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赶海人
夕阳下,在宁海县强蛟镇加爵科村的海滨,当地村民正准备到海涂上捡拾毛蛤、花蛤、牡蛎等小海鲜。近日,受潮汐影响,下午至傍晚时分,宁海湾出现大片海涂,成为收获美味小海鲜的最佳时间。(尤才彬 严龙 摄)
记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去年我市渔区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而2013年时,这一数字还不到2.26万元,三年间渔民人均收入增幅逾30%。
以油补改革为契机,夯实基础,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去年实际完成投资1347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根据统计,去年我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05.12万吨,渔业产值128.23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3%。去年,全市各地获农业部渔业生产成本补贴资金9.12亿元,油价补贴中央统筹项目资金2.78亿元。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破解“短板”,促进渔业提质增效。三年来,全市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616万元,改造面积5.638万亩。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到去年年底,全市已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5家、核心示范面积7万多亩,辐射带动20多万亩,建成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渔业精品园52个。全大棚、工厂化的设施渔业成片推开,极大地提高了渔业养殖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并促进养殖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在宁海、象山等重点渔区,稻鱼共生(轮作)面积推广2500多亩,贝藻间养、多层级鱼虾蟹贝混养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6000多亩,“科技兴渔”成为渔区增收的重要“砝码”。全年我市开展新型职业渔民培训50余期,2800余人次。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明显加快,拓展空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