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初心在身边丨“老船长”徐仿其的40年风浪征程
2018年06月26日 12:56:5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曹起铭 通讯员 童春萍 漫画 李泽峰

  ●践行者·画像

  姓 名: 徐仿其

  职 业: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个人荣誉:2005年度平湖市优秀企业家;2005年度平湖市慈善爱心家;2005年度关心支持广电事业发展十佳企业家;2007—2008年度平湖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10年平湖市优秀企业家;2011年嘉兴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2014年平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4年平湖市道德模范;2016年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浙江省第二批“千名好支书”两新书记。

  践行感言:巩固企业,发展经济,努力工作,爱厂如爱家,和谐相处为大家。

  从裁缝学徒到知名企业家,从乡镇集体技术负责人到民营企业的当家人,徐仿其用职业生涯丈量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用不断创新感知时代的脉搏。“人无诚不立,企无信不兴”,这不仅是徐仿其恪守多年的从商之道,也是他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他将工厂作为品牌来打造,以匠心铸造良好声誉。

  ●践行者·故事

  艰苦奋斗,创业打下一片天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但是我不愿和祖辈一样务农为生。很小我就在想自己应该做什么,直到拿起剪刀,成为一名裁缝学徒,我才确定这就是我可以从事的工作。”时至今日,徐仿其依然会回想起自己当年做的决定,而他所取得的成绩,也早已证明当年那个选择的正确性。

  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同村不少年纪相仿的青年如果要学一门技术活,大多会选择做泥水匠、木工,徐仿其却跟着同村的一位裁缝师傅学起了裁缝手艺。当时的裁缝师傅是要挑着缝纫机走村串户上门做衣服的,虽然很辛苦,但出工一天能挣到两元钱,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收入。

  1979年,对徐仿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踩了近十年缝纫机的徐仿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1979年7月15日,全塘镇第一家社办服装厂——全塘服装厂诞生了,徐仿其先后担任技术厂长、厂长和总经理职务。那时候,他们借用了社办地毯厂的3间厂房作车间,员工们还要自带缝纫机、凳子、熨斗等工具进厂,在其他厂的食堂吃饭。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当年获得1万多元的利润,购置了脚踏拷边机和电熨斗。

  1984年,作为社办服装厂的“当家人”,徐仿其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内加工转向生产出口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一年,社办服装厂还开展了“流动红旗”劳动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热情。两三年时间,社办服装厂就盖起了自己的车间和食堂,添置了运输车和120台工业缝纫机,固定资产增加到近80万元,员工增加到200多名,一下子成为全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正当徐仿其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时,1989年却遇到了国际服装市场大滑坡和国内市场疲软的冲击。国内外订单大量萎缩,利润下降,效益不景气,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内不少员工甚至中层干部对服装企业的发展前途产生了担忧,消极情绪在企业内蔓延。这时,徐仿其做出决定,大刀阔斧地调整经营策略,果断转型。为了使自己的企业更具吸引力、获得更多订单,徐仿其在逆势下大胆增加投入,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规模,以此来吸引质量上等级、利润较高的订单。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业不仅逆势而上,而且扭亏为盈。

  诚信立身,事业更上一层楼

  自创业以来,徐仿其坚持以诚为本,重合同,守信誉,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服务,创造了得盛品牌效应,把一个4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2000余人的大型民营企业。回想起当年同时起步的一些服装企业,不少早已湮没在时光的尘埃中。“有些人做企业,是哪里有钱赚就把资金投入到哪里,而我只想把服装加工做好,而且坚信服装加工是永不消逝的阳光产业。”徐仿其表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服装市场大滑坡的背景下,得盛实业的订单却只增不减,而其中很多订单都来自已经合作了10年以上的伙伴,徐仿其认为,增加的订单与企业守信用有很大关系。“诚信是企业的灵魂,接下的订单,亏本也要做,否则你技术再好、产品再好、管理再好,也会被用户抛弃。”

  都说日本订单要求高,作为一家长期与日本企业打交道的服装企业,徐仿其深知其中的不易。一次,日本客户来公司验厂,不是先到公司听介绍,而是来到生产车间,仔细观察正在工作的缝纫机。这让徐仿其有点纳闷,事后才知道,日本客户极其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缝纫机的任何位置都不能有残留的针头,以防把针头带进衣服里。徐仿其对此深有感触,他深刻地认识到,质量、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自此以后,徐仿其把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理念在车间里广泛运用。

  徐仿其告诉记者,每年企业都要花大约3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工艺。“现在我们员工的质量意识都很强,次品率大大降低。”而一旦出现问题,企业会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补救,绝无二话。他表示,现在服装生产也是实名制了,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不再隔着品牌运营商,而是零距离接触,有了质量问题,马上就能追溯到厂家。“作为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徐仿其说。

  正是凭着诚信的经营理念、优质的产品品质,徐仿其获得了合作者的信赖,“专业好品质”逐渐成为得盛实业的象征和核心竞争力,使得盛实业长期与优衣库、法国鳄鱼、马莎、迪卡侬等世界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

  在国内外市场劈波斩浪,给得盛实业带来了发展机遇。2016年,得盛实业实现年销售额65000万元,利税超过6000万元。

  善待员工,社会责任一肩挑

  走进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可以看到墙上悬挂的“私人订制”的挂历,挂历上印着员工的合影,包括管理人员和车间班组。这是企业一个小小的举措,但是温暖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每一个员工都能在挂历上找到自己,春节返乡带着这样一份挂历,会让他们从内心以公司为荣。”徐仿其表示。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徐仿其在管理中逐渐认识到,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善待员工可以使他们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盛实业会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培训,根据职务不同培训的内容也不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得盛就率先建立了员工休假旅游制度和退休保障机制。为外地员工建造空调、电视机、厨房、卫生设施俱全的员工公寓,每逢春节、圣诞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员工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使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我们通过多项措施,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如今最老的员工跟企业一样,也有38年工龄了。”徐仿其说。

  员工队伍稳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在税费缴纳上得盛实业也不含糊。2015年,得盛实业利税超过6000万元,2014年度该企业被评为亩产税收A类企业。徐仿其表示,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责任,这两年国家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也说明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重视。

  在赈灾济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政府急需方面,徐仿其更是满腔热情。从1988年以来,得盛就无偿资助兴建老年活动室、修筑农村地下瓦管渠道、乡村公路、桥梁、社区医疗站等,并每年资助社会慈善事业,同时长期为社会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作贡献。

标签: 诚信;艰苦奋斗;创业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6264660301610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