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记者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张尚伟 叶礼标)46岁的青田人陈晓云在温州鹿城区开了一家酒庄,10月初刚开业,生意非常不错。他会给顾客详细分析红酒不同口感背后的成因。有顾客看他这么懂行,问是否是华侨回国创业?但他不仅没有在国外生活过,而且也是最近才系统了解红酒。
在青田,像陈晓云这样被误认为创业归侨的“行家里手”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当地一项人才新政:今年7月起,青田全力打造以青田红酒师、青田西餐师、青田西点师、青田咖啡师为主力的“青田西餐师”系列特色技能人才队伍。
学员们正在学习品酒。 拍友 洪贵平 摄
青田有33万华侨,吃西餐、品红酒、喝咖啡已经非常和谐地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大地方特色。特别是这几年,随着该县开展青商回归、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等工作,越来越多的华侨回乡创业,咖啡馆、西餐馆、西点房、红酒店成为创业首选。全县共有西餐、酒吧200多家,形成了西餐一条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建设欧陆风情小镇、咖啡小镇、世界红酒中心等,发展侨乡特色经济。
为解决相应的人才短缺等问题,今年4月,青田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农办等8家单位结合该县人才发展规划,分别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将“青田西餐师”系列纳入常规性人才培养。
“以前我也想去参加红酒方面的培训、考证,但这种培训班大都在上海、深圳等地,交通、住宿成本很大。”陈晓云笑着说,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自己对红酒知识知之甚少,以前对顾客只会说“这酒好喝,那酒不好喝”,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情况在县里其他西餐系列创业者、从业者中间较为普遍。
今年8月,“青田西餐师”首期培训班开班,报名火爆。上课在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方式结合理论和实操,邀请了国内知名培训机构、专业院校和企业单位的专家、业务好手来培训授课。
“每次培训,县里安排人员全程跟踪,使培训成效实现最大化。”县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詹武介绍,培训结束后,县里还引导参训的从业人员以“传帮带”等形式,带动一批从业者提升技术水平,打造西餐行业发展的骨干人才梯队和团队。
陈晓云之前已经卖了5年红酒,这种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品鉴红酒的学习,扭转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学员喝红酒只会“猛灌”的习惯,真正体会到品酒的乐趣。自己在温州的酒庄正在设计装修阶段,陈晓云马上对设计方案来了个大调整,增加品酒的场地,调整经营方式,提出“卖红酒要卖文化”。
“经过培训,我们红酒、西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视野更加开阔了。”陈晓云的同班同学、青田葡萄酒行业协会秘书长巫旭敏说,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青田的西餐系列行业的发展模式,“比如红酒,以前是哪个国家的华侨就专卖哪个国家的酒,都认为自己的酒才是最好的,‘各吹各’。上完课,大家知道了不同的葡萄品种、产区、纬度可以酿出不同口感的酒,适合不同的顾客,大家开始相互介绍、相互推介,变成了‘各帮各’。”
截至10月15日,全县共开展5期“青田西餐师”系列培训班,培训154人。其中,西点师一期26人,通过技能鉴定获证24人;西餐师两期70人,通过技能鉴定获证64人;红酒师两期58人,通过WSET(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品酒师二级考核55人。
来自深圳的WSET高级品酒师吴敏在青田呆了一个月,除了上课,还全面考察了青田葡萄酒行业发展情况。她说,国内还没有遇到像青田这样把葡萄酒、红酒师当一个特色产业和产业人才队伍来培育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