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当治污“好宝宝” “珍珠之乡”蚌宝宝要到巢湖吃蓝藻
2017年11月27日 14:22:30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全国各地因环保原因接连出台珍珠蚌禁养、限养令,但“珍珠之乡”——诸暨市山下湖镇的珠农却受邀赴安徽养殖珍珠蚌。昨日,安徽巢湖蓝藻治理科研组正式向珠农郭伟锋发来邀请函,这意味着诸暨的珍珠蚌宝宝将到巢湖吃蓝藻,当一当治污的“好宝宝”。

  “首个试点明年初将在巢湖蓝藻污染最严重的肥东县牌坊乡旺盛养猪场和桂和养牛场的300亩池塘里进行。”国家水专项湖泊主题专家、巢湖面源污染治理科研组负责人朱昌雄介绍,巢湖一直受蓝藻污染困扰,科研组去年10月开始跟踪郭伟锋珍珠养殖技术,“老郭的珍珠蚌最能吃蓝藻,届时至少请200万只珍珠蚌宝宝出马。”

  藻类是珍珠蚌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直以来,珍珠养殖户盲目投肥培养藻类,污染水质,也影响了珍珠品质。2009年,清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郭伟锋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对这一难题开展攻关,3年后成功实现水体外培养藻类。此后,公司又自主研发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管喂养成套系统,引入蔬菜种植滴灌技术,将水体外培养的藻类等营养物质通过滴管投喂。去年初,该技术在山下湖珍珠养殖基地应用,传统养殖100亩10万只珍珠蚌一年大概需要投200吨有机肥,滴管投喂只需20吨左右特制营养液。

  在“清湖农业”智能控制室,技术员在电脑上输入一串数字,自动喂养设备不时发出“嘀嗒”声。“‘嘀嗒’一声,意味着一片喂养区5000只珍珠蚌吃到了定制营养餐。”技术员介绍。

  室外是一片清澈的水面,大约100亩,养了80多万只珍珠蚌,密度是传统养殖基地的七八倍。诸暨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养殖基地的劣Ⅴ类水消灭了,并已连续5个月达到Ⅲ类水标准。如此高密度的养殖,水质却越变越好,奥秘在哪里?

  “原来大量投放有机肥,主要是为了保证珍珠蚌营养,现在通过滴管精准投喂后,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让珍珠蚌发挥自身净水功能,吞食水体中自然繁殖的藻类,实现珍珠养殖与水体净化的双赢。”郭伟锋说,基地还引入周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水循环养殖试验,不出1个月,水质改善为Ⅲ类水,养殖基地成了净水车间。

  最近,中国水产学会和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园评审组的专家们相继到基地考察。专家们表示,这一“滴管喂养+生态水循环养殖”模式将推动淡水珍珠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标签: 珍珠;治污;诸暨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