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老宅外景。
村民为袁钧苏教授(右)讲述袁家老宅变迁。
11月16日,蒙蒙细雨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袁钧苏教授站在上虞区小越街道的祖宅前,感慨万分。虽然听父亲、祖父多次提过绍兴上虞的老家,但在上海出生的他从未来过这里,也不清楚祖宅的具体位置。今年年初,父亲袁承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上海去世,到老家找祖宅就成了袁钧苏一桩心头牵挂的事。
到老家找祖宅
“想找一找绍兴上虞的老宅。”今年10月在美国的一次人才交流活动中,今年67岁的袁钧苏向浙江方面的负责人提到,非常想回老家上虞的祖宅看看。
祖宅从何找起?袁钧苏提供了一个线索,父亲袁承业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0多年前曾回过上虞老家。记者获悉此消息后,主动联系了与袁承业院士有过联络的绍兴市科协,在上虞区科协和小越街道办事处的协助下,终于确定了袁家祖宅的所在地,袁钧苏的归国日期也就此敲定。
11月16日,记者在绍兴东站接到风尘仆仆而来的袁钧苏,并陪他前往上虞区小越街道寻根。
真的站在脑海里想象过无数遍的祖宅面前,袁钧苏显得并不特别激动,只是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部相机,远远就开始拍照片,并向记者解释,“父辈已经都去世了,我们这一辈6个堂兄弟,5个在美国,1个在澳大利亚,我是第一个来到祖宅看看的,他们都嘱咐我要多拍点照片回去。”
走进依稀还留存着旧时面貌的祖宅,袁钧苏没放过角角落落,频频按动相机快门,还沿着嘎吱作响的木扶梯走上二楼,试着在脑海里还原父亲当年在这幢老屋里生活的场景。“从前听父亲提过,老家门前有一条河,附近都是农田,对面有一座伏龙山,那里有祖先的坟墓,寓意祖先们看着子孙成长。”袁钧苏说,父亲就出生在这个屋子里,当时是青石板的地面,家里还曾有蛇出没。虽然青石板的地面现已铺上了水泥,但袁钧苏的这些说法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印证。
在一位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袁钧苏还踏着泥泞的山路,在祖宅对面的伏龙山上找到了祖父三兄弟在1921年为先祖父立的墓碑。“3年前和夫人一起来过,但只在小越的街上转了转,没能找到祖宅,这次来终于达成心愿!”袁钧苏表示,小时候就听祖父祖母讲了很多老家上虞小越的故事,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才来到祖宅,当中的感触一言难尽。
而在告别时,袁钧苏也一再强调,虽然并未在绍兴生活,但很愿意为家乡做些事情,以后有机会也会再来老家看看。
从事中药研究
1980年,在国内的医学院毕业后,袁钧苏带着夫人出国深造,在美国考了医生执照,如今算起来,留在美国学习、工作已经38年,但他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袁钧苏有诸多头衔。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麻醉及危重病监护系终身讲席教授,芝加哥大学唐氏植物药研究中心主任,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美国中医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新药临床研究和植物药开发,研发的治疗阿片类制剂引起的肠功能障碍药物甲基纳曲酮于2008年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目前已在近60个国家销售。
提到自己参与研发的新药,袁钧苏表示,能做成一个新药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袁钧苏表示,当时研发这个新药花了8年左右时间,后来转让给了一家公司,由这家公司进行临床试验。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学西医的袁钧苏也选了中草药作为研究方向。“原本是学西医的,因为是中国人嘛,所以后来也转到了植物药开发的研究领域。”袁钧苏表示,在美国并不是很排斥中草药,只是因为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因而市场很小。他现在的研究方向中,就有一个从人参中提取抗癌成分的项目。
“要推广中医药,不能只是我们自己喊效果好,还得按照通行的标准,临床试验做出来有效,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袁钧苏表示,研发中医药的难度还是在于质量控制,以六味地黄丸为例,由多味药组成,一味药在不同产地、不同收获季节都可能出现药性偏差,因而会对最终效果造成影响。
家中俊杰辈出
提起年初去世的父亲,袁钧苏还是满心怀念,这次来绍兴,他也准备捐赠父亲的相关遗物给市科协,以供院士长廊展出。事实上,袁氏家族俊杰辈出,袁钧苏的父亲袁承业是“两弹一星”功臣、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堂妹袁钧瑛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9年,为了“两弹一星”等国防任务需要,袁承业从已取得良好进展的氨基酸与多肽合成药物研究改行,组建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为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核物理专家钱三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提取铀的萃取剂研究,在当时是对国防建设起关键作用的,没有它,就提不出铀。”袁承业因此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事业”的奖章与奖状,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9年,作为中国科学院40名代表之一,也是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袁承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而堂妹袁钧瑛则是比袁钧苏晚2年出国,于1982年去了美国,因为伯父早逝,因而父亲袁承业一直对堂妹视如己出。
1989年,袁钧瑛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正巧麻省总医院要建一个心脏研究中心,听说袁钧瑛有志于人的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于是聘请她成立一个实验室。3年后,袁钧瑛领导的实验室就发表了两篇重要的研究论文,其中一篇是《线虫的细胞死亡同源基因在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也引起了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的关注。当时,年仅35岁的她应邀去诺贝尔基金委员会的论坛作学术报告。
2000年,袁钧瑛升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并且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第一位亚裔女性正教授。200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