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乡村振兴看宁波”之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2018年02月26日 08:17:51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方敏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起,日报推出“乡村振兴看宁波”报道,展示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提质增效、促进民富村强、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涉农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面积大了,采光好了,居住条件不知比以前好多少。”言语间,满满的幸福写在海曙区龙观乡李岙村村民洪锡全脸上。这个春节,他搬进了敞亮的新居。崭新的联排农居,宛如苍翠群山中的一道风景,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品质完全不输城市的高端社区。

  “以前的李岙,房子破败,道路泥泞。”龙观乡村镇建设办王攀介绍,2014年该村开始以联户自建的方式推进新村建设。如今,270多套排屋和90套多层公寓拔地而起,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让山区村落散发迷人魅力。

  美丽乡村如此多娇,引得城里人向往不已。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但垃圾堆积和污水横流,曾是农村环境的两大‘痛点’。”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要改变千百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难度可想而知,但事关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事关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我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抓。

  2014年开始,我市投入资金73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治理村庄2139个。“溪坑水清路面光,阿拉常照最清爽!”横山水库上游的奉化区常照村,村内沟渠清澈见底。“以前污水直排,一到夏天蚊蝇滋生,还流进县江污染环境。”村党支部书记汪鑫说,“农污治理,是常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发令枪。”近年来,该村依托山水资源,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去年开始,我市实施农污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运行维护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覆盖面。”市农办社会发展处负责人说。

  在宁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跨入智能化阶段。每天傍晚,胡陈乡梅山村垃圾清运员金华飞开着智能清运车“走村”,村民听到音乐,将垃圾桶放至智能清运车的扫码区称重、读卡。一户一卡实名制,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可追溯。

  垃圾分类擦亮乡村秀色。目前,全市1025个建制村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红黑榜公开制、垃圾分类积分制、指导员入户讲解等创新举措名声在外。

  近些年,我市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安居宜居美居”“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四个专项行动联袂推进,从村容美到心灵美、从生态美到文化美、从人居美到乡愁美、从环境美到发展美,一批兼具“颜值”和“气质”的村庄脱颖而出。

  千余座渔排在海风中轻轻晃动,白墙黛瓦的村庄炊烟袅袅。象山县高泥村,诗画墙绘、园林小品和农居融为一体,滨海风情诗意流淌,渔歌唱晚翻开新的篇章。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创建象山、宁海两个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累计创建省示范乡镇22个、特色精品村62个;培育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30条、示范乡镇31个、示范村83个,和高泥村一样“形神兼备”的“明珠”遍布四明大地。我市还创新性地推动片区化、组团式创建,通过串联一个个“盆景”,打造具有浙东民俗风情的一道道“风景”。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重要抓手。但我市还缺少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不少地方仍停留在‘一处美’‘一时美’。”市农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村庄、农房、景区”融合建设模式,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拉高标杆,争创一流,以大景区大花园的理念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提高人居品质。


标签: 宁波;乡村振兴;生态;家园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