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让异乡客变自家人
慈溪“和谐促进会”吸引10万外来人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19年07月17日 06:37: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晶晶 陈醉 市委报道组 邵滢



  “和促会”会员走村串户开展环境整治宣传。

  浙江在线7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陈醉 市委报道组 邵滢)日前,慈溪对外发布的一组数据引来关注:在大量制造企业进行机器换人、智能改造的背景下,截至目前,全市流动人口数量同比增长5万余人,达到107万人,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维持在105万人。今年上半年,当地无一起与流动人口相关的重大刑事案件、大型矛盾纠纷。

  慈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并非一日之功。10多年前,因互不信任、难以融合,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常常发生矛盾,慈溪探索设立村级“和谐促进会”,促进新老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10多年过去了,“和谐促进会”已经覆盖慈溪所有村(社区),吸引近10万名外来人口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它的作用也不再仅限于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更包括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以及参与村庄议事、助力乡村振兴。

  “愿把他乡作故乡”在这里已不是梦想,而成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象。

  以外管外——

  捅破“不信任”的窗户纸

  夏日午后,慈溪掌起镇陈家村,村民陈国娣老人坐在楼前,见有客人,一位年轻妇女忙从屋里搬出椅子。看熟络程度,还以为是老人的孙女,一问才知道,她叫刘英,只是老人的房客,在附近的家用电器厂上班。陈国娣家,像她这样的房客有六七人。

  陈家村面积不大,只有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75人。但因地处镇政府所在地,又毗邻打火机生产基地、计数仪表生产基地,这里的流动人口数量常年高达7000余人。

  贵州、安徽、山东、湖北……来自天南海北、说着不同方言、有着各自生活习惯的外来人员,与本村人口共处一地,使得这里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元。对于村两委、甚至掌起镇相关干部来说,实现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口平等和谐相处,需要非凡的智慧。

  事实上,慈溪也经历过矛盾多发期。2005年前后,当地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村民、村民与外来人员、外来人员之间,一度频发劳务、邻里、债务及交通事故等纠纷,每年多达五六百起。

  “面对持续增加的外来务工人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我们都没做好准备。”慈溪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局长罗炯颇有感触,“此前,无论是户籍登记、还是人口状况记录,实行的都是‘排、查、问、防、看、管’等方式,既难以体现尊重、关爱,也容易造成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之间的隔阂,必须创新理念,将外来人口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新老居民之间互信、互惠、互助关系。”

  正是抓住了这一痛点,2006年4月,慈溪在掌起镇陈家村、坎墩街道五塘新村率先成立了“和谐促进会”。会长由村党支部(总支)书记兼任,副会长则由一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担任,同时根据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划分片区,推选会员中积极分子担任组长,分管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排查等工作。

  “本村村民之间有纠纷,村委会去调解。外来人口之间有口角,‘和促会’来解决。本村村民与外来人口之间有争端,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着办。”掌起镇“和谐促进会”副会长吴立彦说,老乡服务老乡,老乡管理老乡,知底细,易沟通,也更能引起情感认同,外来人员遇到困难有人帮忙,碰到分歧有人调和,不少矛盾纠纷都在萌芽阶段得到化解。

  前不久,四川人小江在帮一户陈家村村民做室内装修时,从木架上摔下来骨折了,小江与房东、工头因“两万多元医疗费谁来付”的问题,差点闹上了法庭。后来,吴立彦与湖南人吕建新、巴里村村民虞跃凯组成的调解委员会多次上门沟通,让三方各自阐述自己的心声,情绪一点点缓和,最终达成了和解。

  如今,从两个村庄起步,慈溪全市347个村(社区)已全部组建“和谐促进会”,参与企业200余家,参与外来人口10万余人,累计化解各类矛盾3万余起,2018年的纠纷事件相比2007年下降70%以上。

  互促互融——

  让人人都有获得感归属感

  自从当上附海镇东海村“和谐促进会”副会长,湖南邵阳人向玲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最新的一本上,记录着两年来发生的“大事”:结束打工生涯,开始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冲床加工厂;2018年3月,成立“向玲志愿者服务站”,带动235名志愿者为外来人员提供就业、租房等服务;慈溪出台外来人口量化积分制度,借此,儿子顺利在镇里中学入了学。

  到慈溪打拼21年后,他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这里的新居民了。“以前总觉得是个过客,来了就是赚钱,连买凳子都挑塑料的,因为过不了几年就得回去。”向玲说,现在,他开始习惯称东海村为“家”。

  与陈家村同样,东海村是典型的城郊接合村,不到5公里的狭窄区域内有本村村民4000余人,流动人口1万余名。企业家、务工者、小商贩……多种职业衍生出的不同群体,在这里演绎出纷繁的诉求。

  常常与人打交道,罗炯发现,在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种种讨论中,人们有时更倾向于谈秩序稳定,却忽视了释放社会活力以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要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于经济得以发展、诉求得以满足,让外来人员同样成为城乡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和参与者”。

  为外来人员提供充满活力的就业创业环境,是慈溪的头等大事之一。一项名为“新市民素质提升”的工程已连续实行了7年,每年都有10万名新来务工人员借此获得综合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提升职业与生活适应能力。据统计,截至目前,慈溪已有1万多名外来人员走上了企业生产、财务和经营等管理岗位。此外,7000多名外来人员通过金融、人事部门提供的最高额度100万元的贷款项目,办起了企业、商店,拥有了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

