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海外游子手绘《旧时故乡图》 再现1938年慈城风采
2018年09月26日 10:15:21 来源: 甬派客户端   记者 竺甜甜

《旧时故乡》图局部

  诗人的乡愁在文字里,画家的乡愁在笔墨中。

  然而,慈城这位游子,他既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却用文字和笔墨,将思乡之情化作一幅珍贵画作,让后人一睹了1938年故乡慈城的风采。

  他就是郑雷孙,人到耄耋之年,思乡之情难抑,坚持8年时间,在长期患病中一笔一画完成《旧时故乡图》,被称为慈城版《清明上河图》。

  一别故乡40年,满是乡愁

《旧时故乡》图局部

  郑雷孙老人生于1924年,童年少年都是在慈城度过的,曾先后就读于现在的中城小学和慈湖中学(当时为慈溪县初级中学),后考入广西大学机械设计专业。

  1947年,郑雷孙大学毕业,先在上海某公司工作,不久就被派往台湾基隆分公司。

  这一别故乡,竟是40多年。

  直到1988年和1993年,郑雷孙老人才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当年风流倜傥的风华少年,已是两鬓斑白的垂垂老者。

  孤身漂泊在外几十年的郑雷孙,曾言“经常在梦中想起自己慈城的老房子,醒来时枕头都是被泪润湿的!”

  郑雷孙说,他走遍名山大川,最终还是觉得生他养他的慈城最好,“慈城巴掌大的地方,却山川湖泊、平原沃野、铁道公路、寺庙道观、拱桥牌坊以及数不清旧宅大院应有尽有,历史又那么悠久,放眼整个中国也难得一见。”

《旧时故乡》图局部

  故乡的杂志勾起创作欲望

  在美国加州屋仑市,与女儿生活在一起的郑雷孙老人不止一次萌生这样的念头——这么好的故乡,为什么不将它画下来告诉儿女?

  赶上2005年秋天,郑雷孙的一个堂弟来美国探望他,带给他5本《古镇慈城》杂志。

  杂志所刊的《慈城山形水势图》、《民国三十六慈城(孝中镇)平面图》让他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那段时间,旅居美国的郑雷孙与居住在嘉兴的胞弟郑义生经常在电话里商量怎么构思和绘图。因为篇幅太大,最终哥俩商定,全图是按比例分割成数十幅小图,待每幅完成后再拼接合并、以鸟瞰的方式把慈城全貌反映出来。

  不久,当嘉兴的郑义生得知钱文华绘有《慈城宗族祠堂分布图》时,就马上兴高采烈地告知美国的哥哥郑雷孙,并把此图的复印件火速寄给美国。

  2008年,钱文华收到一张名为《旧时故乡》小样的手绘图复印件。

  这张缩小版宽0.30米、长0.50米许的慈城草稿图密密麻麻地再现了1938年的慈城景象。

(《旧时故乡》图局部)

  据钱文华回忆,其实当时郑雷孙还将这幅草稿大图分割成六十多幅小图,每幅小图又彩色复印多份,寄给了居住嘉兴的弟弟郑义生,嘱托郑义生除自己各留一份外,其它转寄给老慈城、老朋友、老校友,希望各位乡亲将图上有误的予以订正,而绘图上还遗漏的慈城重要寺庙、祠堂、店铺、桥梁、老宅等补在图上,并加以说明,由郑义生集中回收,再寄还给美国的哥哥。

  大约一年后,郑雷孙弟弟郑义生又辗转寄给钱文华一幅已补正过,描绘慈城通济桥周围景色的彩色复印件小图(是大图分割为六十多幅小图其中一幅),是郑雷孙送给钱文华的一份礼物。。

  《旧时故乡图》再现慈城旧貌

  而今,走进冯俞宅,仍能看到这幅按郑雷孙原图尺寸仿制的《旧时故乡图》。

  在这幅画中,田野山林之内、城郭四合的慈城古镇跃然纸上。数百幢房子、十余条街道、河流、桥梁乃至老树无不清晰可辨;如果用放大镜看,街上的行人宛然如真。

  “总的来说,基本和历史记载的慈城原貌一致。”钱文华告诉记者。

  《旧时故乡图》长2.4米,宽1.8米,慈谿县衙、慈湖、慈湖中学、孔庙、清道观、火车站等地标性建筑一目了然。

  《古镇慈城》的杂志主编钱文华先生是个“慈城通”,据他考证,“地图中标识的景物准确率达到了99%。”

  2013年6月,郑雷孙女儿第一次携父亲画作,按图索骥寻找故乡的印迹,大都准确无误,更觉得此画弥足珍贵。

标签: 故乡;慈城;旧时故乡;郑雷孙;钱文华;乡愁;笔墨;旧时故乡图;画...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