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大孝!57岁“独臂孝孙”托起107岁奶奶幸福生活
2017年08月25日 11:04:25 来源: 南湖晚报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谢雍 沈佳丽

  天一亮,郑跃忠就会早早起床,用他有力的左手给自己穿好衣服,洗漱好,然后便有条不紊地给奶奶烧开水、煮鸡蛋、熬米粥。

  他用仅有的左手给107岁的奶奶喂好早点,备好中餐,还要用这只手开着他的电瓶三轮车,早早地赶到10多公里外的公司去上班。他是公司里的保安,上班时间一定要比别人早……

  郑跃忠今年57岁,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人,虽然失去了右臂,却是邻居们眼中非常了不起的大孝孙。

  “他的爷爷过世得早,父母身体不好,无力照顾奶奶。30多年前,他就把70多岁的奶奶接到身边精心照顾,奶奶今年107岁了,他和妻子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郑跃忠数十年的老邻居马耀良说。

  前些年,郑跃忠年富力强,照顾年迈的奶奶得心应手。20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郑跃忠的整个右臂。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他反而把奶奶照顾得更好。马耀良说,这是郑跃忠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A.107岁神清体健,孙子功不可没

  郑跃忠家住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闸口村,周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日前记者到郑跃忠家采访时,他刚从单位回来,身穿一件灰白色的保安短袖制服。他身材魁梧,裸露在左侧短袖外的臂膀结实有力,右侧的短袖里空荡荡的,目光平和,面带微笑,板寸头下略黑的脸格外精神。

  “里边坐,里边坐!”郑跃忠用左手热情地把记者请进他家一楼东边的厨房,熟练地用左手给记者端来茶水。此时,他年逾百岁的奶奶裴章囡正在卧室里休息。

  不大一会工夫,老人睡醒,郑跃忠和他的姑妈郑官宝走了进去,把老人小心翼翼地扶起来。记者发现,老人虽然很瘦,但穿戴整洁,神清气爽,卧室里非常干净整洁。

  郑跃忠给奶奶擦了把脸,拿过一根多脚拐杖递到奶奶手中。老人稳稳地握着拐杖,便在孙子和恰在这天过来的女儿郑官宝的搀扶下,一步步来到厅堂里,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郑跃忠又端来一碗水,交给姑妈,他则用小勺子一勺接一勺将水喂到奶奶口里,老人喝得很开心。

  裴章囡在女儿和孙子的搀扶下步伐很稳,梳得很整齐的头发上戴着一只黑色的发箍。“我妈妈虽然100多岁了,但身体很好,眼不花,耳不聋,腿脚也还可以,就是年纪大了,患了老年痴呆,一会清楚一会迷糊。”郑官宝向记者介绍。

  郑官宝是裴章囡的大女儿。“我的爸爸妈妈生了3个女儿1个儿子,爸爸过世得早,我们3个姐妹出嫁后都会常回来看看,哥哥身体不好,照顾我妈妈的重担还是落在了我侄子侄媳身上。”郑官宝说,这么多年,母亲的身体还这么好,年过百岁还能耳聪目明,真多亏了侄子侄媳的精心照料。

  B.照顾奶奶,30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郑跃忠1961年出生,而他照顾年迈的奶奶,则是从1985年就开始了。那年,他结婚刚满一年,他的奶奶已经75岁高龄。

  “我奶奶今年107岁,但我爷爷60多岁就过世了。”郑跃忠说,爷爷过世得早,他的父母一直身体不好,几个姑姑出嫁后,奶奶曾独自居住了好几年,“1985年是我结婚的第二年,当时考虑到奶奶毕竟70多岁了,一个人生活不方便,我父母又无力照顾,我和妻子一商量,就把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据郑跃忠回忆,奶奶搬进他的小家时,虽然年逾古稀,但身体相当硬朗,祖孙相互帮衬,一家其乐融融,“特别是刚开始的那几年,我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小,奶奶就帮我们带孩子,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行动不如从前,郑跃忠和妻子对奶奶非但没有一丝懈怠,反而照顾得更精心了。他们一有时间就陪奶奶聊天,想方设法为奶奶改善伙食,奶奶成了家里的宝。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正值壮年的郑跃忠被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了他最有力的右臂……

  对于一名家境一般、正是家中顶梁柱的乡村壮年来说,失去靠它养家糊口的右臂意味着什么?自己生活将成问题,郑跃忠还能像以前那样精心照顾奶奶吗?能!郑跃忠用他的行动给出了有力的答案。

  “残疾后,我最先在附近的一家福利厂上班,后来就去了尖山新区的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当门卫。我在那里的上班时间比较特别,通常是每3天一个周期,可以有两个白天休息。”据郑跃忠介绍,他当门卫的工作有白班和夜班之分,第一天值白班时,通常要在早上7点30分到单位,当天夜里住在单位,第二天白天可以回家;第二天值夜班时,一晚上在单位;第三天回来一天都在家;到了第四天再循环第一天的班。

