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现场有人席地而坐 “语文学习之道”讲座到底讲了些啥?
2018年06月19日 14:30:00 来源: 中国宁波网  

陈菊飞老师

  昨天上午,“宁波晚报公益讲堂”之“从中考卷谈语文学习之道”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三楼报告厅举行。只能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因听众太多而被迫加“座”。另据统计,到下午4点,已有51万市民通过宁波晚报新媒体平台观看讲座。讲座如此火爆,到底讲了些什么?

  语文,始终需要“文火慢炖”

  得语文者得天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语文学科是撬起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上午9点半开始的讲座,有不少家长9点就赶到了。

  记者了解到,听讲座的家长及孩子,约有五分之一为新初一学生,新初二、新初三学生逐级增多。因为主讲人是“出过考题”的名师,家长们多少有些期待。“希望听了这场讲座,孩子多少能开点窍。”一名新初二学生家长说。

  主讲人陈菊飞老师,不仅是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宁波市名教师、浙派名师(初中语文)培养对象、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宁波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还是多年中考命题、审题、阅卷专家。一开场,陈老师便“捏灭”了部分家长“急于求成”的期待。她说,想要通过一场讲座找到语文学习的捷径,这恐怕是要失望的。或许语文中的应试技巧可在短时内掌握,但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需要“文火慢炖”。

  她说,不少家长可能会觉得奇怪,孩子们在小学时语文成绩好好的,怎么上了初中第一学期,就考回来一个“68分”,全家崩溃。事实上,中小学语文学习有较大差别,只有跟上节奏,用对方法,才有望学好语文。

  在讲座中,陈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听众做了分享:一是从语文中考试题看评价发展趋势,二是核心素养要求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什么是语文”。

  历年中考题给了什么样的启示?

  今天起,我市启动中考批卷工作。中考语文卷如何,孩子们怎么应对才能拿到高分,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陈老师从历年的中考语文卷讲起。

  确定对联的上下联,并知晓如何正确张贴;汉字是以什么方式创造的;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大家司空见惯的宣传标语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修改……陈老师说,生活中的这些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语文考查的内容。

  结合实例,陈老师说,未来语文发展的趋势主要有六个:一是阅读文体的多样化与阅读路径的专业化发展;二是作文坚持思辨导向,贴合生活情境,呈现开放姿态;三是名著的真读要求与整体感悟的落实;四是分层评分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五是对语言表述要求的持续提高;六是对语境意识的进一步强调。

  以第五点为例,在学业考试的评价标准中,“表达清晰1分”“语言表达2分”“表达精当,语言流畅”“表达较准确,语言通顺”等要求频频出现,而这种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习惯中逐步培养。比如,“假如你打电话邀请小伙伴去当志愿者,但接电话的却是小伙伴的妈妈,你该如何表达?”这些生活化的考查题,都是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平时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习惯,决定了得分的高低。

  学习语文需用“正确姿势”

  语文需要“文火慢炖”,语言的积累和应用该如何做?陈老师说,要多读书,读好书(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书,跨学科、跨年代的书),泛读之后还要进行更多有益的思考。通俗的读物,如《草房子》,5个小时就能读完,但读完并不意味着就能在考试中取胜。阅读名著,要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同类合并、比较区分,以此来加深感悟、理解与积累。不注重这些读后的“消化”,阅读过的内容会因时间流逝而遗忘。

  在讲座中,陈老师还涉及中考卷中的“solo分层评价理论”,结合分层评分的五个层次,剖析了考查的实质是判断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即便涉及了部分技巧,陈老师还是强调:“阅读是根,听、说、写的能力是苗,根正才能苗红。”

  另外,针对中考卷中的大小作文,陈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学习建议。小作文为任务型写作,着眼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需要孩子们掌握“任务驱动+观点呈现+理由支撑”的技巧。而大作文更富个性化,问题更多,针对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选材,陈老师提出,要处理好选材“有意义”与“有意思”、“会联想”与“会假想”、“写实”与“写死”、“童稚”与“幼稚”的关系,并以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现场,陈老师还通过一场冥想,让孩子们了解“生活即作文素材”的道理,以缓解普遍存在的“素材缺乏症”。

  宁波晚报记者徐叶文/摄

标签: 老师;语文;讲座;宁波;报告厅;考卷;陈菊飞;家长;文火;听众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