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残疾人就业创业:直面市场奔向新蓝海
2018年12月19日 09:45:34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学员在制作版画。

  残疾人技能大赛现场。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亮点纷呈。2016年,我市首开残疾人公务员单招单考先河,机关单位连续三年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8名,招录人数居全省首位;今年截至目前,我市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达92.06%,列全省第一;本月初,海曙区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全市唯一一家。

  然而,残疾人在就业创业方面仍存在特殊困难和障碍。如何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之路,成为助残工作的难点,也是助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客观因素叠加

  造成残疾人就业瓶颈

  我市有36.6万余名残疾人,超过全市总人口的6%。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为92.2%。“不过,残疾人就业创业还存在较多瓶颈,主要是用工单位、残疾人自身、社会环境和政策难点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宁波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整体而言,就业市场上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少,而一些招工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意愿不强,排除岗位不适合残疾人的因素,更多原因是对残疾人就业存在一定的偏见,怕担风险、不好管理等。“录用残疾人付出的工资、保险等劳动成本和健全人一样,而得到的单位效益相对来说要低一些。”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董一斌告诉记者,目前宁波一些外资企业如欧尚超市,积极主动录用残疾人,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从残疾人自身来说,其就业创业能力普遍偏弱、认识水平不高。一方面其技能缺乏,创业初期资金缺少、项目难找,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偏弱;另一方面,其竞争意识不强,等、靠、要的心态比较普遍,有些家庭还存在过分保护现象。“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残疾人要和健全人同场竞争,基本没有优势。”董一斌说。

  同时,全社会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残健融合发展的理念还有待深化。

  此外,残疾人就业补助政策亟须改进。据悉,目前残疾人主要在福利和工疗企业集中就业,其余则按比例分散就业。而福利和工疗企业较少,如海曙区只有5家工疗企业享受国家退税政策。

  从“输血”到“造血”

  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解决残疾人就业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搭就业平台、建孵化基地、举办各类培训,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2015年11月,海曙区率先出台了目前全市唯一一份由财税、人社、民政、市场监管、残联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在促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创新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鼓励残疾人创业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奖励等。

  海曙区已经设立了10家残疾人扶贫基地、13家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5家工疗车间,并与近500家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力度,对首次创业的残疾人给予2000元至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带动区域内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创业者,给予6000元/年的“带动就业”补贴。下一步,海曙区还将出台区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创建管理暂行办法》,对辅助性就业机构、扶贫基地建设标准、日常管理、政策保障、考评分级等一系列问题予以明确。

  从市级层面看,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宁波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残疾人电商就业创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出各种惠残政策和举措,如将“新增1000名残疾人就业”纳入2017年民生实事工程。自2014年建立“每月15日”专场招聘会常态化就业服务机制,至今已举办52期,共邀请用人单位1462家,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12306个。

  除了政策性“输血”帮扶,搭建孵化基地和就业平台,积极开展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造血”,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我市已建立服务残疾人就业创业机构144家,服务残疾人超过3000人,建立农村种养殖业扶贫基地136个,创建残疾人电商孵化基地10个、残疾人文创孵化基地3个。创建“宁波市梦想湖畔残障人就业创业基地”,打造了“静默咖啡”“静默茶艺术”“衣循环”“盲人客服”“黑暗空间”等多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项目。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培训听障人士172名,其中41人实现对口就业,13人实现自主创业;培训盲人30人,10名盲人实现全职就业。

  2016年年初,“宁波涌爱公益助残中心”开发出“涌爱公益”助残平台,运行至今已收录残疾人各类手工作品200多件,实现销售额30万元。

  宁波市残联就业中心创业指导部还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残疾人就业紧密结合,引进建立“蒋奶奶”布艺制作、泥金彩漆等辅助性就业产品和项目,累计开展各类自助就业创业培训36期,培训学员497人次,让接受培训的残疾人通过非正规就业方式和居家就业方式实现就业。

  敏锐感知市场需求

  打造残疾人创业新蓝海

  在我市,一些残疾人或机构抓住时代发展潮流和市场需求,在创业和引导就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近日,海曙区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先后获得2018年浙江省文创助残创业创新比赛十佳和首届浙江优秀慈善微电影两项省级荣誉。该中心负责人莫益民在分享经验时表示:“许多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了技能,同时要面向市场,敏锐感知市场需求。”

  莫益民介绍,该中心在开展残疾人帮扶中发现,许多助残公益机构存在小而散、资金有限、产品附加值低、无市场销路等问题,这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也无法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在许多人对宁波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海鲜等土特产上时,我们感觉‘旅游文创’大有发展前景,于是邀请美术、营销等专业人才加入,既填补旅游文创的空白,又帮助残疾人掌握技能,实现就业创业。”

  如今,该中心已开发出版画、雕刻、绘画、拓印等四大类30余种文创项目,建立了美术、布艺、饰品、鞋帽等10余个延伸产品体系,其文创产品被用作宁波外事礼品。近两年来,该中心累计培训4200人次,入驻孵化机构75家,提供见习岗位350余个,带动创业就业227人,项目孵化率超过70%。

  33岁的青年肢残企业家徐庞在海曙投资建设了近2万平方米的“住创空间”,如今已成为创客人才的慢生活园区,他在南塘老街开设的“正房客栈”也成为各大旅游APP上的网红民宿。在徐庞看来,“创业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资金、技术、能力水平都需要不断累积和提升。”

  除了旅游文创产业,近年来,电商等互联网行业也为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新蓝海。在2018年宁波市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何宁带领的运营珠宝翡翠类销售的“轮梦助残电商”、李春根带领的“膏老大黑膏社交型电商”两个残疾人电商团队与46支健全人队伍同台竞技,分获二、三等奖。

  “膏老大黑膏社交电商”创业团队今年产值预计有200多万元,并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网点1000多家,为残障人士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轮梦助残电商”团队成员全部为宁波脊髓损伤高位截瘫伤友,他们还积极发掘本地伤友的资源,优先为残疾人伤友提供销售平台,该团队负责人何宁通过电商营销平台,让更多脊髓损伤伤友找到工作、找回自信,实现了自我价值。

  海曙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认为,电商领域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创业就业,更适合残疾人。目前,该区正在与相关创业团队对接,拟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电商园区,设计一套孵化残疾人在电商领域就业创业的“海曙模式”,力争让残疾人就业创业由“盆景”变为“风景”。

  宁波日报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陈亮 牛逸群

  图片由海曙区残联提供

标签: 残疾人;残疾人就业;助残;创业;电商;海曙区;五谷画;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