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亮点集萃
2017年09月13日 16:09:46 来源: 丽水网-丽水日报

  一、文明礼让斑马线

  创建前: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作了要求,但丽水车辆驾驶人普遍缺乏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意识,同时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现象比较突出。

  创建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后,尤其是2016年提出打造“文明交通最礼让城市”的要求以来,丽水城加快设施建设,建成了200处车让人电子监控抓拍系统。调整部分人行横道,重新施划了人行横道和“车让人”标识,使道路交通设施更趋合理。加大管理整治违法处罚力度,公交车违法通报公司、出租车违法通报运管部门、财政供养人员违法抄告单位。树立礼让标杆,带动社会礼让风气形成。全面宣传教育,制作专门的礼让宣传片和宣传手册。通过政务微信,联动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开展全方位宣传,定期对不礼让车辆和驾驶人进行实名曝光,营造良好整治氛围。

  我市交警部门加大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现场整治和宣传教育,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升。根据浙江省公安厅的督察通报,丽水的非机动车守法率为94%、行人守法率为92%,均位居全省前列,有效促进了文明交通氛围的形成。

  到今年初,丽水出台全国首个礼让斑马线地方标准,通过开展“礼让斑马线”集中整治、“礼让斑马线我最美”“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干部我率先”等六大活动,全市公交车礼让率稳定在100%,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社会车辆礼让率达90%以上。

  二、老旧小区改造方便市民

  创建前:市区的许多老小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基础设施破旧,老小区居民生活有许多不便。

  创建后:2013年以来,市区共完成43个城中村、旧住宅区、老旧社区的雨污分流,改造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铺设雨水管168公里、污水管190公里;新增停车位1100多个,惠及居民约3万户。目前,市区在建工程16个,改造后的区块雨污管道排水顺畅,小区路面焕然一新。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具体体现在:1、路网合理,路面平整,打通了小区、城中村的断头路,拓宽了原有道路,形成更加完善的路网结构。2、排水、排污系统通畅。市区重新设置了地下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合理增加化粪池等设施,消除了明沟暗渠自然排污,解决了暴雨期间严重积水、涌井等历史问题。3、强电、弱电重新布设。改造后的电力、通讯线路重新布局设置,小区内、村内的管线基本下地,对架空线路重新整理,消除线路乱拉乱设的安全隐患。4、绿化规划重新布置。老旧小区对原有绿化进行调整,尽量保留原有乔木,根据居民意愿,重新规划绿化种植,对部分居民违章侵占的绿化进行清理,提升公共绿地品位。5、小区治堵有所改观。老旧小区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增设部分停车位,小区乱停车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立面改造美化城市

  创建前:因早年施工工艺、材质用料以及时间推移等因素影响,市区部分老旧住宅外墙已不同程度地出现脱落、空鼓等状况。

  创建后:截至7月25日,城市立面改造项目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修复外墙脱落173幢,面积7.21万平方米。立面改造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整体修缮,采取政府“以奖代补”形式,由业主自行委托进行修缮改造,共修缮6幢1.79万平方米;二是局部修缮,由街道为业主统一组织实施,主要对市区主次街道临街、小区入口100米可视范围内的外墙零星脱落进行修缮,共修缮167幢5.42万平方米。

  四、静态交通设施改造提升

  创建前:因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市区原有停车位难以满足停车需求,导致乱停放现象严重。

  创建后:市区通过新建停车场、合理施划公共场所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管理等举措,新增停车泊位9200个。通过在市区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50处复杂点位和市区重点路段加装球机抓拍系统,市区乱停乱靠现象不断减少。通过对有连通主干道路功能的背街小巷的设施完善及管理,使我市此类道路停车更加规范。

  五、集贸市场改造提升

  创建前:由于城市市场长期处于管理不当状态,市场内商铺出售后,市场方基本无管理权,且受多数店铺集商用居住于一体、市场开放经营等因素制约,使得市场内店面招牌破损严重、占道经营及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场的文明形象。

  创建后: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预算、统一财审、统一监理、统一广告设置、统一验收、统一审计、自行施工、自行决算等要求,采用“以奖代补”形式对按图改造、验收合格、审计通过的市场项目予以80%的奖补,总投资1000余万元对全市21个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消防安全、环境整洁、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创建氛围等五大方面改造提升。

