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小心!手足口病携“兄弟”来了
2018年05月30日 17:01:59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记者 金伟巍

  台州晚报5月30日讯(记者 金伟巍)手足口病一直都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疾病,每年的发病数量都较大,今年前5个月,台州累计报告的病例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手足口病已让家长们操心不已,这边,手足口病的“兄弟”——疱疹性咽峡炎也来势汹汹,患儿数量增多。台州市疾控中心提醒,这两个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相似,需要高度重视。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的名字比较形象的说明了这个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也就是在小朋友的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传播。也就是说,在游戏、嬉戏打闹、共同学习等接触中,病毒就在小朋友之间悄悄地传播开了。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病程一般为7-10天,多在一周内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也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台州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陈财荣介绍,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这两个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二者有相似之处,却也有些不同。

  很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并伴有发烧。

  另外,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但手足口病可能会引起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今年是手足口病“大年”

  今年前5月,台州市手足口病疫情相对2017年已经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进入4月后,疫情有明显的上升。据统计,今年累计报告的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95.54%,也就是说,发病数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

  陈财荣介绍,手足口病一直存在“大小年”的规律,比较齐整的呈现一年疫情较高,次年疫情较低的趋势。2016年,台州手足口病发病数量较多,是手足口病的大年,2017年疫情相对平稳,为小年,1年之后,2018年将是手足口病的大年,这个预测也从1—5月的疫情中得到了印证。

  “这属于手足口病的客观发病规律。虽然发病数量比较多,但是根据我们的病原学监测,前5个月,导致台州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中,会导致重症的EV71等病毒占的比例较低,主要以柯萨奇病毒6、10为主,这两个病毒导致的症状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病症相对较轻。”陈财荣介绍,市疾控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变化动态,适时为市民发出风险提示。

  接种疫苗、养生卫生好习惯是预防关键

  台州市疾控中心介绍,目前已有针对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接种疫苗可减少重症发生的几率,家长可带孩子到疫苗接种点咨询接种。

  除了疫苗,预防这两个疾病的有效措施就是做好小朋友的手卫生,也就是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保持教室等环境的开窗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一旦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由于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帮孩子缓解不适。生病期间,护理很关键,护理得当,病程也会缩短。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或疱疹,应立即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就诊,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消退后就代表病愈了,可以返校正常上学。

  

标签: 手足口病;疱疹;咽峡炎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