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历代中医的甘为人梯 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
2019年08月19日 08:11:24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陈琼文

王晖(右三)医生坐诊,每次都有很多学生围坐在旁边。

  宁波中医历代名医辈出,中医技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师徒传承、祖传口授是几千年来中医传承的最大特点。

  70年来,为了让历代甬上名医的精髓发扬光大,“师带徒”这种中医的传统传承方式焕发了新的光彩。正因为历代甬上名医的毫无保留,甘为人梯,才使得千年岐黄之术得以薪火相传,惠泽百姓。

  以一带多、以点带面,实现开放传承

  每周三上午,是市中医院王晖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开诊的日子。这个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是我市首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王晖,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年,擅长运用气病理论诊治内科杂病,在省内乃至华东地区都具有较高声誉。

  和普通的诊室不同,王晖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的主诊室里,放着一张可供8至10人使用的长桌,桌上摆着4台电脑。有患者前来,王晖医生会和徒弟一起围坐在桌旁,最多时会和十几位徒弟围坐一起。而在对面的示教室里,还有几位前来观摩的医生。他们虽然不在诊室里,但通过教室的大屏幕,能清晰地看到王老在主诊室如何问诊搭脉,如何开方子,比在现场看得还清楚。

  有患者前来时,学生先问诊,王晖在一旁听。看完一个病人,王晖不急着开处方,而是围绕患者的情况开始向几个徒弟轮番发问。听完学生们的回答,再作针对性讲解,然后才为患者开方子。一位患者的看诊时间,要十几分钟。

  开放传承是王晖名老中医工作室的一大特点,在这里,没有门户之见。不止是王晖的入门弟子,只要是想向王老学习的,工作室都敞开大门。

  宁海西店卫生院的年轻中医胡逸邦,不是王晖的正式弟子,但每逢周三上午王老坐诊,他都跟着旁听,像这样已经雷打不动坚持了5年多。

  “这5年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胡逸邦说,王晖会让身边每一个人都有探讨和判断的机会,他最后把关讲解。“每次跟着坐了一上午的门诊,都像听了一堂珍贵的中医课,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胡逸邦把从工作室里学到的宝贵经验带回自己的岗位上,尝试着用在患者身上,获得了不少当地患者的好评。这也坚定了他不管多难都坚持跟着王晖老师学习的决心。

  传授医德、学术和医技

  王晖选徒,德是评判的第一标准。王晖把德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除了考察学生的品德,第二还要看灵性。王晖带徒,先要让学生拥有原创的思维,中医对生命健康、疾病防治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方法。当一个好中医,首先要学会从整体、从恒动变化来观察人的生命过程。

  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的龚文波,跟随王晖学习了10年,如今他已经是主任医师,但只要有空仍跟着老师坐诊。龚文波说,跟着王晖老师学习多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看病,是看生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病。

  王晖弟子张业则认为,跟随老师学习多年,不止是被老师的医术折服,更钦佩老人严谨治学的精神。“王晖老师都80岁的人了,我们的文章,他连标点符号都会仔细修改。王老的教学还非常注重学生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和背诵,同时着重于培养学生灵性,使学生成为具有‘懂、通、悟、化、达、升’的传承型和创新型中医人才。”据了解,他早年中医班的学生很多都已成为中医骨干,对王老师的背诵经典要求之严记忆犹新,也由衷表示受益良多。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而工作室的模式突破了以前一对一的传授方式,实行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员,尤其是一些基层医生可以从师于名老中医。”王晖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工作室历年来培养了多名浙江省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浙江省基层名中医以及数十名正高及副高级中医药人才,接收培养百余名省内外进修、研修人员。

  中医药传承创新一直在路上

  据宁波市卫生志记载,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传承陆氏伤科的经验,浙江省卫生厅和宁波市卫生局先后派浙江中医学院沈敦道老师、宁波中医院叶海医生跟随陆银华学习。

  1982年在湖南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之后,市卫生局还曾为宁波市中医院钟一棠、张沛虬、刘中柱、宋世焱,余姚市中医院赵炯恒这5位省级名老中医,配备助手共11人,订立了带教与继承合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挖掘我市中医传统,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示,市卫健委出台了《宁波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各中医药传统特色学科历史发展脉络和传承世袭图谱得到基本厘清;历代学术思想、学术理论、临床经验、诊疗技术和经典名方得到全面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符合自身传统的特色学术流派初步形成;传承人才团队、传承工作室和中医特色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传统特色中医药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疗效和在群众中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还包括要建成标准化名中医工作室50个以上。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和技艺,一直在路上。


标签: 中医;工作室;医生;中医药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历代中医的甘为人梯 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