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年轻医生如何一次次打破死亡魔咒
2017年10月11日 04:05:4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胡行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胡行)对于主治医生任海涛来说,这225天,同样是漫长而艰巨的挑战。

  2月6日,天台大火发生的第二天,40岁的任海涛在家里休假,他接到了他的老师、烧伤科主任韩春茂的电话,医院里来了一名异常严重的病人,就是小朱。

  99%的III度烧伤,专家们都没遇到过,国内也没有先例,他能救活吗?一开始,大家并没有信心。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谈,任海涛还是接下了这个看起来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任博士虽然年轻,但他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修烧伤重症医学,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重症学组委员,擅长烧伤危重病的救治。

  “当时,第一个目标是,能活15天,能活30天就是奇迹。”回忆起当时的凶险,任海涛这样告诉记者。

  幸运的是,死亡的魔咒最终被打破了。而这背后又是怎样的艰辛?

  【取皮】

  任海涛说,皮源,是最大的难题之一。

  小朱身上皮肤几乎都被烧毁了,只剩下头顶一块。而要救命,必须先把烧毁的痂皮切除。

  “因为痂皮不像正常的皮肤有屏障作用,而且它们最容易感染细菌。”他这样和记者解释。

  这是一场时间与技术的战斗。必须要在细菌大量繁殖入侵之前,分批切除坏死痂皮,移植自身皮肤,重建皮肤屏障。

  但是在小朱身上,却出现了极其尖锐的供需矛盾:仅仅1%的自身残存皮肤作为供皮区,是远远不能满足切除痂皮之后的重建需要的。

  烧伤科主任韩春茂教授牵头,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在几个小时的讨论中,大家统一了治疗策略,以手术为主,分批切除痂皮、尽快移植自身皮肤的同时,尽可能对没有坏死感染的痂皮予以保留和保护。

  任海涛就是主刀医生。他坦言,自己压力非常大。

  从2月10日开始,密集的切痂手术就开始了。但皮源的问题怎么办?

  在一次取了仅存的皮以后,他意外的发现,取过皮的地方又重新长了一层皮,可以重复取,而且有效。

  “这样的尝试以前都没有过的”,任海涛说,这个“怪招”开创了一个先例。“不然真活不过一个星期。”

  就这样重复取皮,速度加快了。2月,3次手术;3月,4次手术;4月,3次手术……

  为了保障高频次的取皮密度,任海涛和同事们使用了精确控制取皮厚度的电动取皮刀,在保证取皮质量的同时,把极其宝贵的供皮区的损伤控制在最低程度。

  不仅如此,在手术的间隙时间里,任医生和他的团队,还要每天更换全身敷料,小心呵护那些种下的自体皮种子,清除可能招来细菌的分泌物与脓液。

  就如同像虔诚的花匠一般,每一次精细的换药,都得持续两个小时以上,由于烤灯的照射,换药时病房床边的温度也在35摄氏度以上。

  换完药脱下闷热的换药用无菌倒背衣时,任海涛和他的助手们,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浸透。

  救治烧伤患者,不仅需要大频次的手术,还涉及到消化、呼吸、循环等各大系统的精密配合。在小朱的治疗过程中,浙医二院的优势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细菌】

  5月,战斗开始进入到最为艰难的时刻:各种细菌还是反复出现了。医院又增派了烧伤科医生胡行主管小朱。

  小朱躯干等部位残存的痂皮在愈演愈烈的细菌攻势之下加速崩溃瓦解,好几次差点就要了他的命。

  而此时,随着头皮等供皮区一次又一次的高强度收割,再生出来的新生上皮已经十分脆弱,存活率低,抗感染能力脆弱,危险又来了。

  相伴而生的,则是一次又一次的体温、白细胞的反复波动,甚至是一个月五六次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提示着脓毒性休克的幽灵不断徘徊。

  香港的一种王牌特效药到了,但是好像同样没有效果,另一种进口的王牌药同样不管用。

  小朱消化道出血了,他的肺也变成白色的,看起来似乎快不行了。

  这时,医生的体力,和家属的心理,同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家只有互相鼓劲,不能放弃。

  那些天,任海涛的压力空前大,白天做手术,晚上回家则需要查大量的资料,打电话和同行专家交流。

  有一天深夜,他打电话给ICU的一位专家,他建议说,能不能几种特效药一起用试试。任海涛听了就马上去试,竟然有了效果。

  细菌感染终于被控制了。

  【眼睛】

  长期高紧张的工作,让任海涛有些身心疲惫。有一天,他在走廊上碰到了主任韩春茂。

  “海涛,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做了个梦,梦到小朱被我们救我了”。

  任海涛告诉他的老师,自己也做了一个梦:“梦到他没有救活”。

  那些天,他太紧张了。

  果然,另一个难题来了。

  更糟的是,由于双眼睑挛缩,小朱不能和常人一样闭眼,左眼的角膜发生了暴露性角膜炎,存在失明的风险。

  为了解决双眼睑挛缩,最好的手段,是移植全厚的自体皮肤。可是小朱的正常皮肤,都已全部烧毁。

  于是,任海涛和他的同事开展了也许在全球烧伤界都可以称前无古人的创新手术:包皮环切,利用切取的全厚包皮,移植到双眼睑,解决因挛缩所致的暴露性角膜炎。

  小朱的双眼闭目功能得以完美恢复,险些失明的左眼也被保全了下来。他睁开眼睛的那刻,看到了医生任海涛,他开心地说:“原来涛哥是戴眼镜的。”

  5月下旬开始,小朱的体温、白细胞和各项指标均开始转稳,移植的皮肤,迅速扎根、扩大、连片,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一般。

  小朱终于度过了生命中最危险的时期。7-8月,最后的三次手术,又消灭了剩余的创面。

  在烧伤222天,历经150余次换药、18次重大手术后,浴火重生的小朱,终于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之下,再次站立了起来。

  【气球】

  即使出院,小朱还将面临漫长而艰难的康复。

  康复训练,是痛苦的,哪怕是动一动手指,都会有剧痛。

  就在出院的前几天,任海涛看到,小朱哭了,这是他第一次哭。任海涛心里也很难受。

  因为太痛了,又很枯燥,小朱不想训练。父亲要他训练,于是,父子俩小小的争吵了一下。

  任海涛想了个办法,他买了个气球,吹起来,又写了两个字“加油”,还画了个笑脸。气球挂在前面,让小朱的两只手夹。

  小朱愿意练了,现在他的手会夹东西了。“你看,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你父母也会老的,总不能让他们照顾你一辈子啊,生活自理能力总要有,你要好好做康复。”

  又过了几天,小朱出院了。

  “他是我的终身病人。”任海涛这样说。



标签: 烧伤;手术;皮肤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