  郑跃忠白天不上班时,天一亮就起床,他负责烧水、烧早点,妻子负责给奶奶穿衣、洗脸、梳头和搞卫生,然后一起喂奶奶吃早点;之后妻子去工厂上班,他就在家里照顾奶奶,给家人做饭。如果白天上班,他还会早早起床,在完成这些“必修课”后,还要准备一些易消化的饼干、面包、蛋糕、水果等,以备奶奶在中午吃。

  “路比较远,我上白班通常不回来,要在单位住一夜,我妻子中午也回不来,就给奶奶提前准备午餐,晚餐则由我妻子下班回来烧。”郑跃忠说,时间一长,全家人习惯了这一生活规律,其乐融融。

  C.最严寒的冬天咬咬牙挺过

  在把奶奶接进小家共同生活的这30多年时光里,郑跃忠的确遇到过困难,遭遇过生命里的寒冬。他说,第一大困难就是突然之间失去右臂。

  郑跃忠身材高大,自小身体好,好似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他吃苦耐劳,年轻时在工厂里一直做着跑销售押车的工作。1998年,他在跑销售押车的途中,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让他最终失去右臂。

  “这场意外让我在杭州的医院里呆了2个多月,回来后,我已失去整个右臂,真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感觉……”郑跃忠向记者回忆,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他把自己关在家中,整整2年没有出门,真是痛苦到了极点。

  那时,他的奶奶已88岁高龄,父母患病常年身体不佳,一双儿女尚未成年需要抚育,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重担一起向他压来,让他在生命的寒冬有些难以应对。“这时候,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一次又一次地安慰我,鼓励我战胜困难。残联给我办了残疾证,帮我在福利厂介绍工作。” 郑跃忠说,这非常难熬的2年过后,他终于走出严寒,迎来春天。

  此后,他不断练习,充分拓展左手功能,让自己走得更稳当,也和妻子把奶奶照顾得更稳当。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中,奶奶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并在这和和美美的家庭中快快乐乐地跨过了100岁。

  去年冬天,郑跃忠78岁的老父亲突然病重,他的母亲尚在病中,妻子摔伤,100多岁的老奶奶需要照顾,让既要上班又只有一只手的郑跃忠再次遇到了寒冬。

  郑跃忠向记者回忆,他的爸爸卧病在床3个多月,他天天都要给爸爸喂药、换尿布,忙得不可开交,恰在此时,他的妻子又不慎摔伤造成骨折,在床上躺了2个月不能动,再加上要照顾100多岁的奶奶,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郑跃忠说,在那个非常寒冷的冬天里,他天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照顾好这个照顾那个,晚上很晚才能休息,“记得当时为了烧饭,我只能把洗好的米和电饭煲放在我妻子的床头,让她来烧饭。2个月后,妻子能下床行动了,我担子才轻了很多,她说我瘦了一圈。”

  “再寒冷的冬天,只要咬牙坚持,都会成为过去!”郑跃忠说,尽管他的儿女都在不远的杭州,但生怕影响孩子工作,他当时丝毫都没有向孩子们提及家里的情况,只是在困难过去了,才向孩子们简要说了当时的情况,“这个难熬的寒冬过后,我父亲还是在今年上半年走了。而那段时间100多岁的奶奶一直没有生病,这令我感到庆幸!”

  D.爱在循环,全家其乐融融

  “你对奶奶为什么这么好?”

  “对老人好是晚辈应该做的。更何况打记事起奶奶就对我们特别好!”面对记者提问,郑跃忠给了一个简短的答复。但这答复的背后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据郑跃忠介绍,他的奶奶裴章囡没读过书,不认识字,没出过远门,一直在黄湾乡下务农,但她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和邻里相处得都很融洽,深得大家敬重。奶奶留给他的最深的记忆还有浓浓的爱。“我小的时候,父母很忙,照顾我的任务就落在了奶奶肩上。可以说我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郑跃忠回忆,他的童年时代,物质非常匮乏,吃饱肚子很不容易,每每有什么好吃的,奶奶舍不得吃,总会留给他,“日常生活中,奶奶一直都非常疼爱我,给我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当我做了错事的时候,她又会严肃地教育我,让我一直都觉得奶奶是个挺了不起的人。”

  “奶奶不但从小带大了我,还帮我带大了孩子。”郑跃忠介绍,他的儿女年幼的时候,他和妻子工作忙,父母常年身体不好,照顾孩子的重担便落在了他奶奶的肩上,“那时,我奶奶虽然已经七八十岁了,但身体还非常好,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思维灵活,人好,又有带孩子的丰富经验,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正是有了这段别样的生活经历,郑跃忠的儿女也特别听裴章囡的话,对曾祖母特别孝顺。特别是郑跃忠的儿女参加工作后,他们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问问曾祖母最近的生活状况;每次回家,都要给曾祖母买很多食品。

