江镇、虎鹿镇、南马镇等乡镇的村庄,都留下了他的作品。

  2013年,小有成就的张坚伟,又开始转型,做起了“古建营造技艺”。2016年,他远赴贵州福泉,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16000多平方米的传统营造项目,实现了施工全程优质零事故。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贵州福泉古城保护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中,他带“东阳帮”工匠完成了福泉广场与文庙两大营造施工,在福泉市政府与工程甲方组织的评比中获得最高分。

  “对我来说,这个评价比‘鲁班奖’还珍贵,‘东阳帮’的品牌也在贵州一炮打响。”张坚伟说。2016年,他还被评为“金华市古建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凭着过硬的手艺和踏实的作风,今年,贵州福泉的二期项目,又找上了张坚伟。他说,这几天,只要一空,他就会拄着拐杖,在车间里检查古建营造的工程进展。“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绝不能有一丝懈怠。”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随着公司业务的壮大,张坚伟在巍山镇怀鲁村建立由7名残疾人组成的古建构件修缮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残疾人施云明因为车祸,右脚被锯。他虽有一身雕花本领,却因意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张坚伟发现后,不断鼓励他,帮他造厂房、买设备,还给了他160万元的订单。施云明为此深受感动,他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张坚伟的热心帮助。如今,他风风火火地经营着雕花厂,生意很红火。

  “对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扶一把。”事业有成后,张坚伟也非常热衷慈善事业。他从妇联领来一份“孤儿情况调查表”,向身边朋友推荐结对人选,让更多人参与慈善行动。他还曾获得“最美东阳人”“金华市最美残疾人”“金华好人”等荣誉称号。


标签: 最美;慈善;手艺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