  运行近10年,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逐步下降的同时,“和谐促进会”会员们工作却更忙碌。从2015年开始,慈溪陆续在全市建立504个需求服务站,进一步推动村级“和谐促进会”向社会服务组织转型,开展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信息沟通、组织活动等项目。

  走进位于东海村村委会大楼的“向玲志愿者服务站”,占地60平方米的大厅内,来往人员络绎不绝。有人初来乍到,脸上带着急切,期待能打听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人定居多年,准备让孩子到慈溪上学,正在咨询政策;有人小有成就,计划在此落户,申购一套人才公寓……

  这些年,村里投入资金新建的图书室、运动场、文化礼堂等公共设施,本地村民与外来人员同样享受。为照顾外来务工者家庭孩子教育,“和促会”还与村两委联动,专门招聘教师,开设了假日学校。“村里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人人都有获得感、归属感。”东海村党支部书记陈孟达说。

  入夜,附海镇工业园区灯火通明,仍有企业在加班加点。东海村没有像传统乡村一样回归寂静,它的另一种样子正要揭开面纱——村口广场上舞者翩翩,附近杂货铺挨着餐饮店,吸引着人们光顾。

  在一间间热闹非凡的店铺中,四川人马宏的小吃店,不过是其中不太起眼的一家,但客人来来往往,他忙得脚不沾地。今年3月,他从另一个城市搬到了附海,租了30多平方米店面,眼下生意有了不错的起色。

  尽管刚在这里生活几个月,但这里的一切已经让人感慨。“从找店面到工商注册,再到寻货源,‘和促会’帮了不少忙。”马宏说,在这里,不管本地人还是外来者,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他渴望留下。

  人人都能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不就是社会和谐有序的活力源泉么?

  “村里维护环境卫生不容易,杂货店、餐饮店店主都得承担起责任来。你们知道,现在请一个环卫工,一个月都不止2000元。”

  “做是要做,怎么做合适?还要商量出个方案。”

  “对对对,平时也辛苦你们多做做其他租客的思想工作。”

  这不是简单的唠家常。6月中旬,9位外来人员代表在坎墩街道坎西村村委会大楼的会议室坐定后,便进入议事状态,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了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议题。

  9位代表,来自安徽、河南、贵州、四川等9个省份,由坎西村4900余名外来人员共同推选、投票选出。除了每月召开一次议事委员会,向村委会提交建议、议案外,他们还定期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外来人员与本村村民共同参与交通劝导、治安巡逻、出租房管理等活动。回忆起两年前第一次参会时的情景,安徽阜阳人范德法至今还觉得有些“神奇”,“外地人管本地人,这事说出来都没人信。”

  事情的起因,说来简单。2016年年末,经过村级“和谐促进会”10余年努力,慈溪已经和外来人员形成了彼此依存、不可或缺的共生关系:务工、经商者在这里寻求更好的生活,同时也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乡镇、村庄、社区则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给务工者提供发展的平台与资源;劳资、工商等纠纷事件逐年减少,社会稳定有序而充满活力。

  然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的推进,村庄、社区事务增多,外来人员与本村村民又缺少协同治理机制。“平日里,居住着近8000人口的村里,环境卫生、治危拆违等大事、小事全靠20多名村干部、网格长推动,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坎西村党支部书记马群感叹。

  在“和谐促进会”下设置“新村民议事委员会”的意见,一提出便受到了热烈响应。“要让新老居民真正融合,就要把他们共同生活的村庄作为整体来系统谋划,充分调动多元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相互认同的社会共同体。”罗炯说。

  个体户陆明星、企业管理人员张孝伟、园区工人陆培峰等很快脱颖而出,成了议事委员会的新委员。两年多来,在他们的建议推动下,出租屋灭火器配备、村庄公共厕所扩建、河堤加固、村道拓宽、店铺门前卫生“三包”等议案,一项项商议、解决。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曾以“脏乱差”闻名的城郊村,一跃变成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新村民议事制度也得以在慈溪全市推广,1388名新村民成了村庄、社区发展的新生力量。

  一个有趣的场景是,在坎西村,2017年初第一次列席村民代表大会时,新村民自动抱团,坐在了角落,老村民眼里则满是好奇与质疑。但现在,每次会议,大家穿插而坐,随意且自然。

  融合,则亲善。在慈溪,崇寿镇傅家路村是出了名的“文艺村”,村里的文体队伍五花八门,有腰鼓、排舞、篮球等10多支,无论是本地村民和外来务工、经商家庭,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参加。去年镇里组织运动会,他们一起买服装、练舞蹈,朝夕相处、凝心聚力。

  在此居住了14年,当了4年傅家路村“和谐促进会”副会长的陈峰告诉记者,在他生活的片区,本村村民有事,也常常打他电话,无论哪家办喜事,他都在被邀请名单上,“真正从外来者变成了自家人”。



  慈溪市坎墩街道坎西村邀请新村民代表参与村事共商。



  “和促会”会员参与交通事故后续理赔调解。

标签: 慈溪;村民;和谐;和谐促进会;促进会;人口;会员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nbnews/201907/W020190717267474291661.png

慈溪“和谐促进会”吸引10万外来人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