  其中,集贸市场改造设置210个子项目和46个个性化项目,解决东银苑菜市场漏水、三岩寺菜市场顶棚粉刷、花园疏导点立面瓷砖等问题,提升所有市场的公厕、无障碍设施、公益广告、消防设施和标示、摊位隔板等整体硬件水平。同时,在市场增设开水机、LED显示屏、自行车棚、排污管道埋设等,同时兼顾小城市整治市场改造和星级市场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满足市场业主的个性化需求。

  志愿者上街清洗垃圾桶

  六、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改造提升

  创建前:市区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不足,活动场所不足,缺乏各项活动的开展。

  创建后: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市区新建改建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9个。

  其中,万象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筑总面积为1362.9平方米。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六室”:党员教育室、市(村)民教育室、普法教育室、科普教育室、宣传文化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还增加了家长学校。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电子触摸屏一体机、电脑、音响、投影、健身器材等设备,服务功能更完备。

  七、道路设施建设

  创建前:行人乱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机非混行、人车混行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带来安全隐患。

  创建后:共增设道路安全隔离设施3.6万米,实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进一步改善城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引导市民逐渐树立文明出行理念,交通事故率大大降低。

  2016年,在市区人流量集中的城东路与中东路路口、城东路与解放街路口、灯塔街与括苍路、花园路和丽青路路口、花园路和中东路路口、花园路和解放街路口等6个路口,相关部门设置了人车分离隔离护栏设施示范工程,累计设置人行护栏504米。

  护栏采用厚实的热镀锌钢管,同时融入中国古典窗花和莲花图案的景观元素及地域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体现丽水特色。2017年,继续在人流量集中的路段、路口设置人车分离隔离护栏设施,包含了市区花园路、丽青路、卢镗街、大猷街等19个主要交通路口,布局文进街(括苍路-学院路)、北苑路(城北街-人民街)两条示范街。到目前共设置护栏长度2889米,现城区人车分离护栏安装3393米。

  文明承诺

  八、打造主题文明小巷

  创建前:由于历史原因,市区的背街小巷大多配套设施不全、脏乱差现象严重、设计标准落后,给小巷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创建后:我市现改造背街小巷96条,打造主题文明小巷94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还增加文化、健康教育宣传内容,让背街小巷成为各有特色的文化小街,周边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在处州古城内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桂山路、绅弄、刘祠堂背、文昌路、酱园弄、营房弄、泰山弄等7条古街巷,根据保留原貌、适度改造的原则,采取“一小巷一专家一业主”的模式重点打造“处州小巷”,展示小巷的文化渊源。原本破旧的7条“处州小巷”,以全新面貌展现古城的文化风景线。

  九、美丽楼道从我做起

  创建前:不少老旧小区的楼道,长久积累的脏旧灰尘和各种小广告;楼道脏乱、路灯不亮、扶手破损、栏杆锈迹斑斑等普遍存在。

  创建后:扮靓楼道小微公共空间,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截至目前,共建成书艺楼道、清风楼道、孝德楼道等20余类,共1700余条文明特色楼道,点亮楼道灯8500余盏,粉刷楼道9500余条。

  十、雨污分流管道铺设

  创建前:城市不少地面坑洼,雨污水合流,时常污水溢出路面。

  创建后:共完成43个城中村、旧住宅区、老旧社区的雨污分流改造,改造面积300万平方米,铺设雨水管168公里,污水管190公里。城区重新设置了地下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合理增加化粪池等设施,消除明沟暗渠自然排污,解决暴雨期间严重积水、涌井等问题。

  十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创建前:乡村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农村孩子课外活动、文化活动过于单调。

  创建后:投入建设资金3400余万元,建成17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覆盖率达100%。建成了传统文化体验馆、科技体验馆、木玩体验馆、畲乡文化馆等17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馆。开展“经典诵读”“好人交流”“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内容鲜活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歌咏、乐器、舞蹈、剪纸、球类、棋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民间手工艺、灾害自救、紧急救护等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训活动,以技促能,以及舞龙、滚铁环、放风筝等乡土文化特色活动。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如缙云县长坑小学乡村少年宫主打“婺剧”名片、龙泉市小梅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以陶泥坊和茶艺体验室为主要特色、青田县海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鱼灯等。

  十二、市民志愿服务常态化

  创建前: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较少,工作缺乏常态、长效。

  创建后:志愿服务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主要形式,累计开展千人志愿活动73次、万人志愿活动45次,日常志愿服务8000多次。市区范围内建立“微笑丽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5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9个和一批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站点。

