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艺术家驻村”激发出村民内生动力
2019年06月24日 07:55:22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杨静雅 朱立奇 崔引 通讯员 陈云松 麻子明

  “设计师来了,乡村热闹非凡;设计师走了,乡村回到从前。”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烦恼。

  “政府大量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往往村民参与性不强,政府‘输血’没有达到‘造血’的目标。”这是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的烦恼。

  “艺术家驻村”在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的实施,解决了丛志强和李贵军的烦恼,也探索出了一条艺术家以设计项目为载体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全新道路。

  两名妇女办起家庭艺术馆

  悠闲地躺在猪食槽里的绿植、快乐地长在竹筒里的野花、随风在树藤上摇曳的竹筒风铃……日前,记者行走在葛家村时,不断地看到加入了现代设计理念的景观小品。

  在幽深的小巷里,记者看到一块“仙绒美术馆”的指示牌,好奇地走了进去。

  中间一间屋子的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美术馆主人叶仙绒热情地介绍起来:墙上的书法作品分别由她的儿子、孙子、外甥书写,儿子在县城里教书,孙子和外甥还在上学,他们都喜欢书法。她说,丛志强老师带着学生在村里搞景观设计,鼓励她办家庭美术馆,她便将这些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墙上。

  右边一间屋子里展示着叶仙绒一家的老古董:祖上传下来的千工床、自己娘家陪嫁过来的“十里红妆”、丈夫使用过的电工器具、爸爸妈妈穿过的手工布鞋……每一件物品都有一段故事。

  “叶仙绒这个美术馆,成了我们村的景点,城里人到我们村住民宿,一般都会到这里来走走。”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自豪地说。他还建议记者去看看村里另外一名妇女办的布艺馆。

  记者随他来到一个门口写着“桂语7号”的小院里,只见墙上挂满了布艺品,有憨态可掬的大象、古灵精怪的小老鼠、活灵活现的长颈鹿……女主人袁小仙领着记者走进她的工作室,里面放着一台缝纫机,这些可爱的布艺作品都是她用缝纫机做出来的。

  “我在给丛志强老师和他的学生做饭时,常听到他们讲艺术设计,就让我上六年级的小儿子画了图纸,我根据图纸慢慢做起了布艺小动物。”袁小仙说,丈夫见她在庭院里挂起了布艺作品,也到山上砍来竹子做成竹筒花盆,种上了花,家里就成了一个鲜花盛开的布艺馆。让袁小仙颇为自豪的是,常有游客要买这些布艺作品和竹筒花盆。

  一个艺术家团队激发出村民内生动力

  “我们村的改变,与丛志强老师和他的学生到来有很大关系。”葛海峰说。

  今年春天,宁海县正式推出了“艺术家驻村”活动,向全球发布艺术家“招募令”,以补贴经费、筹建工作室等方式促成一批国内外艺术家与宁海的村庄结对共建。丛志强的团队被安排到了葛家村。

  4月5日,丛志强和他的3名研究生拉着行李箱来到了葛家村,和村民同吃同住。

  之前,丛志强团队做过国内不少农村大项目,往往是政府拿出很多钱请他的团队搞设计,请城里的施工队按设计图纸施工,但村民们觉得这景观是政府造的,和自己无关,也不主动养护,景观过不了一两年便一片破败。“虽然赚了一点钱,但没有成就感,我感到单纯依靠输血式的外生驱动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丛志强说,他想在葛家村进行一次全新的探索,以设计项目为载体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要激发内生动力,就得先抛砖引玉。

  丛志强见葛家村山后石头遍地、毛竹成片,便和村里几位老人一起设计了一把以石头和竹子为原料的椅子,这椅子可坐、可躺,放置在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点,村民非常喜欢,叫它“人大椅”。

  “砖”抛出去了,果然引来了“玉”。村民葛运大模仿“人大椅”,又进行了创新,在自家门口的古井边做了一把。

  还有好多村民找丛志强,想将自家附近的空地美化一下。村民们说了自己的需求,丛志强和他的学生只需点拨一下,村民们就心领神会。一些以前做过木匠和石匠的村民把自己的老手艺又拾了起来,在村里一块块空地上填满了自己的作品。村民们对丛志强说的话,也从刚开始时的“我很笨,我做不来的”慢慢变成了“做做试试”“挺有意思”。

  丛志强团队全过程以村民为主体进行引导,真正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根据需要设计景观,养护景观。驻村的短短13天时间里,葛家村村民完成了八处空间改造。

  村民有了生生不息的创造激情

  丛志强团队的艺术启蒙让葛家村村民的创造力与审美力显著提升。丛志强说,他在葛家村驻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村民和团队一起设计、一起施工,团队走了,村民还能不断地设计和施工。

  村民娄丹露家的门厅有很多藤条,她在毛竹里悬上铃铛做成竹风铃,挂在藤条上,给这个景观取名“藤下竹音”。

  村民葛万永家门口有一棵桂花树,他用石头在树下垒出了圆形石凳,给这个景观取名“桂香茶语”。

  村里得有个儿童乐园,村民用石头垒出了休闲区,多变的图形、缤纷的色彩,深受孩子们喜爱。

  村里得有个谈天说地的“村庄客厅”,村民用毛竹与石块垒起了公共桌椅。

  ……

  李贵军说,丛志强在葛家村的实践证明,艺术家和村民协同设计,将艺术融入生产生活,必将激发出内生动力,让村民充满自信,收获的是幸福感、成就感!

  宁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秀高也高度评价丛志强在葛家村的成效。他说,丛志强团队进村后,不仅美化了村容,还将艺术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乡风文明。

  6月14日召开的宁海县艺术振兴乡村工作大会提出,三年内,全县要引进培育驻村艺术家200名以上,驻点结对村达到150个以上。会后,丛志强对宁海县所有村的村主任进行了培训,讲了他激发葛家村村民内生动力的经验,赢得阵阵掌声。

  号角已吹响。如今,越来越多像丛志强一样的艺术家,开始进驻宁海乡村。

标签: 村民;丛志强;团队;景观;宁海县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艺术家驻村”激发出村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