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海关:助力外贸从“小舢板”到“万吨轮”
2019年08月20日 08:08:56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董娜 孙佳丽 通讯员 蒋丹蕾

1950年6月23日,《甬江日报》刊登《宁波海关奉令管理往来舟山群岛货运》一文。

  8月18日晚上,凉风习习。从宁波海关退休两年的徐汝昌散步到了老外滩,望着不远处的浙海关旧址博物馆,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几十年前。“那时的老外滩港区船来船往,汽笛声声,是宁波最热闹的地方。”

  1949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仅4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港获得新生。1950年6月,宁波海关奉令开始管理往来舟山群岛货运。

  1978年,在宁波地区外贸局工作的徐汝昌和同事们,已为宁波海关复关筹备了好几年。“我们20几人分赴上海、广州、厦门等地,进行强化培训,光我一个人就带回了满满四大本笔记。”徐汝昌回忆。1978年9月23日,好消息传来: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海关恢复建关。20多位宁波海关人开始“白手起家”。

  当时,宁波海关代表国家在口岸监督进出口贸易,负责货物监管、征收关税、打击走私。每天早上8时多,徐汝昌就从位于解放北路的老市政府北大院出发,骑着自行车辗转于老外滩、人民路、白沙公园等老港区码头开展监管。“当时的靠泊船普遍载货只有几百吨,最大的也就3000吨。船上装的多是一些散货,以土特产为主,尤其是绍兴老酒很受欢迎,大多运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宁波口岸进出口货物有2000多票,以舟山冻鱼出口为主。不久后,为了给上海宝山钢铁厂配套运输铁矿砂,宁波启动了当时最大的港口工程项目——北仑港区矿石中转码头,这也是我国首座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

  这一大型深水良港的建成,使宁波海关监管和服务范围有了重大延伸。关员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港口监管,只要接到国际船舶即将靠泊的通知,就要和边防、港监、卫检等部门人员一起坐着小舢板,前往锚地对船只进行登临查验。

  “记得有一次,我们坐着渔民的捕鱼小船到几十海里外的锚地执行任务,就靠着一条绳索艰难地爬上了大船,对国际航运船舶所载货物和船员自用物品进行监管,一待就是10天。”徐汝昌回忆。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宁波口岸开放步伐大大加快。据有关资料,1995年宁波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达到2945艘次,较10年前增长了6倍多。那时的宁波港区,来往船舶愈发密集,进出口品类繁多,码头上到处可见装货卸货的繁忙景象。

  “每天,报关大厅的办公桌会堆起小山,申报单像雪片一样飞来,许多工作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徐汝昌回忆。由此,口岸进出口量有了质的飞跃。数据显示,1991年宁波海关报关单量约3万份,到2000年激增到28.5万份,年均涨幅超20%。

  为了适应宁波外贸的高速发展,海关监管服务也日益现代化。2012年8月1日,作为海关总署确定的首批12个试点海关之一,宁波海关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宁波口岸通关的“便利之门”由此打开。

  2018年,宁波海关提前完成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任务,12月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46.21个小时,较2017年全年压缩72.21%,55项海关重点任务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2项实现“一次都不跑”,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标签: 宁波海关;舟山群岛;货运;外滩;监管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宁波海关:助力外贸从“小舢板”到“万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