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4日讯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暑热已退,嘉兴七星街道湘家荡绿荫覆盖,碧波荡漾。似西湖之与杭州,湘家荡之与嘉兴,犹如一颗离尘的明珠。这里有江南水乡的风韵,又融入田园景色和自然湖泊风光。
依托这幅绿色生态画卷,在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中,七星街道持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在南湖区委常委、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小明看来,“这里拥有万亩森林、万亩水域、万亩良田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我们将围绕优质的生态基底,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小镇。”
打造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对于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人来说,总希望有那么一刻,能在风吹麦浪、水波粼粼中,寻找诗和远方。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的城镇,成了不少“网红打卡点”。
“相湖南出绿萝庄,古树奇峰护草堂,一区七年神殿杳,几回清梦度潇湖。” 从明代开始,湘家荡逐渐成为嘉兴近郊一个人文荟萃的旅游胜地。在这些流传至今的美妙诗文中,仿佛还能看见相湖畔的古园林和琼楼玉宇。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如今依湖而建的湘家荡景区,静谧之余,“大花园”依托生态优势,构建出了“一心两翼”旅游新格局。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湘家荡环湖景区多年来是嘉兴的“金字招牌”。沙滩音乐节、风筝节、嬉水节、海狮表演、恐龙模型展……游客携家带口而来,留下的欢声笑语,老景点焕发新活力。
湘家荡西翼,为湘家荡森林公园,规划面积达9115亩。这里不仅能观赏高低起伏的山花烂漫,更有叠水溪流、岛上景观、阳光草坪等多处新亮点。这处浑然天成的“城市绿肺”,也是嘉兴人家门口的森林氧吧。
湘家荡东翼,是拥有万亩良田的湘家荡农业公园,总体布局为“一心双环六园”,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田园景观为亮点,包含四季美景、四季美食、四季游乐等内容,是嘉兴首个以四季元素打造的田园主题公园。一条全长3.5公里的环线绿道,更是将最美田园、蓝莓采摘、喜悦共创等观赏点和体验点串珠成链。
今年,七星街道将再投资1.5亿元,对环湖景区进行提升改造,把握生态资本,着力精修“生态+旅游”的版图。
智慧大脑网格连心提升治理机制
七星街道有不少是拆迁安置小区,从农村过度到城市,在物业费、停车费的缴纳上,不少居民还留有老观念。
如何治理这样的小区,也给管理者出了一道难题。
就拿停车问题来说,原先辖区内几个小区停车不收费,外来车辆侵占车位的现象比较普遍,社区居民停车反而一位难求。停车乱、乱停车的问题不仅影响小区环境,也带来了邻里矛盾。
为确保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七星街道投入约20万元,对小区出入口道闸实行智能化改造,并实行一地缴费多个小区互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居民每年、每辆汽车缴纳停车费240元,就可在其他小区通行,从而实现网络互通。收取的费用专款专用,全部用在小区车位新建、改造和管理上。目前区域所有折迁安置小区停车管理服务均得到提升。
除了难点问题,在日常管理上,七星街道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守护大民生。
作为嘉兴率先探索开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之地,七星街道49个网格建立了28个党支部54个党小组,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网格。三家浜社区“公益星浜客”更是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打造组团网、服务网、邻里网三张“连心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
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城市大脑”理念建设的智慧湘家荡综合信息平台,打通壁垒,数据连通,通过“党建+”和“科技+”,实现多业务及跨部门业务的整合汇聚,提供一站式共享服务。
一系列社会治理新机制,汇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正能量。七星街道通过美丽城镇创建,正向全省首个智慧城镇迈进。
汇聚高质量的灯塔企业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放眼七星街道45.25平方公里土地,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机。
“科创区+风景区”的新思路,让七星街道释放出强大能量。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落户建设,将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五星级的湘家荡绿地铂瑞酒店,提升住宿档次;“两院”团队汇聚,预计全年引进硕博以上人才500人以上……这里的招商引资不仅有流量,更有质量。
双轮驱动,势必将带来无限潜力。借鉴武汉、义乌等国内多个城市的成功案例,七星街道将在北辰路、栖贤路交叉口建设占地面积194亩的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科创集聚、产业升级新平台;借鉴上海老厂改造成功案例,在湘家荡都市经济产业园内打造七星创新园和小微企业园;对铁路以南1.1万亩的土地空间进行高标准产业谋划,紧盯新一代电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力争布局一批产业成果孵化的新兴企业。
同时,七星街道推进“三农”事业,打造智慧农业项目,将南湖斋二期、文虎酱鸭、嘉兴酒厂等农业二产企业科学串联,形成“工业+旅游”特色食品街区。
让七星街道成为创业者的天堂、科创者的乐园,是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梦想。
书写古韵新风的城镇故事
建筑,是历史文脉的承载者,是城镇记忆的见证者。古街古巷里,能探寻到城镇的根。
七星街道东侧的桥埭老街,是一个拥有厚重底蕴的百年集镇,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复活老街,是街道争创文旅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的重要一环。
走在桥埭老街,浓郁的民国风情扑面而来,仿佛开启了一次时光穿梭。老街带着古老的记忆,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而诞生于这里的“鱼乐美市”,已成为颇具人气的旅游IP,接地气的烟火气,不仅集聚了高人气,也抚慰了凡人心。
老街古巷散发新活力,但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区域的发展,不仅要依靠一条街、一条巷,更离不开各个社区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七星街道历来崇文好学,从2019年新乡贤联谊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续两年,由新乡贤出资,对区域内考取双一流大学及嘉兴一中的七星学子予以奖励。
今年的七星街道社区文化月已经举办第四届,涵盖书香阅读、开蒙礼、送戏下乡等多项文体活动。
舞龙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南社区的舞龙队,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舞龙的技艺和对文化的执着却从未改变。
今年的开幕式上,除了展示“非遗传承”这项延续多年的保留项目外,现场还邀请了古画修复老师传授修复技艺和古画鉴赏能力。
历史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是生生不息的根脉,七星街道也着力打造镇村居民精神家园。
去年,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900万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投入使用,其中一层是街道图书馆和智慧书房,二层是文化客厅和社会组织办公区,三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展陈和志愿服务项目对接区,已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讲述文明新风的渠道和场所。
城乡一体享受优质生活
一个地方能不能留住人,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行驶在七星街道,绿树成荫,草地连片,街道整洁,一栋栋齐整的洋房,恍如来到了欧洲小镇。
目前,七星街道99%的农户已搬入六大社区,基本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北辰路、七大公路、新07省道、栖贤路、湘溪路等四纵四横主干路网体系日趋完善,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和30分钟辖区生活圈已成现实。
生活便利之余,老百姓也关心,能否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上个月,七星中心小学、七星中学与南湖国际教育集团下属的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南湖国际实验中学进行合作办学,嘉兴南湖国际七星学校签约揭牌。
嘉兴市南湖国际教育集团将选派由资深校长带领的管理团队进驻校园,输送优秀管理经验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七星学校继续保持公办性质不变,实行九年一贯制管理。也就是说,七星街道每年财政补贴,用公办的收费,就能享受民办的教学与管理。
不仅如此,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已开工建设。如今的七星人,让不少城里人都眼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