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离开城市,她回乡种葡萄带动村民致富
2019年01月11日 14:41:17 来源: 金华日报 季俊磊

QQ截图20190111143953.jpg

  金华日报1月11日讯(季俊磊 文/摄)浦江女大学生俞姗姗在义乌工作五年后,因为父亲重病,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接下父亲肩上种植葡萄的担子。

  8年的时间里,俞姗姗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还带动周边15户农户扩种130多亩葡萄,并为他们拓展销路。

  从白领到农民,为家人她甘愿风吹日晒

  2008年,俞姗姗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前,她选择当下热门的外贸行业,去了义乌某外贸公司实习。毕业后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以个体户形式组建了一家外贸工作室,自己承接外贸业务。

  工作室主要承接文具、玩具以及锁类等产品订单,并联系厂家,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5年来生意还不错,每年都有不少盈利。”她说,创业总体还是很成功的,小伙伴们干劲也很足。唯一遗憾的是,为了应付订单,每天的作息很不规律,甚至连周末都要陪客户、找产品、跑市场,非常忙碌。

  “义乌离浦江很近,但每个月只能抽出两三次回去看看家人。”俞姗姗说,每次回家也只能陪家人吃个午饭,得马上赶回义乌。“那些年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心里有些愧疚。”

  2013年,俞姗姗的父亲病重,要进行紧急手术。“我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才明白客户、生意统统不重要,能陪在家人身边才是最重要的。”随后,她选择离开创业团队,回到家里照顾父亲,还接管了父亲种下的20多亩葡萄园。

  从门外汉到指导者,不断学习进步

  起初,俞姗姗觉得大学专业多少与农业沾边,干起农活应该没有多大难度,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刚去葡萄园,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纯粹的门外汉。”她说,连最基本的剪枝条、疏果都经常措手不及。

  “第一年的葡萄疏果,特别迷茫,疏了不到两排,感觉整个人就腰酸背疼。”为了不耽误时间,最终只能雇人来做,而她自己也一直跟在边上学习。

  没事的时候,她经常往田间地头跑,主动向村里种葡萄的老师傅“取经”。“从生疏到熟悉,我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俞姗姗家里很多亲戚也是种葡萄的能手,可以在农闲时手把手地教她。此外,她还买了很多书来自学。

  俞姗姗发现很多种植的土办法存在不妥之处,她经常外出学习、参观等,学到了很多经验。“很多种植户,在对土壤施肥时都是凭感觉,有的地里撒得多,有的撒得少,这对来年的葡萄生长是不利的。”她说,肥力不够,来年的葡萄出芽率就会下降,结果率也会减少;肥力过剩也会影响卖相和品质。现在,很多隔壁村的葡萄种植户都要上门请她去指导。

  从点到面,她带动全村人致富

  2013年,俞姗姗回家种葡萄的时候,村里只有2户人家在种,现在已经发展到15户,共计130多亩。“主要还是政府的政策好,我就是出了点小力。”

  葡萄有了,如何开拓市场又是一个问题。“最初我用的是4.2米的货车,一车一车运往温州、嘉兴、江西等农批市场售卖。”俞姗姗说,当年很少有客商来浦江当地收购,只能自己跑长途,一跑就是两三天,基本上很少有合眼的时候,特别辛苦,每公斤也只能卖四五元钱。

  “不过,到各地跑长途,让我认识了很多大客户。”第二年,这些大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俞珊珊就把乡亲们都介绍出去,为他们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而且价格涨了一倍左右。

  在不断的培训和实践中,俞姗姗发现农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目前,俞姗姗新租赁200余亩土地,计划建一个现代农业园,并规划有园区建设共享、技术共享、假期寄养夏令营、蔬果认养代种、农场+游戏共享、休闲养生共享、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共享等七大板块,希望能达成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并打造“共享村庄”的概念,助力乡村发展。


标签: 葡萄;种植;致富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