  “我儿子在马云的那个阿里巴巴工作,现在已经结婚;女儿在杭州搞外贸,工作也不错。他们常说小时候太太(曾祖母)把他们当宝贝,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现在长大了,也应该把太太当宝贝,所以和曾祖母的感情都非常好。我儿子结了婚,儿媳妇对曾祖母也很好,一家人回来时常给老人买这买那,抢着给老人端饭夹菜的。”郑跃忠说着,指着老人跟前的那根多脚拐杖,“这就是孩子们回来时给她买的。”

  E.大孝感动邻里,有口皆碑

  在闸口村,郑跃忠不辞艰辛30多年如一日把100多岁的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故事不仅传承了家风,让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感动了邻里,成了有口皆碑的正能量。

  “这个百岁老奶奶的孙子真是厉害,当年把老人主动接到家里,一照顾就是30多年,特别是他后来失去右手,仅靠左手也能开三轮车上班,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把老人依旧照顾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在海宁黄湾,记者刚向当地人打听郑跃忠时,就有人为他竖起大拇指。

  闸口村村民马耀良和郑跃忠一家做了几十年的邻居,曾目睹过数不清的郑跃忠精心照顾老奶奶的感人场面。“他每天一起床就要给奶奶准备早饭,一碗粥一个白煮蛋端到跟前,总要自己喂给奶奶吃。中午和晚上扶奶奶上桌吃饭时,会不停地向奶奶碗里夹肉夹菜。夫妻两人中午都要上班时,也会在奶奶床前放上糕点、水果,从不让奶奶饿着。”马耀良说。

  据马耀良介绍,郑跃忠的妻子马会定对老人也一直非常好,“我们经常见她给老人换洗衣服,梳头洗脚。她每天早晚都坚持给老人洗脸、梳头、洗脚,把老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马耀良说,在郑跃忠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裴章囡老人的身体一直挺好,“只是毕竟年纪大了,患上轻度的老年痴呆,有时容易犯迷糊。”

  马耀良说,裴章囡犯迷糊的时候,曾把孙媳妇新买的上衣用剪刀一刀一刀剪着取乐,孙媳妇见了却不凶老人,也没有阻止。郑跃忠的小姑妈郑美宝曾忍不住“责怪”侄媳不该让奶奶如此搞破坏,马会定却笑着说:“只要奶奶开心,就由她去做,衣服没有了还可以再买,奶奶的快乐却是用钱买不到的!”这事让郑美宝非常感动,见人就夸她娘家侄媳妇好。

  “裴章囡老人的3个女儿嫁出去后,对老人也非常好,隔三岔五地轮着来看望,再加上孙子孙媳妇的精心照料,老人的晚年幸福安康。”马耀良告诉记者,在闸口村,郑跃忠夫妇对奶奶的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老人的小女儿郑美宝也经常说,如果没有她侄儿和侄媳的一片孝心,她的老母亲就不可能健健康康活到现在!”

  乡亲们的赞誉,倒让郑跃忠有点不好意思,她把功劳推给老婆。“这么多年来,真多亏了她的理解、支持和大力奉献,她如果不理解,这事肯定就没法弄了。她真的很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尽全力把奶奶照顾得更好,让奶奶活得更快乐!”郑跃忠微笑着说。

  深度·手记

  给隔代敬老的“独臂孝孙”大大的赞

  不知打何时起,父母工作忙,家里的小宝宝就多由爷爷奶奶来照管,形成了隔代管孙子(孙女)的现象,但像郑跃忠夫妇这样隔代管奶奶且能把奶奶管得非常好的还非常少。

  隔代照管孙子(孙女),也就十来年,随着孙子孙女逐渐长大,行动能力和认知能力逐步增强,会越来越好管;隔代管奶奶,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一天天衰退,只会越来越难管。郑跃忠夫妇却能无怨无悔地坚持30多年,的确非常了不起。

  郑跃忠在卅余年如一日隔代照管奶奶的过程中,面临过不少困难,经历过不少考验。特别是他失去整个右臂后,不管在怎样的寒冬都能咬紧牙关,冷静面对,在他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意志和品质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独臂孝孙”郑跃忠和妻子卅余年如一日照管奶奶,是出于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是出于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是出于知恩图报的人之常情。这种亲情、这种美德、这种感恩心理影响子女,形成了优良家风;影响于社会,传播着感人肺腑的正能量。

  让“独臂孝孙”隔代敬老的故事越传越远,让这样的社会正能量越来越多!(摄影记者 赵颖硕)

标签: 奶奶;老人;妻子;右臂;上班;曾祖母;孙子;孩子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825506631175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