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新晋诺奖获得者塞门扎 你可得好好谢谢这位浙大人
来自台州的王广良没日没夜实验了两年,成功取得HIF蛋白
2019年10月09日 01:58:38 来源: 钱江晚报 通讯员 金云云 柯溢能 首席记者 王湛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其中,美国医学家格雷格·L·塞门扎(Gregg L.Semenza)揭示了身体应对低氧的关键激素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的调控机制,找到了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HIF如今已成为开发许多药物包括癌症药物的热门靶点。

  实际上,这一研究工作,是塞门扎和他的中国学生、浙江大学校友王广良在上世纪90年代共同完成的。在诺奖评奖委员会列出的获奖成果关键文献中,王广良是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1篇论文的第二作者。

CshKIF2ct52AX-5mAAHUy5Xf-hY416.jpg

  没日没夜干了两年,成功取得HIF蛋白

  王广良是浙江天台人,1963年生,1983年本科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生物系。他在1995年克隆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工作,为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王广良现在美国大冢制药公司任职,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

  “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最开始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随后另一位中国留学生江秉华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们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王广良回想起20多年前的科研往事。

  当时,细胞如何应对低氧状态是一个前沿方向。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王广良投入塞门扎门下。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王广良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工作。许多时候,他都必须在冰库里做实验,以保证细胞活性。冰库里是真冷,王广良穿着厚厚的棉袄也支撑不到两个小时,不得不跑出来回回暖,然后再钻进冰库继续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广良培养了数百升人类细胞,不断分离杂质,最终取得几毫克的HIF蛋白。

  事实上,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科研团队也在做同样的科研,他们想走捷径,避开这种大海捞针的繁复劳动,最后还是王广良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帮助塞门扎最先达成目标。

  三位诺奖得主对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研究在2016年已摘获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塞门扎获奖后写了一篇《拉斯克故事》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讲述取得这一发现的经过。文中他回忆王广良取得HIF蛋白后激动万分的神情,随文刊发的照片也反映了王广良做了许多工作。

  骑车去植物园做调查,到天目山去实习

  为了投身更具应用性的工作,王广良后来离开了塞门扎的实验室,转为在制药企业从事开发,但他依然奋斗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为减缓人类病痛而继续努力工作。

  “如果我继续在实验室做下去,和塞门扎先生一道完成有关细胞感知氧气机制的更多研究,也许今天就能和他一起分享诺贝尔奖。”王广良说,“但是我并未感到遗憾、后悔,我也由衷地为导师感到高兴。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开发新药,或做临床研究,我们都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耕耘,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在王广良看来,从一个浙江天台的山村孩子到今天成为一名科学家,自己过得很开心与充实,而回忆当年在杭州大学求学的岁月,亦是十分难忘、心怀感激。

  “我是1979年进入杭州大学生物系的,那时我才16岁,对于生物尚没有特别深入的认知。不过,学校生物系师资力量很雄厚,教授们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王广良说,那时,他们有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大家常常骑着自行车到西湖、植物园等地去做调查,以及到天目山去实习。”


标签: 细胞;氧气;蛋白;没日没夜;诺贝尔;感知;天目山;冰库;红细胞生... 责任编辑: 叶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tznews/201910/W020191009071166375487.jpg

新晋诺奖获得者塞门扎 你可得好好谢谢这位浙大人