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慈湖人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开心用餐。(江敏摄)
海曙古林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正在打餐。(海明摄)
徐胜男制图
民以食为天。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转移,许多年轻人留下父母外出打工,致使“空巢”老人现象明显增多。由于缺少亲人照顾,一部分老人连“一日三餐”都很难得到保证。
为了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去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及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农村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截至2018年8月底,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已覆盖1538个城乡社区。
不同于城区,农村老年助餐的推进,依然面临着农村区域广、用餐人数分散、运营成本高等现状难题。这件民生好事,如何能办得更好,宁波仍在努力探索。
助餐配餐服务为村民打造幸福晚年
中午11时多,记者在海曙区横街镇爱岭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看到,午餐是鳗鱼蒸蛋、虎皮尖椒、虾皮汤,在这里就餐的老人吃得有滋有味。
“菜新鲜,量合适,味道也不错。”92岁独居老人严永方边吃边夸,3年前,当村里推出老年助餐,老人便报了名,“400元一个月,一日三餐,特别省心”。
爱岭村是个高山村,更是一个老年村,村里独居老人就有60多位。村主任严旭伦介绍,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村里每年要给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贴补5万元左右。
2014年,奉化开始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设老年食堂。大堰镇西堡岙村是该区第一个农村老年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个人出一点、能人捐一点、劳动自给一点”的开办方式,让村里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饭、吃好饭。
其他村纷纷效仿,大堰镇湖边桥村、谢界山村、万一村、柏坑村,萧王庙街道云溪村、青云村,溪口镇沙堤村,莼湖镇缪家村,尚田镇印家坑村,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等村落建立了老年食堂,为370余名农村老人解决就餐难题。
2012年,鄞州上李家村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2017年9月,云龙镇以上李家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于区内率先打破村域限制,向上李家周边的荷花桥、甲村、徐东埭等村推出跨村助餐配送服务。老人每餐花费不到6元,就能足不出户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服务推出后,就有40多名老人订购。
为了让助餐服务惠及更多高龄老人,云龙镇从镇情出发,做了一个整体布局和规划:在甲村片区,采用村级联建和单建居家养老食堂相结合的方式,除上李家村的跨村送餐外,对其他人口体量大,有单建居家养老食堂条件的,鼓励引导所在村单建食堂。在云龙片区,针对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推进“云享晚年”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云达社区中心食堂两个点,作为跨村社居家养老食堂。
镇里还制定了一套扶持发展政策,鼓励各村社单建或联建居家养老食堂。对于初期投入的建设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除上级补助外,剩余资金由镇级财政给予50%补助。
目前,甲村片区,甲村和石桥两个村级单建居家养老食堂相继建成,于今年6月推出助餐配送餐服务,两个月后,报名老人比初期增长40%。陈黄村高标准设计的村级居家养老食堂已基本建成,设计容量最多可服务100位老人。云龙片区,目前处于过渡阶段的阳光家园食堂可为园馋、前徐和冠英3个村的高龄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在建的“云享晚年”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月份投用后,服务可进一步扩展至周边五六个村。中心镇区,云达社区中心食堂将完成“兜底任务”,为剩余五六个规模较小的村(社)提供居家养老助餐配送餐服务。
这是我市推进农村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的一个剪影。
据悉,目前,我市农村各照料点配置有老年食堂、助餐点的,基本做到有明确的标识牌。此外,通过广泛宣传、张贴告示等形式,让老年人知晓哪儿有助餐服务;建立了助餐服务的老人就餐名册、餐次、收费标准、邻里协助协议以及热心人士捐赠等台账。
就餐人数分散农村老年助餐推进有难度
吃饭难问题,似乎不难解决。但据记者调查,不同于城区,在农村地区开设老年食堂,仍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观念。2009年,我市一个区民政部门曾在区内农村做过调研,问题只有一个:假如村里办了老年食堂,每天会来这里用饭吗?结果有点让人错愕,回答“会”的老人屈指可数。
“观念是最主要的障碍。”民政部门负责人说,一来,农村养老主
要的还是靠儿女,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二来,不少老人觉得花钱在外面吃太浪费,自己在家有时一碗米饭一块咸豆腐就可以对付,即便炒个菜,菜地里拔些下锅就可以了,吃不完还能留到下餐。“这样的观念,是影响老年食堂‘客源’的重要原因。人少,食堂就难以长期稳定运作。”
虽然那次调研离现在已有不少时间了,但这样的观念目前在农村仍占主流。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个老年村,村里居家养老站点配置了助餐服务,一日三餐13元,前往就餐的老人只有10来位,而村内70岁以上老人有200多位。
其次是地理区域等因素。农村区域广,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同时,农村地区的餐饮配送体系不发达;此外,农村老人收入普遍不高。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配送能力,是一个难题。
采访中,一名乡镇的养老工作负责人坦言,在区域性中心建设老年食堂,向周边辐射,这一模式可能更适用于城区,或相隔不远的农村。“从我们镇中心到辖区最远的村落,开车至少要半小时,如果是冬天,刮风下雪,路不好走,菜也容易凉。”这名负责人说,若在村里设老年食堂,至少得请两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买菜做饭,食堂的运营基本靠上级补助和村集体经济来维持。