  在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在公共场所、景点景区和服务窗口设立文明引导员,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小荷”志愿服务队(现已是116支分队1.2万人的大型志愿服务联盟)。

  十三、乡村移风易俗

  创建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现象多有存在。

  创建后:开展新闻宣传、专题节目、文艺汇演和发放宣传手册等,吸引13.8万多人次参加。今年全市开展暗访928次,督促整改问题121个。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公示栏等建立道德点评台,组织现场评议510余场。开展“我为丽水助助力”小城镇文明行动集中整治15场,曝光农村不良之风典型933起,制止151户村民大操大办婚丧事行为,全市农村操办红白事费用减少近30%,我市“婚丧喜事约定书”等移风易俗创新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十四、城市内河改造

  (一)丽阳坑

  创建前:丽阳坑承载着几十年城市高速发展、人口急增的“伤痛”,成为市区最脏、最乱的黑臭河。

  创建后: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丽阳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3个、城中村4个和内河周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3个,共建成雨水管网50.8公里、污水管网55.7公里,新增化粪池1015个。丽阳坑水系整治后,丽阳坑入湖口水质“连升四级”,摘下劣V类“帽子”转为III类,水系全线向IV类水质逐步好转。河干净了、水变清了、鱼也多了,实现丽阳坑“水清、岸绿、景美、顺畅”治理目标,市区灯塔新村的“老丽水”们感叹:“30年前清澈的丽阳坑又回来了”。

  (二)好溪堰

  创建前:好溪堰水系经过3/4的丽水城区,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大量城市污水进入河道,好溪堰成为群众意见最大的臭水沟。

  创建后:2015年,启动了好溪堰水系整治工程,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环境治理、生态调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好溪堰发生质的蜕变,水质从黑臭变成为V类水。期间,共清理淤泥6万余方,治理河道长4.5km,集中治理水面4.6万平米,并先后投放20多万尾鱼苗用于治水。同时,通过水岸同治,打造内河花园,前来游玩赏花的市民也多了起来,纷纷为治水竖起大拇指。

  十五、道路改造提升

  (一)花园路

  创建前:原本宽敞的道路不再宽敞,没有渠化的交叉口成为交通瓶颈,部分未设置公交停靠站的点位成了交通拥堵点。沿街店面(餐饮、理发、洗车等行业)经营店主将排污管直接接入雨水口,造成雨、污合流,污染城市内河。

  创建后:沿街店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燃气管网连通,取消部分交叉口附近绿化。优化交叉口交通,增设公交港亭,扫除直道交通拥堵障碍,人行道、侧石花岗岩铺设改造,混凝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绿道增设与人行道改造。破损店招店牌、建筑立面整治,城市样板街闪亮登场。

  (二)中山街

  创建前:管线存在全线雨污合流,雨水管网设施老化严重,架空管线杂乱无序,大部分燃气管道未建成。大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绿化树种单一且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创建后:道路路面整体提升,强化人行、打造慢行休闲系统,视觉上有宽敞、开阔效果,历史街区风貌突出。强弱电架空线全面下地,空中管线交会现象不再有。市政基础配套改善完备,建设雨、污水管道,增设消防栓,新建燃气管,新建特色路灯。

  (三)大洋路

  创建前:大洋路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存在雨污合流,管道老化、碎裂,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等病害,影响沿街区域的污水收集和通行车辆的舒适与安全。同时该段道路雨水管径偏小,已无法满足区域排洪、泄洪要求。

  创建后:雨水、污水得到分流,城市最严重内涝得到治理,路面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增设了城市绿道,交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原双向二车道变为双向四车道,通行能力提高了一倍。

  十六、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

  创建前: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场所吸烟、宠物随地大便主人不处理等市民不文明行为多有发生。

  创建后:开展“烟头垃圾不落地”“‘微笑丽水’文明礼仪普及行动”“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志愿丽水” “排队守序我最美”“整治不文明行为我参与”等一系列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发布《丽水文明十条》,全国率先出台《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形成“小荷”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创建的不懈努力,公交车辆礼让行人率达100%,出租车礼让率95%,社会车辆礼让率90%。全国志愿汇APP志愿者活跃率丽水位列全国第二。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评价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逐渐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主动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标签: 道路;交通;安全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