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手机、电脑、网购……看看这些老人怎么玩溜新科技
2018年03月19日 09:26:50 来源: 台州晚报 记者 金伟巍 陈静

  电脑不敢开,手机不会打,短信看不懂,取款机不敢用……这是不少老人面临的尴尬问题。相关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约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不同程度患有“科技恐惧症”。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老年人对科技产生恐惧,造成他们与外界之间的沟通障碍。

  不会用电子科技,老人感觉处处“落后”

  目前,中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3亿,这就意味着有超过6000万老人患有“科技恐惧症”。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厦门等中国10个城市街头巷尾对老年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的3万多65岁以上老人中,84%不会使用手机接发短信息,55%不会使用电脑上网,72%不会使用自动提款机提取钞票……

  临海的张大妈最近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她发现周边全是电子产品的世界,买菜用手机支付,衣服、鞋子、吃食也可以在网上购买,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电子产品办不到的。但是,张大妈什么都不会,甚至连老年机都使用得不顺畅,平时不是电话打不出去就是短信不会看,只能盼着孙子周末放假回家教一教自己。

  上周,张大妈想去银行取钱,看排队的人太多了,她也尝试着去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操作了半天,最后,钱没取出来,卡反而被吞了,急得她满头大汗。虽然最后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卡拿回来了,但是她已经被吓得再也不敢去自助取款机上取钱了。

  张大妈跟身边一些老年朋友说起这个事时,其中一个朋友还嘲笑她说:“这其实很简单的,是你太笨了。”这让张大妈郁闷坏了,也担心自己会越来越没用,被社会淘汰。

  不识字,微信也能玩得很溜

  有人因不会使用电子产品而感到焦虑、恐惧,也有人玩得很溜,并且乐此不疲。

  家住椒江东辉村的王阿姨今年62岁,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玩起手机来却是很溜。

  前几年,王阿姨用的是非智能机,主要用于平时打电话,自从女儿嫁到了澳大利亚,思女心切的王阿姨希望常跟女儿联系,但是越洋电话又比较贵,在女儿的建议下,她开始使用QQ、微信。

  “以前的老手机功能太少,后来儿子送了我一个智能机,QQ、微信的软件都是儿媳帮我下载的。”王阿姨说,一开始她使用时还需要儿子、媳妇在旁指导,后来用了几次之后,她就学会使用了。

  现在,王阿姨不仅能自己给女儿发微信视频、语音通话,还能跟朋友们聊天,用微信转账、发红包。

  王阿姨说,因为不识字,以前很恐惧电子产品,更别说用手机给别人发红包了,但是现在,她和她的麻友们打麻将赢钱或输钱,基本上都是发微信红包或是使用支付宝支付了,这事在之前她想都不敢想。

  同样,把手机和电脑玩得很顺手的还有椒江的李大爷。李大爷今年66岁,电脑、手机都玩得很好,上次去欧洲旅游,十几天时间里,他每天都用视频跟家人通话,同时,他还教会了团里十几个老伙伴们使用手机跟家人视频。

  “其实只要有好奇心,愿意接受新事物,老年人也可以把电子产品玩得很溜,而且,学会这些,还能增加自信心,感觉自己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李大爷笑着说,自己几乎是跟女儿同步学会使用这些聊天软件的,有时候自己摸索,有时候跟女儿讨教,其实学会这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面对现实,主动学习

  “科技恐惧症”造成了老人与外界之间的沟通障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又远离群体,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产生高科技恐惧或焦虑心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的机会减少了;二是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要求,认为自己即使学了也用不上这些高科技产品。尽管现在各地有不少的老年大学,满足了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但这些老年大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书法绘画的层面上,真正从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出发的并不多。

  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包祖晓介绍,因为不会使用电子产品而让老人产生焦虑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他看来,这不是很大的难题,老年人只要面对现实,主动学习就好。即便学不会,也不是件丢人的事情,老人们要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标签: 老人;新科技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