此外,和城区不同,在一些农村地区,很难实施“共享饭堂”,比如周边单位、企业提供就餐服务,以社会化运营来保障老年助餐服务。
再者,依然是运营经费缺乏。农村老年助餐采取的同样是非营利模式,老人支付的餐费只能覆盖食材成本,不包括配料、人工、水电气等支出,加上就餐人数有限,运营艰难,有的甚至入不敷出。
有助餐点负责人坦言,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内的各种硬件设施,一次性投入尚可使用数年,但是像老年食堂这样每年要数万元补贴进去,对村里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压力。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运营老年食堂,是摆在村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民生题。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可不拘一格
下午4点半,家住江北洪塘宁静小区的90岁老人王春潮来到小区门口的老年食堂:“我来吃了好几天,菜蛮好的,也很干净,家里不用做饭了,省事。”
宁静社区是农民安置社区,老年人多,70岁以上的有300余人。据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金龙介绍,宁静社区老年食堂今年9月开始试运营,目前提供周一至周日的午餐和晚餐,每餐一荤一素一汤。
“这一模式适合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需求旺盛的社区(村)。”江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而居住比较分散的老人,就餐问题的解决,可以不拘一格。
江北邻近英雄水库有4个村,公有村、南联村、五联村和金沙村,因老人就餐需求有限,一个村建一个老年食堂不太实际,但该区域生态优美,游客不少,镇里相关部门便萌发了一个设想,能否将老年食堂纳入刚建立不久的游客接待中心的服务范畴。
如何让助餐服务惠及更多农村老人,宁波一直在探索,不曾止歇。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多村联建、集中配餐,在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配置老年食堂,引导养老机构、医院食堂为周边村里老人提供助餐,协议委托辖区餐馆送餐、邻里结对包餐等,农村老年助餐模式百花齐放。
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守护,也让老人的脸上常常挂满笑容。在古林镇,由众多爱心企业家建立的“林基金”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吃饭、看戏等温暖服务细水长流。各乡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群体力量,除了爱心捐赠,有的开辟“爱心菜园”,由志愿者和党员干部负责耕种,新鲜蔬菜免费提供给当地的老年食堂;有的积极发展公益性岗位,组建志愿队参与到居家养老助餐服务中。
目前,我市农村老年助餐的覆盖率正稳步提升,但相比城区的基本全覆盖,有一定差距。据悉,接下来,我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完成乡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食堂建设任务,总结推广我市优秀老年食堂经验,深化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广州的老年助餐配餐服务
2016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市中心城区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范围、外围城区20分钟至25分钟范围建设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同时,广州出台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长者助餐配餐服务指引》等相关文件,解决政策、相关配套和场地等问题。
广州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大配餐”服务,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形式,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合理的助餐补贴,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助餐配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积极引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资源,市慈善会发起“爱心午餐”计划、南沙区借力“南沙时间银行平台”发动志愿者参与大配餐服务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公益慈善助老模式。(王佳整理)
灵活助餐,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老年人的一日三餐问题已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
相较于城区里的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助餐工作更难做。城区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养老金收入足够开支他们的一日三餐,所以城市社区搞老年食堂,响应的老人就多。农村老年人尤其是山区里的老年人,居住分散,收入较低,政府和村又没有过多的资金补助,村里要建设老年食堂困难就会多一点。
在我看来,农村老年人助餐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身边缺人照顾,要保证一日三餐确非易事。我曾随市直机关到一山村送温暖,村书记告诉我们,村里一些老人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很少有一日三餐按时吃的。而且,一些农村老人至今还保留着用柴火烧饭的习惯,这对年老体弱、身体有病的老人来说,是个安全隐患。
要做好农村老年人的助餐工作,关键是在“灵活助餐”上做文章。像这几年我市各地探索的多村联建、集中配餐,在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配置老年食堂,引导养老机构、医院食堂为周边村里老人提供助餐,协议委托辖区餐馆送餐、邻里结对包餐等,都是“灵活助餐”的丰富形式。只要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就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安享晚年。 李国民 记者王佳 通讯员任春 梅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