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秧苗被“田螺”啃食近半 衢州鲁士村上演“人螺大战”
2018年07月24日 08:17:58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祝雅斌 樊伟莲

  “我是常山县招贤镇鲁士村的农民,今年我们村杨柳篷水渠边的稻田里,出现了一种外形似田螺、尾部平如蜗牛的害虫。秧苗种下去不到一天,就被它们啃食近一半……”前些天,鲁士村农民郑有良来信求助。

  近日,记者来到鲁士村,写信的郑有良刚好外出不在家,他的邻居徐德星自告奋勇地带着记者来到自家的稻田。“你们看,这一片都是被啃掉的秧苗。”徐德星用手指着眼前的稻田相告,这片稻田约八亩,位于村杨柳篷水渠附近,村民都叫它杨柳篷田畈,“二十多户人家都是种下第二天就被啃食了近一半。”

  究竟是什么东西祸害了秧苗?“听说它的名字叫福寿螺,卵是粉色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徐德星蹲下身子,从稻田里随手拾起好几个福寿螺。

  记者在现场发现,稻田里福寿螺密密麻麻,秧苗的茎叶和田埂四周黏附着一团团粉红色的福寿螺卵。据介绍,该村是第一次大面积出现福寿螺啃食秧苗事件,大部分村民甚至将其误为田螺。

  为了保住秧苗,村民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上演了一场“人螺大战”。“我的办法就是把它们从稻田中赶走。”前些天,村民徐丽香每天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稻田捡拾福寿螺,“一个早晨能捡满满一脸盆。”徐丽香相告,连着一周她天天如此,但秧苗依旧被啃食。

  村民徐德星除了捡拾福寿螺,还试图通过从源头消灭福寿螺。“那些粉红色的卵,黏黏的,特别难清理掉。”在近一周的“人螺大战”中,徐德星发现,福寿螺繁殖能力惊人,一般两三天就能从卵变成螺。“福寿螺的繁殖能力,远远超越我们的捡拾速度。”

  常山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季卫东介绍,该“田螺”确为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因其大量啃食秧苗,被称为“水稻杀手”。上世纪60年代,福寿螺作为特种养殖引入我国,由于肉质不被消费者接受,若干年后不再推广养殖。季卫东分析,福寿螺的天敌是水中的鱼,往年在渠道中越冬的福寿螺,雨季来临时,被洪水从渠道冲到河道被鱼捕食。“近两年常山雨季雨量偏少,因没了天敌,福寿螺开始殃及稻苗。”季卫东说。

标签: 秧苗;稻田;田螺;鲁士村;徐德星 责任编辑: 丁慧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72434217068014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